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村麻辣媳(248)
龙婶把凉白开搁到炤台上,心疼地道:“小琴啊,喝点水缓缓劲儿,这天不亮你就忙到现在,累坏了吧。”
李小琴点头,“婶,我累是累,但还能抗得过去,把这笼糯米捣鼓好,我去县城赶紧把铺面找了。”
龙婶点点头,“你这丫头有行动力,去吧,家里有我给你看着,别的我忙不了忙,但做个饭是没有问题的。”
李小琴满眼感激,将最后一笼糯米饭和酒曲、金桂花搅拌,装入酒坛里,用锅铲压实,密封盖好静等发酵,又赶紧把厨屋收拾出来,搬桌子凳子一家人匆匆吃饭。
今天古老头都是在李家院门口的那颗大槐树底下给人看病,院子里娃儿们又是做酿肉,又是制桂花酿,古老头怕再里屋坐诊给李家招致的闲话,这年代农村人家家穷得揭不开锅,吃肉都逢年过节才买一次,他们这么捣鼓不定被村里人看到会编排成什么样子呢。
看到古老头在外面坐诊,李小琴心疼,西南地区早晚温差大,上午和傍晚温度十几度倒是舒服,一到中午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叫人喘不过气来,她得赶紧在自留地盖一个小诊所来。
不过,当务之急是先把铺面盘下来,把口碑做起来。
吃过上午饭李小琴便揣着买生猪余下的二十多块钱去县城,临走前龙婶督促,“小琴,你晚上早点回来,我让你干爹上村里买只老母鸡配洋芋烧。”
“不了,你们晚上先吃,我可能会晚点才回。”
“行。”龙婶点头,“你办完事争取早点回来。”
“嗯。”李小琴应了声,便出门了。
村头有几棵大槐树,长得非常茂盛树,站在树底下仰头望像一把张开的绿绒大伞,旁边又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村子里老弱病残没法下地挣工分的人,中午都喜欢一人拿一把自制竹叶扇子到这边乘凉戏水,李小琴走过来时大家伙都看到了,一个个等她走远一些,便叽叽咕咕八卦起来。
“看见没,看见没?八成又去跟那个人幽会去了,我昨晚听到那个消息还以为是假的呢,现在看看,这事板上钉钉,没跑!”
“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做出这种事也不知道羞耻,马半仙家凤霞跟知青好,人家也顶多是亲亲抱抱吧,可没有听说怀孕过呢。”
“就是,可怜了志国,捡人家穿破的破鞋。”
“不然她怎么能嫁给志国呢?志国克妻这已不是啥秘密,正常人哪能嫁给志国啊,就是怕瞒不住了才嫁的吧。”
这些八卦隐隐传入李小琴的耳朵里,她秀眉微微皱起,正要回头去看看哪个婆娘嘴巴这么贱,这时听到有人替她愤愤抱不平,说:“你们可闭嘴吧!她虽然不检点,但请咱们看电影是事实,背后唠人家这也太损了!”
唠叨的一帮婆娘连忙闭嘴,李小琴回头看去,她们或低着头或装看风景,都没人往她身上瞟。
幽会?怀孕?破鞋?李小琴隐约觉得,应该是哪个在背地里泼她脏水了,不过,眼下一堆事等着去办,她哪有空去跟这帮婆娘追根问底啊,李小琴回过头,继续向县城走。
第三百七十三章 买下店铺
生意好坏除了手艺一流和独家秘笈,还得选好铺面,开店做生意,合适的铺面非常重要,人气得旺,也得让顾客更容易记住店铺的地点。
人气旺最理想的位置是汽车站,行人流量大,更有利于经营,不过,李小琴不想选择汽车站附近,考虑到人流量大但都行色匆匆,他们购买食物更倾向于路边小摊子。
李小琴到达县城先去自行车铺子租一辆车,骑着把整个县城逛了一遍,看来看去,最后选择在菜市场附近,早晚客流量大,不过等她确定后骑车赶过去的时候,好的位置已经被租出去了。
李小琴有些沮丧,推着自行车绕菜市场逛了一圈,发现菜市场附近倒是有几家空铺面,不过周边都是卖鸡鸭鱼的,一股子腥臭味熏得人难受,自己是卖熟食的,要真选择在这里,不仅卫生条件没法保证,连独家秘制特有的香味也会被腥臭味给掩盖过去。
看来菜市场仅有的铺面都不适合做卤味,李小琴决定骑自行车再绕县城逛一圈,实在不行,就只能在汽车站附近找了,客流量的话跟菜市场能比的就只剩下汽车站了。
就在李小琴将自行车推出菜市场,一只脚放在脚踏板上,向前一滑,准备骑走的时候,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个老太太拎着两只空纸箱朝一间闭门的铺面走,拿钥匙开锁,老太太把空纸箱往铺面里一扔,李小琴看到铺面里堆着许多废弃的家具。
这里距离菜市场有两百多米的距离,地段不好,地段是商铺的生命,李小琴选择时肯定会忽略它,只是在看到这家铺面时,她脑子里想起了上辈子改革开放后发生的一些变化,似乎就是这块地段了,服装店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坐拥县城繁华,尽享赚钱机会,可谓是具有恒久旺商能力。
好像这块地段的人家光卖铺面和地基,都卖了一两千块,这里现在客流想不大,但是个潜力股,而且距离菜市场两百多米的距离,说尴尬好像也不尴尬。
李小琴赶紧骑车过去,询问老太太有没有意向出租,问好价格。
铺面的位置不是在菜市场里,面积太大,以前是住人的,后来盖了新房就控制出来了,把靠近马路的一堵墙给推倒修了一个木门,本着要对外出租出去的,不过位置尴尬,很少有人愿意租下来,慢慢地这家人也放弃出租了,改为堆放杂物的地方。
老太太听到李小琴也愿意出租,也愿意买下来,有些为难了,道:“小女娃,你估计才头一回盘店铺做生意吧?我不坑你,跟你交心交底的说,这快地方人少,生意不好,这万一赔了家当就不好了。”
“我没多少钱,我不挑,我就看中这个地方 了,你看是愿意租呢还是卖给我,我是希望一口卖下来,不过这个钱先给您定金,余下的我过两天凑集够了再给,你看成吗?”李小琴觉得老太太是个实诚人,才能掏心掏底的讲出这些话,她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
李小琴都不嫌弃了,老太太便不好说什么了,这间铺面能卖出去自然最好了,自己就一个闺女并且已经结婚盖了新房,这破屋子留着也没什么用途,老太太点头道:“行吧,你不挑剔,我也不占你便宜,我就当时地基价格卖给你,五十块,你看啥时候给都行,别拖到过完年就成。”
李小琴高兴地应下来,老太太没有笔和本子,她骑车跑供销社一趟,花一毛钱买了铅笔和练字本,骑回铺面,她和老太太坐下来商量好,把条条框框都写下来,签了买卖合同,价格是五十块,李小琴身上只有二十多块全部都交了,余下的过两天赚了钱就补上。
原计划口袋里的二十多块,按照租金一个月五六块钱,一次性付清还能留十来块做周转资金,她现在一分钱都没,这二十多块还是昨天跟古老头借了,买生猪就剩下这些了。
一分不少全掏给老太太后,李小琴成了身无分文的人,不过,五十块买下具有恒久旺商能力的商铺,她没觉得自己吃亏。
老太太把铺面钥匙交给李小琴,有了自己的铺子,接下来就该装修一下准备开张了。
按照出发前的约定,王俊杰去市区买冰柜,王红霞推架子车在县城卖桂花酿肉,李小琴找铺面,不管什么情况,下午五点钟三个人必须在汽车站碰面,等李小琴搞定完合同跑过去时,王俊杰和王红霞已经在那边等待多时了,听说找着了铺面而且不是租是买的,王红霞抓着李小琴的手臂,满脸激动道:“小琴,咱们真的在县城有铺子了?我不是做梦吧?你捏我一下!”
李小琴笑嘻嘻地捏了她一下,道:“我看铺面地基蛮大的,等有钱了,咱们请人把铺面改成一楼开门做生意,二楼三楼四楼住人,到时候咱们三个人一人有一层。”
“可以啊!”王红霞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像小孩一样拍手跳了起来,有了房子自己就是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了。
王俊杰嘿嘿的笑,道:“改成行啊,不过就三层楼就可以了,我跟红霞住一层就行。”
王红霞窘得俏脸红了半天,瞪了王俊杰一眼,说道:“才不咧,你住你自己的那层,我才不跟你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