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20)
林云舒寻思着要不要再盖些房子。不过也只是想想,她现在手头很紧,还真不好冒然做这个决定。
饭店在开到第十天,生意彻底红火起来。
比起锅子和客房,最先火起来的居然是他们特地为书生们推出来的套餐。许多书生吃着都觉得好。
林云舒瞧见里面的商机,当即就让老大编几款样式不同的食盒,然后她选一个最好看的作为模子,送回族里,让族人帮着编。
鹿山书院一共有三百多个学生。大部分都是秀才,最低也是童生。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由于它是由富户、学者筹款,朝廷赐敕额、书籍,委派教官,是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所以也有些家境富裕的商人之子进来读书。
书院的伙食都是教官家眷帮着做的,使尽浑身解数,做出来的味道也仅仅只是凑合,哪里比得上林云舒开的这饭馆。
书生们在这边吃好,回去跟别的同伴们说,一来二去,几乎所有书生都知道两里外的十字路口开了家饭馆,味美价廉。
有的好奇,有的嘴馋,有的想打打牙祭。总之每到饭点,这饭馆就挤得人山人海。
虽然不至于打起来,但不免有些口舌之争,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林云舒就想到外卖,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她让顾永辉找食客登记,可以免费送上门。当然如果包月,十文钱的盒饭只要两百七十文,相当于便宜了三十文。
十五文的盒饭只要四百文,便宜了整整五十文。
许多书生都心动了。当即跟顾永辉定餐,交了伙食费。林云舒接过名册一瞧,居然有两百人。
这么多人,只靠店里这几个人手根本不够用。林云舒又回族里,招了几个大娘帮严春娘打下手。她们手脚勤快,在家都是做惯了洗菜、择菜、切菜这等活计。
教过一遍,很快就上手了。做完两顿饭,就有驴车送她们回去。村里也没什么人说闲话。
每日到了饭点,饭馆的几个伙计就会将盒饭拉到书院门口,按照名册上定的名字核对规格送到各人手上。当然这么多人也记不住。
饭馆就给所有定饭的人发放自己做的牌子,上面都有编号,甲乙丙丁之类的。伙计就根据牌子发盒饭。
吃完饭,书生们将食盒送到门口,让伙计们带回来。
就这么送了十天,刨除人工费,食材费,光盒饭就净赚六两银子。这样一个月就能有十八两。要是过往客商前来吃饭和十二间房子的住宿费,一个月纯利也有四十多两。一年算下来就有五百两。去掉三成税,还能有三百五十两。足够他们一家子过极好的生活了。
只是生意好了,人手却严重不足。
别的倒还好说,只是厨子和掌柜却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灶房里只有严春娘一个厨子,其余都是帮厨。纵使不用她切菜,可掌勺是她。
只干了十天,她就有些撑不住了。林云舒只能从牙婆手里买了两个四十来岁的婆子。
这两人家境都不好,一因为因为丈夫烂赌,另一个婆家嫌弃她克死儿子,身世都很可怜。
林云舒让严春娘教她们几样家常菜。学成后,帮忙做盒饭。严春娘身上的担子倒是轻了不少。
厨子容易搞定。掌柜却是难寻。
原本以林云舒的能力能担任掌柜,可她天生不喜欢弄这些烦杂事务。
干了十来天,她眼前全是一笔笔账,脑袋就像快要爆炸了似的。
但是掌柜之位,事关重大,能力不行或是不能信任都不能用。
这天晌午,伙计们将空食盒送回,大家一起围在院子里的水井边洗这些盘子和食盒。外面大堂迎来几位大娘。
瞧着她们身上穿的衣服以及通身气派不像是农家人。
顾永辉心中虽有所怀疑,却还是笑着上前招呼,“几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其中一位大娘瞧着墙上列的单子,“听说你们店推出十文盒饭可是真的?”
顾永辉点头,“是真的。”
那大娘笑道,“那给我们每人来一份。”
旁边一位大娘有点胖,当即就道,“我要十五文的那种。快点上吧。”
顾永辉点头应是。
不到几息功夫,盒饭就送上来了。
这速度极快,几位大娘有点傻眼,“你们这盒饭该不会是剩菜吧?”
顾永辉当即皱眉,“不是。我们盒饭都是用大锅炒的。炒好后就在灶上温着。有客人要,我们直接盛就可以了。”
几位大娘这才松了一口气。
那几位大娘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脸色变了几瞬,面面相觑起来。
其中一人小声道,“哎,他们的菜不错啊。怪不得学生们都在这边定呢。”
“他们是开饭馆的,做菜好吃有什么稀奇。关键得要干净。你忘了之前,咱们书院将食堂包给外人,那些奸商为了多赚钱,只请了几个手脚不便的老婆子,饭菜馊了也不舍得倒掉,害得学生闹肚子的事了?”
“那要不我们去灶房看看?”
几人交换神色,动作似乎微不可察,可顾永辉多机灵啊,很快就明白这几人的意图。
当她们提出要去灶房看一眼时,他神色未变,恭恭敬敬请她们进去。
严春娘是个勤快人,不用林云舒说话,她自己就能将家里家外打扫干净。
过来帮厨的几位大娘拿着月钱自然要听严春娘的话。不仅灶台干干净净,就连那摆设用完也会仔细收拢好。
这灶房摆设比前世林云舒看过的样板房也差不离。
几位大娘掀开锅盖赫然看到锅中坐着温水,几个圆柱形铝锅整整齐齐摆在一起,里面盛着刚才吃的几样菜。
几个大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松了一口气,鱼贯而出。
“你们饭食极好。以后我们会多来的。”
顾永辉拱了拱手,向她们道谢。
第二天,送饭的伙计回来禀告,说书院有几位先生也要从这里定饭。
顾永辉神色未变,让他们如实准备即可。
林云舒原以为这事就算了,可谁知又过了几日,来了一位大肚便便的妇人。
她旁边还跟着一位七八岁的小姑娘,此时正小心翼翼地扶着对方,嘴里小声道,“娘,小心些。”
林云舒正在客厅跟顾永辉核对账目,瞧见客人进门,顾永辉丢下林云舒迎了上来。
林云舒原先也没在意,可没一会儿就听到那妇人扶着肚子嚷疼,顾永辉满脸无措看着对方,“哎,大姐,你怎么了?我没碰你啊?”
吃饭的食客瞧见这一幕,有人嘀咕着,“该不会是生了吧?”
顾永辉立刻将视线投向林云舒。小姑娘拉着亲娘的手,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娘,你怎么了?”
林云舒丢下毛笔,快步走过来,“你怎么样?”
林云舒冲着院子里喊了一嗓子。
严春娘火急火燎冲出来。婆婆还是头一回这么大声叫她呢。准是出大事了。
出来一看,果然是大事!
“娘,这是怎么了?”严春娘眼睛尖,当场就看到那妇人腿间流了血。
林云舒嗔了她一眼,催促着,“还愣着干什么,快点跟我一起扶她进去啊?”
总不能在大堂接生吧?那这产妇以后还怎么见人?
产妇肚子太疼了,身上没力气,站不稳,林云舒和严春娘一边一个将她抬至西厢房。
比较不巧的是东厢房都满了。西厢房没通地龙,只能让严春娘多拿几床被子过来,给她盖上,以免受凉。
三个时辰后,产妇终于生下孩子。
是个六斤重的男娃,林云舒将孩子包好。瞧见产妇还没睡,忍不住责怪起来,“马上临生的人了,你瞎跑个什么劲儿,这是不要命了吗?”
产妇眼眶有点发红,“我之前生大闺女的时候,疼上好几天,我以为这次也一样。”
“这种情况会随着身体的改变而变化。你想想你生第一个是不是比这第二个要艰难多了?”
产妇连连点头,“是这样。”
林云舒见她认错态度良好,“你啊,也就是命好,刚好碰上我会接生。要是我不会接生。我看你够呛。”她猛然想起来,“对了,你来我们饭馆啥事啊?”
真想吃饭,打发人来买就是了,何必亲自登门。
产妇涨红了脸,尴尬得偏过头去。
就在林云舒以为她不会开口,产妇却支支吾吾道,“我是负责书院食堂的账房。最近书院只有少部分人在饭堂吃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