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107)
这要是换成别人,肯定要顾忌这,顾忌那,但小四却是不怕。他是盐俭县老大,要招什么样的衙役,他说了算。
老三这个捕头为了招到身手好的手下,天天在教场跟人较量。
他要求高,在他手底下打不到三个回合全都淘汰。
林云舒开的武官,倒是给这些人开了方便之门。
有些人天生力气大,但是没学过武,所以不懂得防御与攻击,在老三手上过不了几招就败下阵来。
可到了武馆学习,由凌凌和几位镖师教导,武功水平逐步提高。老三时不时就会过来考核,只要通过,就会将这些人收为手下。
渐渐地,前来武馆报名的人越来越多。
武馆比县衙的演武场还要大,各种工具更多,凌凌天天带着虎子往这边跑。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京城宗人府终于派捕快下来录口供。
其实按照以往的习惯,这些犯人应该押送到京城。
但谁让发生劫囚事件,崔知府担心半路再有人劫囚,就在奏折里请示,让宗人府的捕快下来录口供。
来人是京城中有名的名捕,名叫王小刀,年纪很轻。
进了县衙,王小刀连客套话都没说,直接让小四带他去牢房。
小四写了张条子,交给老三,让他带王小刀去牢房。老二自告奋勇也去帮忙。
一路上,老二试图跟王小刀套近乎,但对方是个寡言的性子,轻飘飘地看了你一眼,那眼里的寒光就能让人不寒而栗。
老二面上讪讪地,倒是老三瞧着他手里的宝刀十分眼缠。以他的眼光来看,这人手里的宝刀价值千金,比他手上这把好多了。也不知他能不能有幸见识一番。
可惜这人不是个好说话的,老三只好按捺住心中的渴望,将人带到牢房。
王小刀看着两人,“请你们先出去,我要审案。”
老三抱着刀立在一旁,一动也不动,“那可不行。谁知道你会不会严刑逼供,让他改口供。”
王小刀脸上一冷,“我乃是四品堂堂带刀侍卫。我会是那种没有分寸的人吗?”
“大人,既然你知道分寸,那你一定不介意我们在旁边看着了。毕竟我们也是按规矩办事。”老二上前打圆场,却也句句向着自己人。
王小刀笑眯眯点头,“做得不错!就该这样!”
老三一愣,挠挠头看向老二。啥意思,他刚才是诈他们的?
老二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王小刀挨个进行审问,三个土匪之前杀过那么多人,唯一的倚仗就是吴江,得知他已经死了,知道他们已经没了活路,什么话都往外说,称得上知无不言。
高夫人却一心想要出去,只想着戴罪立功,把什么事情都推到信王身上。
其实她这形为也能理解。毕竟信王跟她只是拐着弯的亲戚,但如果事情都是高秉仁做的,那她这个枕边人也是同罪。
高秉仁这个罪魁祸首自进来后就是一言不发,什么口供都问不到。
小四之前按律法用过一回刑,但是明显不管用。高秉仁硬生生给抗过去了。过去这么些日子,他身上的伤也好了。
王小刀却是个较真的性子,非要拿到这人口供。
于是老三和老二两个土老帽见识到他们人生中从未见过的酷刑。
看完之后,老三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都受不住,扶墙干呕。而老二却是很不争气,只看到第三样,直接晕过去了。
王小刀拿到高秉仁的认罪状,上面已经按好了掌印。他轻飘飘看了眼老三,眼中带了几分异样,“你倒是条汉子。”
老三侧头看了眼屋内那个只剩下半条命的高秉仁,寒意自脚底蹿起,直达四肢百骸。
他奶奶的,他之前一直以为锦衣卫就够吓人的,原来捕快的手段不比他们差多少。
老三将老二扶到旁边凳子上,招手让狱卒将高秉仁关回牢房。
谁知狱卒刚靠近高秉仁,就闻到尿味儿,低头一瞧,刚刚那人居然将高秉仁弄失禁了。狱卒们面面相觑,暗骂一声晦气,一边一个将人架起来。
高秉仁似是受到极大的惊吓,整个人有气无力靠在狱卒身上,像没骨头似的蛇。
老三摇头,“早招不就完了,非要硬抗。”
第71章
王小刀将口供和金子一块拿走了,快马加鞭回了京城。
老二自他走后,跟小四分析,“这人不是太后党就是卫党,这次信王怕是凶多吉少了。”
几年前盐知府查的私盐案,信王口口声声说自己与此事无关,是下头的人胆大妄为。但这次却在他小妾的兄长家中搜出金子。
更有高府搜到的书信为证,人证也有五个,信王这次已是百口莫辩。
小四想到之前何知远所说皇上性情优柔,心里暗叹一口气,“只怕圣上未必会将他处死。”
老三气得一拳锤到桌上,“他奶奶的,这什么皇上。人家都要造他的反了,他还在那边犹犹豫豫,跟个娘们似的。”
老二和小四唬了一跳,打开房门探头朝外看去。好在他们在书房商量事情,下人都避开,不敢凑过来。
老二一巴掌拍到他背上,“你个蠢货,隔墙有耳懂不懂?你居然敢编排皇上。”
老二自觉失言,可他不承认自己说错。皇上可不就像个娘们嘛!哪个男子汉像他这样被人欺负了,还不懂得还手。
似是察觉到他不服气,小四苦口婆心劝道,“三哥,以前你走江湖,不拘小节。但是当了捕头,就要谨言慎行,不能再信口开河,这样的话万万不能再说了。”
老三被二哥和四弟轮番说,觉得失了面子,又觉得这捕头当得特窝囊。天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巡逻。整天顾忌这,忌讳着那,这也不能说,那也不能干。比当镖师还要辛苦,心里只觉得憋闷,有点打退堂鼓,“小四,你下月月中要给你岳母过生辰,我可以送你去,顺道回老家看看娘子女儿。”
小四只以为他是下不来抬面,点头应了。
天空飘飘荡荡下起了小雪,灯笼的光照上去,簌簌的雪好似下得更急了,带了几分紧迫。须臾灯笼上就落满了白。
暖雪阁,崔宛毓正歪在榻上看书,如红小心翼翼凑到她身边,“奶奶,你的小日子是不是晚来了十几日?”
崔宛毓脸一僵,“是吧?”
如红脸上带了几分欣喜,“要不要奴婢去请大夫?”
崔宛毓立即摇头,“不用。我自有分寸。”
说完,将手里的书丢下。
听到外面有掀门帘的声音,崔宛毓立刻招呼如红,“去帮大爷打水。”
如红一怔,这种粗活向来是二等丫鬟做的,今天小姐这是怎么了?
如红心中狐疑,却也不敢违逆,径直去打水。
小四掀门进来,将身上的披风解了挂起来,搓了搓手,抱了汤婆子在怀里暖手。
崔宛毓已经歪倒在床上,小四也没打扰她,坐在凳子上脱鞋。
不多时,如红端着水进来。
小四也没意思到今天是如红端水,将脚泡到热水里,惬意地眯了眯眼睛。
崔宛毓转过来,将正要退出去的如红叫住,“如红,你给四爷洗脚。”
小四睁开眼,见如红就要蹲下身给自己洗脚,忙道,“不用不用。我自己来。”
如红看了眼背对着他们的崔宛毓,心里一阵慌乱,小心翼翼抬头瞄了一眼小四。
小四不知所觉,洗完脚,身子都暖和了,“把水倒了吧。”
如红差点被他逮住,吓得立刻低下了头,低声应是。
等人走了,小四又到耳房洗漱,待他掀被子爬上床,崔宛毓转过来,紧紧搂住他的腰身。
软香暖玉在怀,小四又不是大罗神仙哪能不动心思,抓起她的手,将脸凑了过去。
崔宛毓手捂住他的嘴,“我累了。”
小四将她手放回被窝里,“好,我不闹你。快睡吧。”
崔宛毓调整了个姿势,闭上了眼。
崔太太生辰是在十二月中旬,小四两口子提前十天出发了。
老三将武馆的人员收编成队,时不时就在盐俭县各处巡视。
虽然这些人不是正式衙役,却跟衙役们一样领月银,只不过这部分的月银不是上面发,而是从盐俭县县衙账上支。
三辆马车,小四带着两名护卫坐一辆,李瑾萱带着如红和许嬷嬷一辆,剩下一辆装的是生辰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