舌尖上的九零年代(228)

周家立足就是军队,只要不是为非作歹,正常的让孩子参加培训也没人会煞笔到去投诉的。而且如果周昇真的成为阵地记者,对周家的声望来说也有好处。每个国家都需要这样的人才,和平年代的出生入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高尚。

不过平心而论,周昇的年纪小了些,可能不会被允许这么早就参与进这个危险的工作中去。

战地记者是一种离死亡最近的职业。

平心而论,陈馨不愿意自己看着成长起来的弟弟在某个她看不到的地方倒下,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属于他自己的,其他人只能关注只能呵护,却不能代替他做任何决定。

或许男人跟女人的思维不同。周昊知道表弟的选择后,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勃然大怒,只从最实际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能不能行,需要他帮忙做一点什么。

“我觉得你先给你姑打个预防针吧。你姑那性子,把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是知道你们不告诉她就自己做了决定,我怕她要疯。”

已经得罪了周昊的妈妈,陈馨并不打算再竖一个敌人起来,她又不傻,这时候肯定应该先告知周昇的家人,等他们自己内部解决。

若说之前她还有些担心周昇的选择会让他成为被严格保护的对象的话,那么在看到周昊的表现后,她就放心了,至少周昊代表了周家人的主流思想,不一根筋的反对周昇的决定就行了,其他的,他们可以好好谈。

陈馨打了个呵欠,跟周昊说了一声,就回自己房间去洗漱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早上她还得去学校报个到,领取物品然后参与排课什么的。

传媒学院离她家很远,开车过去都要差不多一个半小时。这还是在老城区附近,等再过几年,城内的大学院校响应政府号召,全部往城外迁,建立大学城之后,她估计得在学校附近买房才行了。

陈馨是有驾照的,但是一直没买车,之前蹭的周昊的车,现在周昊自己都没打算开车了,她为了上班方便,只能将买车的计划提上日程。

去学校报道之后,她顺便就去了附近的4S店看车,打算买个十来万的代步车就好了。看车的时候,周昊正好打电话给她,听到她在选车,当即让她千万别急着下单,说这周末一起去买,意思是直接一步到位。

陈馨不太乐意,她一年轻女老师开那么好的车岂不是惹人说闲话,现在她是一点都不想出风头,能多低调就多低调。

但是周昊说的也对,他们现在跟刘家两老住一起,短时间内或许是不会分开的,起码要等到刘建民回来之后才行。而刘建民现在在上升期的关键时候,目测要两到三年才能调回来主持这边的工作。也就是说这两三年内,刘家两老主要是跟着他们一起生活,偶尔刘春燕两口子回来,才会把他们二老接到新买的别墅去住一段时间。

那么平时的出行,就必须要考虑二老带着个孩子能不能坐下。现在看来刚好五人,但如果张璋回来就不行了。总不能又去买辆车吧,所以周昊的意思直接买一辆商务车,或者买个城市越野,带临时座位的那种。

刘爷爷刘奶奶的身体不太好,早些时候刘建民闹离婚就给诊断了心脏有问题,医生的建议是装支架,但是刘奶奶不乐意,说她心脏还行,非得去挨一刀,她担心自己下不了病床。

三个小辈怎么跟她解释都解释不通,只能先顺着她,等到实在不行了就直接送医院治疗。

目前来看感觉还行,但是偶尔刘奶奶会觉得很累,特别是爬楼梯的时候,一层一歇,坐下来呼吸心跳急促得让人都替她担心。所以这两年愣是不许他们老两口再回老房子去住了。刘春燕买别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第310章 打算买车

陈馨在4S店门口打电话的时候,正好被路过的他们学校的另一位老师看到。

“那个女的就是新来的那位教外国文学的陈老师吧?”得到同伴的肯定后,这位老师哼哼笑了两声,“这才回国上班就打算买车了,看来家庭条件不差啊。”

“人家条件不差跟你也没关系,少说那些乱七八糟的。”同事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性子,提前打了招呼,“听说是校长亲自跟她发的邀请,要不是她才毕业没有工作经验,估计能直接聘副教授,现在她的待遇跟副教授也差不多,你不说跟她搞好关系,别作对就行。”

“哼,你怕了?之前就说给你系主任的位置的,结果被那个空降的顶替了,今年又来一个背景深的,你要再不争取,以后有你哭的时候。”

女人絮絮叨叨的念着,没注意到同伴眼中闪过的一抹不悦。

大家都是一个系的,可以说是同事,也可以说是竞争者。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太重视职位,只在意自己的学术地位,但是同样也有人想往上走,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一些人事问题。陈馨是新人,在系里的学历是最高的那一批,但是她没有博士后的工作履历,相比较而言算是一个弱项。

但同样的,其他学校博士后可能很多,但是她所在的传媒学校却不见得,而且这个时期的博士都少,更别说博士后了。最重要的是陈馨年轻,还有留学经验,并且在校期间就参与了很多大项目的工作,比起其他的老师这就是她的优势。

陈馨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给自己规划的道路也没有升职这一项,当然,这个升职是指的走行政道路的升职。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教授,感觉这已经是她人生的巅峰了。

一方面同事过高的估计她的职业野望,一方面她自己根本就是佛系履职,这还没开学,就有人开始惦记着要怎么给她个下马威了。

陈馨怕吗?她当然不怕,毕竟论眼界,她有自己的优势,而且在国外读博的时候,参与的工作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相信对于传媒学校的学生,她那些经历足够给他们指点一段时期内的职业规划了。

再有,她还能从宋教授和曹老师那里汲取教学经验,特别是宋教授,工作环境跟她现在差不多,他的经验对陈馨来说更实际一些。而曹教授现在走的路线,重点已经没有放在教学上了。他参与到了本国对外的文化传播和教育中去,一年到头都在国外宣传东方文化。提起东方文化传播,基本都能找到他参与的影子。

陈馨还帮曹老师录制了一个视频,在唐人街录的,全程都在讲述东方的新年要怎么过,那些很有特色的习俗和礼节以及餐点,都是国外的民众很感兴趣的。包括华裔的后代,他们大部分都不太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历史,而曹教授的节目给了他们一个渠道去直观的了解东方的文化,所以大受好评。

上次回来的时候,胖仔跟周昊说让她参与的那个节目,她跟胖仔联系了,不打算自己上镜,而是想要跟胖仔他们团队合作,推荐一个学生去进行录制。胖仔本人是支持她的,但是他们那个节目的制片则希望跟陈馨再聊聊,而导演的要求则是人选必须要得到他的认可才行。

这个节目目前在筹备中,正式的开录要等到春节过后才行,因为那一位参与节目录制的外国主持人需要回去过圣诞节。等她回来,这边又是新年了,所以才会推到正月之后正式开始。

这半年的筹备时间也是留给陈馨选人的时间,实在不行,她就只有自己上了。

其实制片也有其他人选,但是在跟陈馨见过面之后,他的意思就就让陈馨上,不论是外表还是风格,陈馨跟他们的节目都异常合拍。而且陈馨精通多国语言,他们这个节目除了两位固定的主持人之外,还有特邀嘉宾,而这些特邀嘉宾并不限定于某一个国家,虽然基本都能说英语,但是如果在节目过程中能用他们的母语交流那就更好了。

传媒大学的学生并不是毕业后都进娱乐圈的,像他们大学的重点就在主持播音和编导这方面,其他专业也有,不怎么出色而已。

陈馨能提供学生一定的实习机会,这就算是自带渠道了,这样的老师特别受欢迎,学校的领导也会更加重视。

但这都是开学以后的事情了,陈馨现在还没想那么多,她连学生都没见过,就让她做选择题,也太难为人了。

“陈老师,你要回市区吗,我可以搭你到二环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