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说错了,明珠,是娘不好,娘是生你爹气,他自己出去玩,不带娘和明珠,乖,娘抱抱。”
乐安揽过明珠,抱进怀里。
然后派人把刘妈妈叫回来,她哄了明珠,让人带她院里玩,重新吩咐了刘妈妈。
乐安是想到侄女喜婉说的话:何苦做让自己为难的事?
她对刘妈妈说道:“这事我要再想想,好不容易得来的名声不能自己给毁了。今天先不动,侯爷一定派人留意我,我得好好想想该怎么办。”
乐安原本是想让人把袁家女半夜送到庄子里,第二天她再去抓人,非闹的人尽皆知不可,就和前夫那次一样,好好出口恶气,然后再拒绝袁家女进府,让你安西侯爷在京里丢个大脸。
可是气出了,自己又该如何?和离?不和离在侯府如何呆下去?太婆婆会对她如何?侯爷再不是东西,也是她孙子,坏了侯府名声太婆婆不会愿意,她乐安又能好到哪里去?
顶着侯夫人名声出去也是丢人。
所以她要好好想想。
乐安县主当天快天黑去了庄子,送了好些酒水和食物,让那几个侯爷好友恭维了一番。
她找借口去了侯爷屋里,想扑上去却被侯爷阻止,说怕人笑话,一番纠缠,侯爷顺了她。
乐安满足的走了,可侯爷怕了,怕乐安天天来这发泄。第二天想法拉着好友去离京不远的有风景的县城去画画。
反正是他掏银子,别人看到县主昨天来,会心一笑,以为侯爷要躲开县主,都满口答应,跟着去了。
乐安县主亲自去了袁家,袁家答应了把从津沽府回来的袁秋娘给左侯爷当妾室。
回到侯府,乐安县主去见罗老太夫人,说了这事。又说了之前的打算,后面考虑了整个侯府,考虑了自己,考虑祖母,不想再闹出事端,也不想离开侯府。
“祖母,乐安做事一向坦荡,以前的事不提,嫁进侯府,我对侯爷一心一意,对明松几个当亲生的一样,我感激祖母对我的疼爱。但,侯爷如此对我,我咽不下这口气!我不想让侯府名声受损,也不想让自己名声坏了。祖母,名声对女子如何重要,侯爷不知吗?他竟然用这种阴毒法子对付我,我实在是寒心。我不想落到和罗姐姐一样的下场,我不会把侯爷如何,但让我当没事一样继续过日子,我做不到!不是考虑祖母,考虑明松兄妹,考虑明珠大了怎么嫁人,我就找娘家或者是尤夫人和我一起去袁家提纳妾的事。”
罗老太夫人先是惊愕,听完了后,痛苦的闭上眼睛。
睁开眼后,说道:“只要你不针对明松兄妹三人,他……,我不管。”
又凌厉的看着乐安,“如果侯府有什么,明松有什么,我虽然老了,但也不会放过哪一个!”
乐安和罗老太夫人对视,“祖母放心,我乐安也是四十的人,我还有亲女,早晚回京,侯府好了,将来明松好了,对我亲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之前怎么对明珠,以后依然怎么对她,她是她,侯爷是侯爷,我不会迁怒于明珠身上,将来我也会给她找个好亲事,祖母给她定亲我也不干涉。就是侯爷,我也不会对他如何,给他纳个美妾回来,让他抱得美人归,以后就守着美人过,这样的日子,别人求都求不得。”
罗老太夫人只点下头,乐安起来福身告退。
看着乐安挺直身子走出去,罗老太夫人浑浊的眼睛干涩。
疼,眼睛疼心疼。
她拿出药丸,放嘴里慢慢嚼了吞下,也不用水,硬咽下。
自此,到她归去,也没再见孙子一面。
不想见。
左侯爷去了县城,心里窃喜乐安找不到他,看她能如何?
离京太远,不方便扔下友人回去堵乐安,那就等以后,他大不了生场病,看乐安找谁,到时来个捉人在床,让阜阳郡王府把她领回去。
以后就算不再续弦,也不想和她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
装了这么久忍了这么久已经够够的,看到她那老脸就想吐。
对于才认识的袁家女,左侯爷只是好奇他和小夏氏相像,声音也一样,有点儿心动,但也没有娶她的念头。
袁家什么人家,如何能配得上侯府?袁家女如何能能和表妹相提并论?如果那进府当个妾室,也不错。
没两天,左侯爷觉得不对劲,他有点儿火急火燎,看到女子就想冲上去扒衣服,身子胀的难受,根本无法入睡。
第二天又请好友去花楼,每人安排一个,左侯爷几次翻滚才舒服。
越想越不对,难道药粉被自己喝了?
再过一天还是火烧火燎,越想越不对,匆匆找借口带人回京。
回去后乐安笑眯眯恭喜他,说为了体贴侯爷,请示了祖母,给侯爷纳了一房美妾。
“侯爷回来的正好,小姨娘今天刚进门,我已经喝了茶,送了她一对玉镯,让她以后好好伺候侯爷。”
左侯爷阴沉着脸,知道出了事,因为乐安虽然在笑,眼里发着冷光。
“纳的妾是谁?”
乐安掩嘴一笑,“侯爷去看了就知,春宵一刻值千金,白日洞房也无妨。”
又对着门外大声说:“来人!送侯爷去洞房。”
天还亮着,左侯爷被两个壮婆子驾着往外走。
左侯爷大声喊来人,乐安道:“侯爷再大点声,信不信我把你推到门外去,让京里的人看看左侯爷会发什么疯?见了路上有女子会做出什么事?”
左侯爷气昏,这回明白自己买的药被自己喝了。
乐安冷哼几声,刘妈妈过来安慰道:“主子不要气,以后就让俩贱人滚一块去,主子就在侯府好好过,以后……,老奴给主子找人。”
乐安看了一眼刘妈妈,“以后没我交代,不要轻举妄动。”
“是,主子。”
刘妈妈低头退下。
第852章 852 最好的
安西侯府纳袁家女为妾外面不知,以后偶尔有人注意袁家当初大张旗鼓的那个袁家女,不知谁说的去了外地,没人再感兴趣多问。
袁家因为乐安的威胁也不敢在外乱说话,自此在京里猫着不敢再出头。
高兆自从和父亲说了点心铺子的事,回到府里每天干劲十足,开始凭记忆记下吃过的能知道做法的一些点心。
这个要感谢她的那个闺蜜,就是从不夸人的那个,因为闺蜜妈妈喜欢烘培,做出来女儿觉得好吃就说声还行,觉得不好,噼里啪啦说一堆。
而高兆去闺蜜家,每次吃的肚子溜圆不说,满口称赞,让闺蜜妈妈笑开怀,每回都要说怎么做的,失败了几次,材料如何放才做的好。
会吃不会做的高兆也兴致勃勃的问东问西,让闺蜜妈妈讲解的很满足,又得知高兆的身世,更加怜惜她,经常让女儿给高兆送点心吃,加了微信,每回和高兆微信上聊得热火朝天,还要开视频看高兆吃完。
闺蜜幽怨的说,如果她是儿子,自家老娘肯定要给儿子包办婚姻,把高兆娶回来,每天投喂。
高兆就把能回忆的记下来,要亲自挑几个先做试试。
想起答应要给太妃做粽子饭,包粽子不会,又过了端午,琢磨做个什么用植物当用具做吃的食物,想到了吃过的竹筒饭,得,就做这个。
这个容易,前世做过,高兆先实验了下,觉得可以,就做了一堆,当然,她指挥,厨房人忙乎。
有排骨的,鸡块的,黄米豆类,香糯米,还有腊肉的。
先把已经熟练掌握烤制的一个厨娘带着几个不同菜品的竹筒,送到城外庄子,在那现场做,献献孝心。
给大房的交代厨房做好了让温妈妈送过去。
然后高兆带着一堆竹筒去了庆王府。
刚下车看见庆王爷出府,看到高兆跟着的人拎着大食盒,他好奇过来看。
“舅父要外出?”
“出去办点事,你这拿的什么?”
“那会不是说要给外祖母舅父舅母做好吃的吗?我今天拿来了。”
庆王爷乐了,“哟!什么好吃的,给我拿点,一会车里吃。”
“没法给舅父,不是外甥媳妇小气,是吃不成,全是生的,要现做吃了才香,我都准备好了,亲自做,舅父午饭回来吃就行。”
庆王爷也就不问了,说办完事就回来,还问用不用他帮忙。
高兆说最好不过,就需要舅父的帮忙,庆王爷高兴的说等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