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52)
巧儿看出惠妃是开玩笑的,奉承道:“大格格日日来咱们储秀宫,活泼可爱,长的和娘娘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奴婢喜欢她。”
惠妃也想到那个肖似她的孙女,给储秀宫带来不少欢乐。
惠妃眼眸中盛满笑意,她这个年纪,早已经不奢望什么皇恩圣宠了,现在她最在意的就是儿子和孙子,儿孙满堂,才是最大的宽慰。
“罢了,生儿生女都是来讨债的,好不容易帮他娶了媳妇,还有帮他调教媳妇,教养孙子孙女。”
“本宫就是个劳碌命,你把宫务拿来,还有好些没有处理呢。”
巧姑姑:“娘娘儿孙绕膝,福气还在后头呢,大阿哥还二阿哥还小,过了一年半载,围着娘娘叫‘皇奶奶’,那才是神仙一样的日子。”
惠妃想到这个场景,很是开心,就是看在孙儿们的份上,她也要多看顾那立不起来的儿媳妇两分。
其实惠妃和旁人都误会和卓了,和卓并不是什么心软的性子,在修真界心软是活不下去的,能活下来的都是心硬如铁之辈,和卓也不例外。
只是和卓已经筑基中期了,现在是生孩子的好时候,再往上到金丹期,生育要比现在难数十倍,在宫中也不能修炼,可不就是抓紧时间生孩子嘛。
大阿哥所的大头已经被和卓握在手里了,前院大嬷嬷就是处理一些琐事,
当然,
和卓一怀孕就闭门休养,给人留下了一个软弱和善的印象。
弘昱阿哥的事情还要惠妃去主持大局,就更加坚定了众人对大福晋立不起来的看法。
毕竟比她后进门的三福晋和四福晋都早就收拢了后院的大权了,和卓作为大福晋还没有收拢大权。
其实就是和卓懒,懒的管理这些琐事,让嬷嬷们制定个规则,自己插上几句,按照规则办事就行了,出不了什么大问题,何必那么亲力亲为呢,有那闲工夫,还不如陪陪儿女呢。
除了和卓觉得没必要自己处理这些琐事外,还有就是和卓要树立一个大福晋温婉纯善的形象。
人对第一印象都很记忆深刻,这样大家都知道大福晋是个纯善的,对日后有很多好处。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从得到赐婚圣旨的时候,和卓就想过如何让胤禔逃掉圈禁26年的命运,和卓可没有兴趣和他一起关在围墙之中。
第126章 和卓的夫妻之道
和卓嫁过来之后发现胤禔是个重情重义的性子,就想让他对家庭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
咋办呢,就是经常要找去找胤禔,胤禔还觉得很欢乐,觉得福晋很依赖我,信任我,对妻儿也更有责任感了,毕竟在这其中他付出的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慢慢养成习惯了。
和卓还没说正院伺候人的事情,胤禔就提上了,要亲自选些伺候的人添补一下,毕竟大婚之后除了惠妃给了个丫鬟代替素兰的位置,就没添过人。
要是寻常人家,出于对正妻的尊重,丈夫是不会插手妻子房里这种添奴才的事情的,妻子也会觉得被冒犯和质疑管家能力。
和卓这个正妻却一点反感,反而觉得丈夫体贴。
自个儿乐得清闲,胤禔对子女很是疼爱,不会让子女有危险的,当时出了素兰爬床,和弘昱受伤的事情,他早就对这些奴才重视起来,不用和卓说,胤禔选奴才的时候也会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都查一遍的。
可不能让这些奴才秧子伤害了自己的妻儿。这是胤禔的想法。
大家经常看到这个现象,一般妈宝男都会有一个很能干的母亲,原因很简单,你不仅仅把自己的事情做了,你还把儿子的事情做好了,处处妥帖,当他是没断奶的孩子,
他能不妈宝吗?
都被养废了。
胤禔对家庭更有责任和归属感之后,必定会更加成熟,为人处世都要为妻儿多考虑两分,和卓要的,也就是他的多两分考虑和犹豫罢了。
腊月到了就是年。
现在已经接近年尾,兵部也不练兵了,胤禔只要每日去兵部点个牟就行了,日子还是比较空闲的,他自己也乐得每日在家和几个娃娃一同玩耍。
这天,夫妻俩躺在床上,
胤禔开口道:“爷看你好像不太待见奶娘,将小珍宝的奶娘放出去荣养了。”
和卓:“嗯,俗话说,有奶便是娘,妾身虽不喜欢奶娘,不过也没亏待她们,给了厚厚的银子放出宫去了。”
胤禔:“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是孩子的额娘,她们只是奴才。怎么会是孩子们的娘呢!
在宫里孩子由嬷嬷和奶娘抚养是规矩。爷也是这么过来的。”
和卓起身定定的看着胤禔:“宫里皇子皇女由奶娘嬷嬷抚养是规矩。”
皇子皇女加了重音,暗示咱们的孩子虽然养在宫里,但不是皇子皇女。
这是和卓第一次表述不愿夺嫡,胤禔也不是个傻的,楞了一下就反应过来了,感觉隐藏的心思被挑明揭露了,不免有些不快。
翻身了个身,拉了拉被子,背对着和卓。
什么是皇子皇女,
只有皇帝的孩子才是皇子皇女。
和卓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他们只是皇孙,宫里的教养都是针对皇子皇女的,她不想按照皇子皇女的那一套教养。
和卓看出胤禔的不快,也不想一下子就强硬的要求他不要夺嫡,毕竟人家也是刚刚起了这个心思罢了,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故而没有去动他,只是躺平了,慢慢说:
“妾身并不想自己的孩子和奶娘亲近,在奶娘怀里撒娇,而在自己额娘面前恭恭敬敬,所以有时间妾身对孩子们都是亲力亲为。”和卓提了一下这个事情就翻篇了,说不愿孩子和奶娘亲近。
第127章 夫妻夜话1
胤禔也一直享受着孩子们的撒娇耍宝这类天伦之乐,虽然觉得福晋说的有些歪理,不过还是赞同的,
因为他年少时就是这么过来的,养在宫外,刚接回宫的时候难免和阿玛额娘有些生疏,虽然小小的自己对阿玛额娘很是孺慕,后来慢慢熟悉,不过对父母还是守着礼数的。
“随你吧,不要太过了。”胤禔翻身正面朝上。
胤禔又想到,自己大儿子的两个奶娘也被换掉了,现在大儿子身边的两个奶娘没有奶过儿子一口。
“奶娘们因为奶过主子,难免日后会以此为恩,不好控制,所以妾身才会将她们荣养,谁也说不出个什么。现在弘昱身边的奶娘也没有奶过弘昱,所以日后也不会拿捏咱们孩子。”
和卓靠在胤禔的怀里,
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轻轻的说:“妾身听说,太子爷的毓庆宫中,那奶娘仗着奶过太子爷,对太子爷的姬妾很是不客气,连李侧福晋都避其锋芒,让她几分。妾身可不想咱们孩子落到这个境地。”
“太子爷自小失去亲娘,对奶娘亲近尊重,再怎么也是个奴才,还能大过主子?姬妾虽然不是正经主子,不过都是好人家的出生,太子爷那里的格格也都是皇阿玛御赐的,李侧福晋更是上过玉蝶的,她一个奶娘也敢如此嚣张,说到底,不过是因为奶过太子爷的缘故。”
和卓其实有些扭曲事实了,不单单是因为奶过太子爷,还因为人家丈夫在内务府得力,最重要的是太子爷重视她,视她为半个亲娘。
“那奶娘在太子爷的毓庆宫,面上是个奴才,实际比侧福晋说的话还要管用。”和卓一脸的鄙视。
胤禔想到这里,心里暗暗点头,也确实如此。
不过话还是要说的:“毓庆宫的事情,咱们就不用掺和了,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管他们干嘛。”
和卓不依了,扭着胤禔:“妾身就是说说,哪里是要掺和了,说说奶娘大了的心思罢了。”
胤禔看自己福晋噘嘴,赶紧哄了两句。
“孩子们都是妾身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妾身怎么忍心孩子让这些奴才秧子拿捏。”和卓的声音闷闷的。
胤禔听出来了,也有些心疼,
和卓对孩子们怎么样,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一般主母日日询问孩子饮食,见上一面,就可以说的慈母了。
和卓对孩子的事情都是亲力亲为的,只要有时间就要和孩子们呆在一处,孩子们对她也很依赖。
胤禔拍了拍和卓的背,哄道:“爷也没说你什么,你自己倒是委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