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金满仓+番外(216)

“书香门第!”杨国平骄傲的一挺胸,背挺直了几分,看上去整个人高了不少。

“对对对,就是这个词!”高连生摸了摸脑袋,羡慕的看着那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唉,要是我家小燕儿小雀儿也能这么会读书,我舍死都要送她们念出去。”

“你家那两个女娃娃可聪明哩,好好的管着她们念书,肯定能考出去的。”杨国平一副过来人的模样指点着高连生:“你得让她们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像我们家几个,除了狗蛋,放学回来就自己老老实实的做作业,温习功课啥的,都不用我们开口!”

“可不是吗,还得培养好的学习方法哩,改明儿我再来向大叔大婶请教!”高连生恋恋不舍的又看了看杨国平手里拿着的录取通知书:“唉,这通知书真是好看!杨大叔,你们家的娃儿可都争气!过三年小六三柱考大学出去了,孙子辈在家里头的,就狗蛋一个了。”

“他不愿意读书我也没办法哩!”

提起狗蛋,杨国平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只不过他依旧想得开:“家里留一个也好,娃儿们都出去了,到时候有点什么事情,都没人跑腿。”

“可不是,狗蛋留着到家里也挺好,挺好的。”

高连生附和了一句,朝杨国平挥挥手:“老叔,队上还有活干,我就先去咧!”

“快去快去吧,现在正双抢的时候,忙着哩!”

高连生笑着点了点头:“可不是?队里忙着,老叔你家几个娃儿也没闲着!”

双抢是最好挣钱的黄金季节,杨宁馨和几个哥哥们这时候正奔波在挣钱的金光大道上。

人是最喜欢跟风的,看着杨家几个娃儿卖凉茶绿豆汤挣钱,生产队里有两户人家也赶着自己的娃儿出来做这生意,好在那两家的没有杨宁馨这样丰富的从商经验,也没有这么大的魄力一次弄上两三桶用板车推着到处卖,他们都只是提一个小包壶在田边逛来逛去,怯生生的喊上两句,别说地里的人听不见,就是自己有时候都可能没听清楚。

至于绿豆汤?那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会卖绿豆汤的。

绿豆多贵啊,还得去粮站买,万一没有卖出去,那不得要亏很多钱吗?这两家显然没有明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只是眼热杨宁馨他们兄妹挣钱,也想着自家的娃儿能跟风挣点钱,可是这依然阻挡不了杨宁馨挣钱的脚步。

为了开拓新的商业路线,杨国平家又添置了一辆自行车。

杨树生的那辆自行车骑了八年多,已经很旧了,杨国平决定再买一辆自行车,明确规定了“自行车产权”:“这车,就归水生土生两家用。”

“对,也该有两辆自行车。”熊芬欢喜得合不拢嘴,每天拿了抹布蹲在那里,费劲的擦自行车,把车子擦得蹭亮。

以前看着杨树生骑自行车回来,熊芬就眼热,这车说是说兄弟三人都可以用,但是很显然基本上是属于杨树生一家的专车,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熊芬嘀咕着要杨水生骑车带她回去,可杨水生却总是摇头:“大哥大嫂就不用回去啊?那车是大哥出钱买的,咱们还和他去争自行车?”

熊芬气得说不出话。

杨水生害怕骑自行车,可是这几年里杨树生和杨土生兄弟俩闲时就拉他去学,磨来磨去的总算也学会了。只不过杨水生胆子小,学会骑自行车以后很久都不敢搭着她到处溜达,熊芬心里头实在火大,可她实在有些肥,自己学不会,还得求着杨水生载她,也只能忍气吞声的听着自家男人说道她。

多了一辆自行车,那可就方便多了,以后过年可以和刘玲玲一家轮流骑自行车回娘家去,熊芬一边擦车,一边乐呵呵的笑,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一副画面。

她衣锦还乡,推着崭新的自行车雄赳赳的走到娘家的地坪,娘家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她走过来,嘴里发出了赞美的声音。

对于熊芬,自行车是用于炫耀的奢侈品,然而,对于杨宁馨他们来说,多了一辆自行车就是多了一项收益。

经过两年的锻炼,大柱卖冰棍的技术已经十分娴熟,完全可以独立操作,二柱和三柱也可以骑一辆车出去卖冰棍,把这冰棍事业做大做强,开另外一家分号。

她和狗蛋两人留在家里买凉茶和绿豆汤,这已经足够。

于是,初三毕业的暑假,杨国平家的娃儿比以前更忙了。

“唉,小六,你好好的歇着,干嘛要这样累,瞧你,这脸都没以前白了。”

王月芽心疼的看着杨宁馨的手,上边磨了个小小的茧子,摸上去硬硬的:“家里现在轻松多了,就你们两个念高中,供得起!”

“奶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杨宁馨笑着把手抽了出来,给王月芽掐着肩膀慢慢按着:“我在想着挣够钱去给爷爷买个轮椅呐,有了轮椅,爷爷不用我们帮忙也能到处转转了。”

杨国平听了心里头暖烘烘的一片,多好的孙女儿啊,贴心!

“小六,你孝顺我们都知道,可真没必要这么去挣钱。”王月芽抬头看了看站在身后的小六,会心的笑了起来。

多好的娃儿啊,那唐家真是没有眼力见,把这么好的娃儿给送人了!

现在他们后悔也没用了,小六就是她的亲孙女,从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嫡嫡亲的宝贝孙女儿!

七八年的九月,杨宁馨去了X县一中报到。

到了学校,在大门口就看到了由家人送过来的邱成才。

“邱成才!”三柱大喊了一声:“可真是巧,你也到了!”

“我刚到一会儿,还在想会不会碰得到你们哪!”邱成才朝杨宁馨嘿嘿嘿的笑,心里头真是高兴。

其实邱成才早两天就到了杨家,那时候就约好了出发的时间,说好到校门口等。

邱成才执意要一个人来报到,可家里人都反对,尤其是邱兴国,他固执的认为,自己一定要跟着去报到,见见儿子的班主任,多多拜托他几句,让他好好的管束邱成才。

“我要跟他老师说呐,要是成才不听话,只管用教鞭打他,莫要替我们心疼。不打不成才,马棒棒底下出好人!”

“爹!”邱成才委屈得很,他才不是那种调皮捣蛋的孩子呢,他都读高中了,是有见地有知识的人了!

“你甭跟我说这些,原来在大塘中学念书,离家近,我们想啥时候过去找老师就啥时候去,现在到了县城念书,我们也难得来一趟,开学第一天总归得来拜访下你的班主任才行。”

邱兴国固执起来也是跟牛一样,邱成才没办法,只能让他爹跟着去了。

到了一中,看着时间还早,执意要到门口站一站,才歇了口气,就看到杨树生杨土生带着三柱和杨宁馨过来了。

“成才长这么高了。”

杨树生笑眯眯的看了一眼邱成才,这娃儿越长越招人爱。

邱兴国愣了愣,这男人咋认识自家成才?

“爹,这是我们班上的同学,杨宁馨的爸爸。”邱成才赶紧介绍,他跟他娘进城接外婆寄来的包裹时,总爱去木材公司转一转,可以说,杨树生是看着他长大的。

然而,邱兴国却不认识杨宁馨——杨宁馨不愿意去油梓组那边,邱兴国没机会见到儿子口里说的那个聪明女生。

邱成才的娘,林淑英倒是经常见到杨宁馨,她亲眼看到杨宁馨从一团孩子气的娃儿渐渐长大,现在也是亭亭玉立,脸孔脱去了小时候的圆润,下巴尖出来,更好看了。

“呵呵,原来是杨同学的爸爸,你好。”邱兴国赶着上前握手,看着杨树生穿着涤卡的中山装,心里头嘀咕,这人有点像城里的干部哇,不像一个乡下人。

“你好,邱爸爸。”杨树生介绍了下身边的弟弟杨土生和三柱:“这是我弟弟和侄子,我侄子和你儿子一直是一个班,从小学到初中,现在高中又是同学,要是能分在一个班那就好了,大家一直同学,缘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