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77)
小四见她如此通透,不好瞒着她,想了想方道,“归家想必不可能了。但陆兄可以在外给姑娘置一间院子。也好全了这一世的兄妹之情。”
苏惜惜有些心动,想了想老实答道,“前儿我有个姐妹赎身银子是三千两。”
三千两不是小数目,小四记在心里,冲姑娘缓缓一笑,“银子确实不少,我先写信回去,过些日子再去怡红院找姑娘。麻烦姑娘与王公子说一声,我先行离去。”
苏惜惜轻轻点头,呆呆地看着他的背影,只是眨眼间对方的身影便已消失不见。
小四不好擅自作主,到了住处,连夜写了封信。第二天天蒙蒙亮,马不停蹄跑到驿站寄了急件。
这类急件收费不菲,河间府又路途遥远,价格更是贵得离谱。
但他在京城只能逗留月余,实在不能久待。
寄完信,他回了住处。
没几日,又有同年找上门来,说是王公子请客。
小四对王崇哲一丝好感也无,而且他注定不是太后党的人,只说自己身体不适不肯出席。
同年见他不愿,独自离开了。
小四很快察觉到,三大党派的人都在拉拢他们这些新科进士。
甚至有人传言,若是有靠山,名次也能靠前。小四也不知是真是假,对上门来找的同年,他通通拒绝,一来二去,大家都知道他无意找靠山,宴会也不再过来请他了。
时间一眨眼到了殿试公布时间。
老大比小四还着急,早早就做好了饭菜,见小四细嚼慢咽,一个劲儿催促他,“快些吧。若真能得中一甲,可是光宗耀祖的喜事。”
小四没想到大哥对他这么自信,揶揄道,“大哥,你该不会真的听信陆兄的鬼话吧?我怎么可能得中一甲?”
他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子。若是按会试成绩,他能得二甲,但是殿试是由朝中大臣批改。
那些想讨皇上开心的卫党根本不可能选他。结党营私的信王党就更不会了。倒是太后党一开始可能有意拉拢,被他几次三番拒绝,想必也打退堂鼓了。
除非三派的人眼睛瞎了,才能让他中二甲,否则他十之八九只能在三甲同进士里待着。
老大不知道这些弯弯绕,他只是对弟弟盲目自信,兴致勃勃道,“你要自信些,说不定真能得中一甲呢。”
小四无言以对,他不是不自信,他是有自知之明。老大匆匆忙忙吃完,催促他,“快些吃,碗筷我来收拾。你快点去。”
小四吃完,决定给大哥一个心理准备,眼皮耷拉着,神色十分愧疚,“大哥,其实考完试,我一直没跟你说。我发挥得并不好。这次恐怕只能得个同进士了。我让你失望了。”
殿试只排名次,不会落榜。最差也是同进士。
老大瞠目结舌,瞧见四弟这样愧疚,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说什么一定能中一甲,这不是在四弟心口扎一刀嘛。
老大羞愧难当,给他打气,“四弟,没事,同进士也很了不起。一样能做官。你别太伤心了。”
小四点点头,脚步沉重,一步三回头走出院子。
老大冲他挥手,“不用担心。就算你得不了一甲二甲,你还是我的好弟弟。”
作者有话要说:文章锦衣卫服饰描写来自《大明衣冠图志》
张宝珠有历史原型,明代张嫣皇后,贫民出身,五千美女选出来的皇后。不要质疑贫女不能当皇后。
皇上也有原型,李后主和木工皇帝的结合体。
卫党即魏忠贤,信王即崇祯帝。
只是人物原型,剧情完全不一样。
第52章
皇宫大朝会
举子们跟随礼部官员跪倒在大殿外。
一名官员出列,宣读制诰:“朕于奉元十年五月十五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众人面露激动,这是从贡士变成进士了。
接下来,宣读一甲。
小四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是榜眼。
一连喊了两次,小四才恍然回神,自己竟真的成了榜眼?
领下谢恩时,他脑子还嗡嗡的,这怎么可能呢?难不成三大党的官员都成了瞎子?
小四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榜眼竟与皇后有孕有关。
接下来就是传胪大典,由第四名唱名。
“请传胪官刘主民出列,唱名。”
只要是月国人都知道皇上精通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
甚至开创月金体,笔迹瘦劲,风姿绰约。
小四习的是王少之的字,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和皇上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偏偏内阁大学士将他们排好的名次呈上去的时候,皇上问了一句,有没有皇后同乡的举子?
内阁大学士点头,“有,三甲第四,有个顾永季的举子来自皇后同乡。”
皇上大手一挥,“皇后有孕,时常思念家乡,将他提为状元。”
此言一出,把两位内阁大学士一脸为难,跪倒在地,“圣上,非老臣不能答应。而是这名学子虽与蒙皇后同乡,文章却不见才华,辞藻匮乏。实难胜任状元。”
皇上沉吟片刻,让他将顾永季的卷子取来。
作为诗词大家,皇上自然看不上小四这篇文章,通篇都是怎么治理一方县城,甚至还列举许多数据作为论断,犹如满身铜臭的商贾,太过斤斤计较,难免小家子气。
皇上扔下卷子,一锤定音,“那就榜眼吧。”
两位内阁大学士心愿达成,暗暗松了一口气。
大典结束后,就是跨马游街。小四排在前头,虽不及状元那样风光,却也年轻有为。许多姑娘的花纷纷砸到他身上。他适时露出得体的笑来。
而另一边,老大跟在后头,数啊数,怎么都没发现弟弟的身影。
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妙,四弟该不会出啥事了吧?
凡事就不能往深了想,否则自己就能吓死自己。
他越想越伤心,却还不死心,穿梭在人群里,不停地寻找小四的身影。
就在他差点被人撞倒时,被人从后面揪住衣领,他下意识往后退一步,脚踩到身后人的鞋子上,他连连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我不是故意的。”一个大男人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起来了。
“顾兄弟,你怎么哭了?”陈继昌诧异又明显带着惊讶的声音自他身后响起。
老大一回头,可不是嘛,正是陈继昌。
“让你笑话了。”
“顾贤弟跨马游街,这么大喜的日子,你该高兴才是,哭什么?”陈继昌不错眼地盯着他瞧。
老大这才想到四弟不见了,顿时悲从心来,“陈兄弟,我四弟出事了。三甲队伍里都没有他。”
陈继昌瞧他的难过不似作伪,慢条斯理道,“三甲队伍里当然没他。他不是中了榜眼吗?”
老大眼睛都瞪圆了,紧紧抓住老三的衣领,惊喜万分,“你说什么?四弟考了第二名?”
“是啊。我刚刚就从前面来的。他是榜眼。”陈继昌很肯定地点头。
老大又气又喜,“这个小四,他居然骗我!他还拿不拿我当兄弟了?”
陈继昌一脸不解。
跨马游街后,进士们将要入宫参加琼林宴。皇上亲自赐宴。
小四得以见到龙颜。皇上极为年轻,眉目英俊,生得唇红齿白,一举一动间尽显风流,倒不像皇帝,好似风流才子。
皇上与状元一起畅谈诗词歌赋,并亲自出题,让他以此处风景做诗。
状元乃是皇上亲自选出来的,文采斐然,文思敏捷,略一思索就吟了一首新诗。
皇上让大家点评,默了又帮着品评,甚至还帮着改字。
从这点来看,皇上的诗词水平远在状元之上。
大家读过新作,个个心悦诚服。小四站在外围瞧热闹,却也不得不对这些才子们叹服。他是万万没有这等才气的。
就在这时,皇上叫了他的名字,“顾永季何在?”
众人自动让开一条道,小四恭恭敬敬上前行礼。
皇上很是谦和,“听说你是河间府西风县人,与皇后可是旧识?”
小四心里直打鼓,根本不敢抬眼。皇上这么问,到底知不知晓他与皇后曾经定过亲?
此刻却不容他多想,老老实实回道,“回禀陛下,确实是旧识。”
皇上状似不经意地问,“可曾娶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