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寡妇养娃(127)

王阿大再听她这闺女的话,想死的心都有了。

一直等到张店和张来福回来了,见王阿大坐在张晓门前哭,便都知道又来信了。

周来福气的脑袋瓜子疼,他就不明白,这张晓明明喜欢周励,怎么几封信的工夫那高鹏就把她从周励那里捞走了?

高鹏算什么,先不说他的还没有正式的工作,就他那个家庭,张来福也不同意啊。他高鹏和周励觉得不是一个档次的好不好!

张来福就问王阿大:“又来信了?”

王阿大气的浑身发抖,埋怨张来福道:“你都在那里干什么了,连个信都守不住?我不是和你说了吗,看见她的信就直接给烧了。”

张来福就说:“我明明都挑了一遍啊,真的没有张晓的名字。”

张店在一旁说:“那他们肯定是说好什么了,写一个别人的名字,再加上什么暗号,张晓就知道其实是给她的。”

王阿大听了,又放声大哭起来。

张来福急的头疼,对王阿大说:“行了,你别在这里嚎了,出去,找把锁来。”

王阿大抹一把眼泪:“你要干什么?”

张店知道他爸要干什么,立刻说:“爹,我那屋有,我给你拿。”

张店高兴的冲进自己屋,再回来,手里多一把锁头。

张来福一把拿过来,直接挂在了张晓的门上。

王阿大已经站了起来,指着门问:“你,你要把她锁在家里?”

“是。我看她这样还怎么通信。”张来福说。

“那明天上工怎么办?”王阿大说。

“咱家不差她那点工分,明天我就去给她请假,请长假,这一个月,她也别想从这个门里出来。”

张晓本来在里面听着,还以为她爹吓唬她,可听到后面,有听到外面咔嚓一声上锁的声音,张晓立刻跳了起来,使劲拉着门。

这一拉,怎么都拉不开。

张晓就在屋里喊:“爹,你把门给我开开,爹,你开开。”

张晓喊了一通,也没有一个人理她,她又喊了起来,“娘,快开门,我要上茅房,娘。”

王阿大的声音从外面响起,“你就拉在屋里就行,娘宁愿去给你打扫,也不让你再和那高鹏联系了。”

王阿大说完,仍然气的不行,又想了想,对张店说:“店儿,去革委会借一下洋车子去。”

张店就问他娘:“借车干啥。”

“你跟我去一趟你大姨家,我有事找她。”王阿大说完,见张店正看着他爹,王阿大就气的推他一把,“你看他做什么,还不快去。”

一九七一年四月底,马上就要进五月了,天气也一下子热了起来。

其实农村的五月还是挺凉快的,一早一晚坐在院子里,小风呼呼呼的吹着,特别舒爽。

县里来招工的消息终于传了过来,隔壁公社已经下了通知,都贴了出来,打渔张虽然还没有通知,但是据说也要开始了。

冯坤把这个好消息带给了赵永红,赵永红也在苦恼,她到底要不要报名。

这次的招工只是招到县里去,赵永红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去县里。

去县里到工厂上班,其实是挺好的。起码不用每天下地,面朝黄土了。而且工厂来招的是技术工种,以后不怕没有饭吃。

但是这一去,可能再也回不去家里了。

冯坤听了,气的吱吱吱的转,对着赵永红苦口婆心的劝告:“你听我一句吧,有机会就出去,出去了以后再说以后的,不要多想,走一步说一步。”

赵永红想了想,冯坤说的也不无道理。

可想到要和张抗抗分别,赵永红又不舍得了。

张抗抗就打趣她:“走吧,有什么不舍得的,离这么近,你去了县里,我以后就可以经常去县里找你了,去剪头发的时候,也能去看看你,对了,你到了之后别忘了给我宣传。”

赵永红就说:“看你说的,可是我还是不舍得你,不舍得这些孩子们,还有大姐。”

张抗抗就和赵永红讲:“走吧,外面的生活总比这里要好的多。”

张抗抗说完看向冯坤,“你也一起去吗?”

冯坤点点头,“要的。”..

第61章

“那你们一起去报名如果能分到一个厂子,岂不是更好?”张抗抗问。

冯坤看一眼赵永红便说:“我就是这么想的。”

“那可以啊,永红,你一定要去报名,这样多好,你们之间还能有个照顾。”张抗抗说!

“我就是这么想的。”冯坤立刻道,“我们俩个一起去,多好啊。”

周励在一旁听了,也忍不住劝赵永红一句:“去吧,我觉得也挺好。”

赵永红只能点点头:“目前看只能这样了。就是报了名不知道能不能去的上。”

“差不多可以!”冯坤说:“听说这次要求两年以上的知青,高中毕业,你看咱俩正好到。听说马上又要来一批知青,不过他们来了,也招不上,时间不够。所以,这次咱们肯定能上去。”

赵永红听了很欣慰:“那就好了。”

赵永红下定了决心,又说:“其实我一开始还是对能回家抱着很大的希望呢,现在想想,回家也不一定好,工作没有着落,不如留在县里,踏踏实实为国家奉献的好。”

“是的。”冯坤说,“现在不是我们挑条件,而是条件挑我们。所以,我们也没什么后路,先踏实走一步是一步吧。”

冯坤说要就看向周励:“你呢?你要不要报名?”

周励连忙摆手:“不不,我不要。”

赵永红便笑了:“刚刚劝我的时候还满有理呢,自己倒是不想去。”

“他啊,心大着呢。”冯坤说:“再说了,他身体素质那么好,去工厂当工人说实话也是浪费。不如去参军。这就叫物尽其用。”

周励等着冯坤往下说,可冯坤停在那里就不往下说了,周励就问:“你说完了?”

冯坤一摊手:“完了啊。”

“你这人怎么这么坏啊。谁是物啊?还是后面那句你不知道?”

冯坤翻翻眼皮,笑道:“后面还有一句?那我真的不知道了。”

周励白他一眼:“就你这文化水平,去当工人绝对不够格。”

赵永红在一旁看着他俩逗嘴,心里一阵唏嘘,不知道这样的情景还能持续到什么时候,两年的相处,他们已经成了一家人,原本天天挂在嘴上的回城回城,一旦真的要回去的话,赵永红却又舍不得了。

赵永红看向张抗抗,见她也是微笑着看向两个人,好像这样的画面能多看一些便多看一些一样,一旦眨一下眼睛,错过了一帧,再想弥补,就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说正经的,周励,你一定要去参军。”冯坤说着,先看一眼周励,然后又满含深意的向张抗抗看去。

张抗抗察觉到冯坤在看她,微微抬起头迎向了冯坤的目光。

冯坤微微一笑,连忙别过脸去。

张抗抗怎么能不明白冯坤的意思,他是在给张抗抗暗示,不要拖周励的后腿。

张抗抗并没有因此讨厌冯坤,反而有些敬佩他,毕竟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还能处处为周励着想,可见他和周励是真正的朋友。

而且冯坤的想法和张抗抗不谋而合,她也想让周励走。

在这里周励能做什么?他什么也做不了。

打渔张每天都是重复的农活,用的都是力气。这里比起城市,的确是广阔天地,但有所为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张抗抗知道,这一段历史很快就要过去,国家即将要面临巨大都进步和发展,而这些发展和进步都是需要人材的,周励刚刚二十一岁,等这一段岁月过去后,他正是好时候,也正是为祖国添砖加瓦的中坚力量。

他一定要出去。她也是。

那天晚上,张抗抗在院子里坐了一夜,想了很多。

她知道关于她的传言,很多很多。之前的张抗抗选择不去听,不去想,自然就堵住了自己的耳朵,关上了自己的思考。她以为,只要是她不在乎,一些无谓的传言就会满满消失,她只需要关上门过好自己的生活,那就足够了。

可张抗抗发现她错了。

流言蜚语并没有因为她选择不去听就会烟消云散,张抗抗突然发现,在这苦难的日子里,每个家庭似乎都要从谈论别人的生活中找到生活的理由,或者成为自己生活下去的比较。只要有人比自己过的还不好,还好好的活着,那么自己就更没有放弃生活的理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