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村麻辣媳(168)
现在听到陈志国有任务要做,需要两身干净整洁的衣裳,也需要挂红灯笼的那户人家的户主信息,当即以为户主犯了什么罪,老头老太太也不敢多问,用子女的话说,这是机密,透露不得。
老头老太太把他们需要的都如实告知,再看看陈志国,一米八几的高个子,对付坏人应该没啥问题,寻思完将目光移到李小琴身上,看着小丫头,老头老太太皱起了眉,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小女娃,这事危险着咧,要不你留下来,住我们家,等事情办完了他来接你。”
小丫头一米五五不到的个子,营养不良而过于瘦弱的身躯,再加上宽大的衣服,使她看起来就跟个小学生一样,能帮到忙吗?
“大叔大妈,谢谢你们好意,这个事情她必须在场。”陈志国眼睛里透着一股威严。
既然军人同志都这么说,老头老太太互看一眼,把到嘴的劝话又吞进肚子里。
他们担心李小琴陈志国能理解的,这个小丫头太小了,不过她的聪明机智近乎妖,反应和处理事情能力远远超出一个十六岁女娃的智商和见识,这些要不是亲眼所见,陈志国也不敢莽然带她闯龙潭虎穴。
陈志国严肃地道:“大叔大妈,今天我们上门,希望你们守口如瓶。”
“放心放心,打死我们都不会说的。”将心比心,他们子女在外执行任务有求他人的时候,他们也希望对方能替子女保密,这样子女的平安就有保障。
现在已十二点多,事情不能推迟,推迟恐怕就生出别的岔子来。
陈志国再三跟军属表示感谢,招呼小丫头便出门了,路上,陈志国温声细语的道:“俞芳,走累的话我背你吧。”
这句话一讲出口,李小琴惊讶不已,瞧他身上穿中装棉衣,外面加蓝色罩衫,这是七十年代有钱并且正经家庭孩子流行穿的样式,从气质上海真那么一回事,现在竟然连声音和称呼都变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乖巧听话小媳妇
他现在一口夹杂广州地区的普通话,也不知从哪学来的,那边的人粤语,为一种语种,也是岭南广府这一带的母语,很多广州那疙瘩的从小就在粤语的语言熏陶下成长的,导致在讲普通话时也大多带着广式口音。
“嗯。”李小琴应声,走在陈志国的后面,前后看看没有人,还是忍不住有些好奇地小声跟上他的步伐,然后悄声问,“能问问你怎么学的广谱?”
“什么是广谱?”陈志国一扭头看着小丫头,也清晰地看到了小丫头的好奇。
“广东那边的普通话的简称。”李小琴说。
对小丫头的疑问陈志国感到十分惊讶,她居然知道这就是广东那边的普通话?从哪听的?就她以前那闷性格,不上学就成天呆在家里一个朋友都没有,陈志国很难相信小丫头是从书上学来的?
学语言的基础都是词汇量的输入,听和模仿大概是比较重要的,哪怕她再聪明也很难光看书就知道什么地区的语言怎么说吧?
见陈志国一脸看怪物的盯自己,李小琴俏脸疑惑,偏头问,“咋了?”
“没。”陈志国应,收回思绪,他接着往下说:“以前在部队时,班里有一个从深圳来的战友,发现他讲普通话都很慢,咬字太过清晰,平舌音,比如发出的z、c、s,s、sh、x不分 ,粤语比较倾向于平舌,所以他们分不清平舌音和翘舌音。”
给陈志国印象最深的,是某个夏天的夜晚,班里战友嚷着去河里洗澡,这位从深圳来的战友对他们说,“你们先死,我等下再去死。”
给陈志国听得出一身冷汗,后来才明白,战友说的是,“你们先洗,等下我再去洗。”
陈志国记得,那时候深圳战友只要一开口,王俊杰定是笑得最夸张的一位,久而久之陈志国在心里记住了这种发音,想着也许出任务时能用到,没想到在部队的时候没用到,反而复原这么多年的今天用上了。
李小琴恍然地点点头,房东一家早年去广州做生意,久而久之语言也会被熏陶从而讲出广谱,他们两个扮演房东儿子儿媳妇,避免失误是得改变口音。
可她只听说广谱,没正儿八经地接触过啊,李小琴苦恼的抿了抿唇。
寻思片刻,她双眼又蹭蹭亮了起来,她不会失误的,因为初来玉山县跟周姐打交道时,她就一口本地方言,陈志国当时没有开口,现在讲广谱可以理解。
假设闻起来,李小琴也想到了回答的法子。
不光她想到,陈志国也寻思到这方面了,对她叮嘱,“你不需要和我一样装广谱,周姐跟你对过话,会识破,到时问起来,就说你是隔壁县城的人,前两月才随亲戚上广州打工。”
“嗯。”李小琴应声,她发现自己想到某个点子,不出意外陈志国也想到了,这家伙聪明得简直是可怕,怪不得在部队或在政府大院做啥都出色呢!
两个人走进黑巷子,红灯笼在巷子里面,看到那间平房,李小琴一颗心就紧张了起来,比别人多活了一辈子,到底是跟走在刀尖上的人打交道,她难免会忐忑紧张。
就在这时候,李小琴感觉右手被一只宽厚的手掌握住了,她抬头看向陈志国,和陈志国的目光正好触碰,他眸底一片温和,低声道:“不用怕担心,有我在,这里面的人甭管是不是你大哥,都会毫发无损,你也是。”
李小琴点点头,低声回,“你也要注意安全。”
“会的。”陈志国话刚说完,就转为广谱,“小时候住过的房子,怎么才十多年没回来,就忘了是哪一间了呢?奇怪!”
晓得他进入角色了,李小琴调整心态,手乖乖给他牵着,模样看起来像个乖巧听话的小媳妇。
而且,手背陈志国握紧了,他的手同大哥的不一样,不是沟沟壑壑,饱经风霜,像老树皮,他的手甚至有点光滑,软,但握着这双手心却同握着大哥的手一样,很踏实,紧张的心态奇异地平静下来。
走到红灯笼门口,陈志国扬起空手敲门,四五秒钟后听到院里传来喊声,“谁啊?”
“我,姓温的,这里是鸿福街道八号吧。”陈志国用广谱应。
很快,木头门敞开了,是先前戴斗笠的男同志,这会把斗笠摘下来了,外型十分健壮,脸孔黧黑,眼睛明亮,一眼就猜出是周姐雇佣的打手。
看到陈志国,他一脸诧异,“这里是鸿福街八号,你找哪个?”
看到身材健壮的男同志,李小琴低着头没入陈志国伸手,一副小媳妇怕生的模样。
“真是鸿福街八号啊?咦,这里跟小时候住的不一样了嘛,我记得小时候门派是挂在右手边这块,还以为找错了呢!”陈志国说。
“啥意思?你说的啥子?”男同志上上下下打量着陈志国,再看了一眼藏陈志国身后的李小琴,带着很明显的怀疑。
“听不懂啊,这是我家,你们住的是我家的房子。”
男同志脸上闪过一丝恍然大悟,说了一句,“哦,你们等着,我去问问。”
“行,同志,你可要快点啊,外面冷得很,我们手脚快冻僵了。”
男同志没有理会,砰一声把木头门关了。
事情吩咐下去周姐一般不过问,因为收下办事能力很强,她压根不需要操心,这会儿洗澡出来进了房屋,听到门口的谈话声不禁皱紧眉头,没会儿功夫收下就来敲门了,“周姐,门外来了两个人,说是房东儿子和媳妇,这要咋个整?”
第二百四十九章 报警谁怕谁
“啥子情况?”外面有陌生人这个周姐倒是听到了,没想到,来人竟然是房东儿子媳妇,她感到相当吃惊。
男同志把外面的情况,陈志国说的话,以及陈志国和李小琴的外貌描述都跟周姐细说了一遍。
“哈麻批,说曹操曹操到,真够快的。”周姐在心里嘀咕,将擦头发的毛巾扔化妆桌上,朝男人示意出去看看。
看到陈志国时周姐一脸诧异,“哟,这不是拿眼瞪我的小伙子嘛?”
她的目光落在了陈志国脸上,打量了一番,又转到他身后的李小琴身上,“呀,小丫头也在呀,哟,大柱,你说的人就是他们?”
早些时间碰到的时候,男的穿中山装,这会穿中装棉衣,外面加蓝色罩衫,女的换下了宽松的布衣,把衬衫领子翻到红色罩衫领子外面,脖子上套上绒线围巾,耳朵戴上耳朵套,两个人全身上下都是沿海地区有钱人家流行的装扮,但周姐一眼便认出是之前见到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