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村麻辣媳(43)
现在见钱有为跟侄女说话,顿时眸子闪过精光,这年代家庭成分很重要,资本家出生的钱有为,那可是人人瞧不起的,人们憎恨资本家,就跟憎恨卖国贼一样,李二奎琢磨着,把侄女和钱有为资本家身份做文章,到时全村人都恨死她,不得呆不下主动离开?
但很快李二奎又有点泄气,因为后面再咋个观察,侄女都没有再跟钱有为说过话,尽围着王婶嘘寒问暖了,不像是情窦初开互相喜欢的模样啊!
陈志国看到这一幕,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小知青目光时不时地瞟向小姑娘,但小姑娘显然没有把他太放在心上,光顾着照顾王家人了,陈志国猜测,应该只是小知青有那种想法,但是不管到啥程度,他都要及时把情窦掐死摇篮里。
这也是为了小知青好,陈志国想着,小知青成分本就不好,下乡不好好劳作还跟小姑娘谈了恋爱,往后能申请返城才怪,想来想去,不管下次了,等会就找时间跟小知青唠唠,让他注意影响。
这么想,陈志国感到很满意,满意得他都不自觉得露出笑容来,至于为什么这么操心小姑娘的事,他才没有功夫去寻答案呢。
第六十三章 真不要脸
这时候当当当的声音从村委会门口传来。
大家伙都停止了唠嗑,抬头看过去。
一身中山装的郝村长,右手拿一块尖石头,一下下朝悬挂在树干上的铁片敲打着。
这是在告诉大家,会议正式开始了。
敲完后,郝村长走到几个村干部跟前,大声喊着,“这个,人都到齐了吧?”
大家或蹲着,或背靠墙壁手里织毛衣毛裤,或站着嗑瓜子,但都没有人在这时候出声打扰。
郝村长伸手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红本本,里面记载会议的几项重要大纲。
看了一眼后,郝村长说道:“这个,今天就这个……”
刚起头呢,旁边就传来几个娃儿的打闹声,原来是玩弹珠输了哭鼻子咧。
郝村长扬手高声喊,“娃,不闹啊,不闹。”
王大胆迈步走过去,双手掐着腰杆大吼,“喂!闷声玩去!”
孩子们吓得撒腿跑开了。
看得李小琴暗暗佩服。
这王叔外貌老实,没想严厉起来还蛮有威力的。
难怪被选了当村干部呢。
村委会四周又恢复安静了,郝村长这才继续高声喊,“今天呢,召集大家开个会!”
然后高举小本本给大家伙看,指着说道:“我这个小本上,那是记得相当清楚,前年,咱村三百多户人,打了一万多公斤的粮食,这还是粮食综合咧,玉米,小麦,稻谷,大豆,全都算在里头咧!就这粮食产量,昨天还有人问我,今年会不会得县里给的粮食锦旗?我的老天爷,就这一万多公斤的粮食,还好意思拿锦旗?就是县里头给,我还不好意思接咧!”
“乡亲们,晓得我为啥子不好意思接吗?大家还记得咱刚拿锦旗的时候,粮食产量是多少吗?两万多公斤啊!那时候,县里给的锦旗,准是咱村的跑不了!为啥这两年拿不到咧?这得问你们!你们,一个个懒得舍不得出窝,下地也舍不得使劲!别说两万公斤粮食,就是一万公斤,也是白日做梦咧!”
郝村长说到激动处,啪叽把本子往桌子一扔,“具体是哪些人懒得出窝,懒得使劲,我在这里就不指名道姓了!我给他们一个机会,我要说的是,咱们芭蕉村的人往后啊,想偷懒都不成啰!在陈志国同志的带领下,村干部的商讨下,我们决定采取行动措施,那些懒惰的人,你们往后的小日子不好过了!“
蹲地上嗑瓜子的崔狗濑憋不住了,扯着脖子高声喊道:“郝村长,你想说啥就说明白嘛,咋个采取措施的嘛,弯弯绕绕的我们咋听不明白咧!”
郝村长回头看了眼,看到是崔狗濑,顿时眼睛透出愤怒的光,”哦,是狗濑啊,我本来不想说你的,你今天开口了,那我就得好好说你了,你往后再不下地,别怪村里不给你分粮食!“
崔狗濑一听就急了,站起来手指着郝村长,”咋了?我咋了?你咋说话的?是村长也不能这么说话好吧?我凭啥分不到粮食?“
朱寡妇被撤掉干部职务,轮不到跟郝村长站一块,她要面子得很,就躲在墙角里缩着脑袋听。
她怨恨郝村长听信李小琴的话,从到村委会开始,眼珠子直直的盯在郝村长身上,能剜出一块肉来。
这会听到崔狗濑站出来反驳郝村长,朱寡妇立即兴奋地睁大了眼睛,带头嚷嚷,“凭啥不给分粮食啊!这是要闹事啊!不分粮食不得饿死啊?这是要杀人啊!“
“就是!凭啥咧!”
“这不是要饿死人啊!“
那些懒惰的人本就对郝村长的一番言论深感不满,看到有人出头质问,纷纷嚷起来。
崔狗濑就更得意了,挺直了腰杆大喊,“郝村长,我今天把话撂这了,要是你敢不给老子分粮食,老子就去县里告发你!”
“你这娃咋这说话呢?”郝村长气得瞪圆了眼睛,拍着胸脯,痛心疾首地嚷嚷,“大家摸着良心问问,我老郝在芭蕉村起早贪黑的是为了啥?“
李小琴发现缩在墙角的朱寡妇了,正逮着旁边人说郝村长的坏话呢。
再看郝村长,气得脸都青了。
到底是帮过自己的人,李小琴肯定不希望他气出个什么来。
郝村长只讲了几句,但李小琴基本是听懂的。
六七十年代实行搞大集体,简单来说,大家伙一块下地干活,公分都一样,再依靠公分来获取粮食药物等物品。
这就导致了部分人得过且过,应付了事。
基本每天出工的,一半以上人都心不在的状态,反正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分都一样。
郝村长这话里意思,大概他们村干部已经商讨出适合的惩罚制度来约束,这样能提升来年的粮食总产量。
朱寡妇肯定知道这其中的意思,偏偏扭曲事实,让大家对郝村长骂骂咧咧。
真够不要脸的。
第六十四章 芭蕉村村花
就在李小琴心中愤愤时,看到陈志国走到高一节的台阶上。
穿的还是灰色的中山装,口袋别一支钢笔,不了解他品性的,怕还以为这人蛮谦和气质呢。
李小琴暗暗鄙视,就在这时听到陈志国发言了,“行了,说要告发的人,我就是咱这片区域的负责领导,想要告发谁,随时来敲我办公室的门。”
短短几句,李小琴也没有听出威胁的成分,偏偏崔狗濑和朱寡妇秒认怂。
瞧瞧那低头缩脑的模样,李小琴真是好奇,这人的话真那么有力度?
再看旁的人,也是拉耸着脑袋,没有人再骂咧咧了。
不过,陈志国站在那里,五官倒是一般,但是气势都不同一般人。
而且讲话中气十足,沉稳中带着几分怒气。
李小琴随即就明白,看来威严这种东西不一定得瞪眼大吼的。
有陈志国开口,骂的人乖乖闭嘴了,王大胆端来茶水给郝村长喝,瞧喝下之后面色好多了,李小琴心里的担忧也放下了。
“我们要说的,是出勤不出力这个事。“陈志国看着在场的人,说道:”大家都听说了吧,袁县的袁家庄,今年粮食产量高达两万多公斤,要知道,他们村今年的这个产量,相当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零年五年粮食产量的总和。他们村搞的正是奖勤罚懒的制度,因为只有勤劳,才是粮食大丰收的唯一标准。而且,他们的奖勤罚懒制度,已经在不少村子引起反应,而且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一个穿着草绿色的军装,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的知青,高高地举起手。
在得到陈志国的同意之后站起来发言,“陈志国同志,你说的奖勤罚懒制度我倒是听说过,说出工多的人家,干活力气大的人家,分的粮食就多,还得到村委会百斤粮食鼓励咧,是不是这个?”
这个知青的话一出,顿时惹来大家伙的窃窃私语。
“这怕是不成吧,那像我家,老弱病残的,出工就我跟儿子,我老生病,就儿子这公分,一年能分几个粮食啊。”
“对啊 ,这不公平啊。”
李小琴只觉得这个知青眼熟,搜遍了记忆,也想不起来到底叫什么。
可以看出这个知青在知青队占重要位置,这话一出,底下十几个知青都纷纷表示不公平,但因读过书的素质高,没像村里人那样高声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