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金满仓+番外(330)

毕竟杨宁馨替他争气了,整个地级市的理科第一名,他终于成为教出状元的名师!

“老师,我妈妈跟我说,让我来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

曹老师点了点头:“对,昨天来的,你这录取通知书算是来得早的,咱们学校是头一份!”

他拉开抽屉,从里边取出了一个牛皮纸信封,笑眯眯的递给了杨宁馨:“祝贺你啊,杨宁馨同学!以后有空多回母校看看,给学弟学妹们传经送宝!”

杨宁馨笑着答应:“好的,一定来!”

她拆开了那个牛皮纸信封,里边一页红色的纸飘了出来。

鲜红的底色,上边有几个烫金的字体:录取通知书。

揭开一看,里边抬头写着:X省X县第一中学转杨宁馨同学:经批准,你入我校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

这可是如愿以偿了,复旦那么多专业,终于被录到了她心仪的专业。

开始她都不知道填什么才好,曹老师建议她选数学,因为他觉得像杨宁馨这样天才般的存在,肯定要选数学才对得住她的聪明。然而杨宁馨深深知道,数学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必须是真正的天才才能适应,像她这种冒牌货,还是最好乖乖的选一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学习的专业,这样比较好毕业。

要是听了曹老师的话,选数学或者是物理这种理论性强的,杨宁馨觉得她完全有可能会毕不了业。

而学经济就不同了,首先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她自己的挣钱大业,而且毕业论文也比较好写,不是纯理论的东西,写起来不枯燥,多查阅资料,结合实际案例来写一两个尚未出现在改革开放前期的新理论,这样会让她的第四年大学生活变得轻松愉快。

录取通知书里夹着一张纸,这是一份证明,让杨宁馨拿了去转户口和粮油关系。

这就是这个年代里大家都梦寐以求的吃商品粮了吧?转了户口,她就不是胡湾村那个土包子杨宁馨,她就变成城里人了。

另外还有几张油印的信纸上边有各种提示,都是关于新生报到需要知道的东西。

看完之后,杨宁馨把那一堆东西放回到了牛皮信封里,看了一眼曹老师,本来想问邱成才的通知书有没有来,可后来一想到那次曹老师怀疑她和邱成才谈恋爱,她又不想多嘴,向曹老师道了一声谢,拿着信封走了出去。

刚刚下楼,就碰到了二班的班主任。

“杨宁馨同学,来领通知书啦?”

二班的班主任一副很开心的模样,见到她满脸微笑。

“是啊,我三哥的通知书有没有来呀?”杨宁馨停下来,替二柱问了一句。

“你三哥的没有来,邱成才同学的倒是来了,他也被录取在复旦大学了。”二班的班主任笑得眉毛眼睛都快挤成一堆,邱成才发挥得并不是特别好,以前他差不多总是全校第二,仅次于杨宁馨,可是这一次高考,他在全校只排第三,比杨宁馨差了三十多分。

奇怪的是,第二名的录取通知书还没来,这个第三名的竟然来了,而且还是被复旦大学录取的。

县一中的老师们都觉得有些奇怪,听说第二名也是填了复旦大学的,但是很明显,第二名没有被录上,因为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昨天是一块儿到学校的,有两份,信封上写得很清楚,除了第一名的杨宁馨,还有第三名的邱成才。

为什么第二名没有被录上,第三名反而榜上有名,老师们议论了好一阵子,却没有得到答案。有些人推断可能是邱成才家里路子广,但是马上被否认了,大家觉得邱成才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家里怎么会有什么好的门路?

“或许是运气好,他填的那个专业刚刚好报的人少,他就压线上了。”

专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嘛,大家想来想去,这应该是唯一的答案,邱成才运气好,填报了一个冷门专业,所以就被录上了。

二班的班主任看了一眼杨宁馨手里那个牛皮信封,乐呵呵的对她说:“这样也好,以后你们可以结伴去上海了,路上也有个照应。”

杨宁馨的脸顷刻间有些发烫,她随便和那位班主任聊了几句,拿着录取通知书飞快的走出了校门。

回过头去看了看X县一中的木牌,杨宁馨轻轻的舒了一口气,总算是从这学校走了出来,她即将要走向广阔的社会,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她的手轻轻摸着那个牛皮信封,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前世只考上了211,这一辈子总算是踏入了985名校。

她不知道自己的成绩能不能上清华北大,可是相对于前世来说,能去复旦大学,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拿了通知书回去,廖小梅看着那张转户口的证明就特别激动,眼泪一个劲的朝外边流:“我们家小六可真厉害,以后就是吃商品粮的了,不用回家种地了。”

杨宁馨心里头暗暗的想,就算她没考上大学,她也没想回家种地啊,她这便宜娘在想什么呢?她难道是个乖乖认命回家种地的人吗?

“哎呀呀,廖家妹子,你家可得要做酒才行哇,竟然出了大学生!”

刘三根婆娘一脸羡慕:“小六该是咱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吧?”

“可不是吗?谁家出过大学生哇?倒是中专生还出过几个!”长顺嫂子啧啧的赞叹着,靠近廖小梅,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廖家妹子,可以拿那个通知书给我瞧瞧不?也沾沾喜气嘛!”

廖小梅很大方的把录取通知书递了过去,长顺嫂子和刘三根婆娘两个人脑袋凑在一块,看着鲜艳的封面,口水都快流了出来。

“这上头印的就是录取通知书五个字不是?”

两个人都不识字,只是在猜测着,那五个字烫金,看上去真神气。

“是的,”廖小梅暂时充当了老师:“录、取、通、知、书……”

“真好看,好看!”两个人凑到一起,拿着录取通知书对着光这边晃到那边,金色的字随着阳光也不住的变化着光彩。

“小六,帮我写个通告,明天开始的三天,来吃饭的都八折优惠!”

廖小梅心里头激动,恨不得昭告天下,她的宝贝女儿考上了复旦大学,这是杨家的骄傲。

“妈妈!”杨宁馨瞅了廖小梅一眼,家里头有矿还是咋的,竟然还给出八折优惠的价钱来了,而且是连续吃三天,那她得少挣多少钱啊!

梅梅饭店的利润并不高,因为县城里的人出来吃饭的并不多,大部分是靠着那些在外边找事情做的农民工,因为他们都比较节省,要是价格标得太高,就会流失顾客。

在本来就低价的标准上再打八折,这三天岂不是挣不到什么钱了?

“怎么了,小六?”廖小梅小心翼翼把录取通知书放回到牛皮信封里头,交到了杨宁馨手上:“你不乐意?”

“妈妈,没有必要啊,不过是考上大学了,何必这样大肆张扬?”

杨宁馨还有一点小小心虚,她能考上复旦大学,主要也是前世打了好基础,这个年代的知识很浅题目又比较简单的缘故,她自己并没有变成真的学霸。

“什么叫张扬啊,我就是高兴,我闺女有出息!”

廖小梅笑得很开心:“儿女有出息,谁不想和别人说哇?”她转头看了看坐在店子里闲聊的人:“你们说是不是?”

“那是一点都没错!要是我有这么个争气的女儿,别说是三天,十天都可以啊!”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使劲儿帮着廖小梅夸杨宁馨,瞧着廖小梅得意的模样,杨宁馨赶紧拉住了她:“行行行,您去买两张纸来,我帮你写通告。”

可千万别被那些人煽动了,廖小梅是个性情中人,特别感性,那些人说多了几句,指不定她还真会采纳建议,来个十天优惠大酬宾,那这一个月就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挣不到什么钱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