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十年代包租婆(15)
方豪歌和方老爸的观念差不多,总是喜欢灌输给方静怡关于女孩子的“行为准则”,比如,在他们眼里,女孩子在陌生人那里借宿,就是一种有损名誉的做法。
幸好如今,方静怡是和方豪歌在一起,所以这种有损名誉的可能性被减少了百分之九十,就没遭到方豪歌的激烈反对。
017赶夜市
“哥,就做一个月而已,有啥艰苦的!”方静怡乜斜哥哥一眼,并嗔了一句。
赶紧把行李收拾一下,两个大包裹都挂到哥哥肩膀上让他背着,方静怡则抱着另一个包裹往外就走。
方豪歌无奈,只得随着妹妹一起出门。
待到了马大娘家里,方静怡跟马大娘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哥哥,马大娘慈祥的笑着,并帮方豪歌把行李都接了下来。
方静怡翻了翻包裹,从里边翻出几颗地瓜和芋头来,再找出一小袋地瓜面和玉米面,非要送给马大娘。
这都是方静怡自家栽种的东西。
地瓜冬天一直储存在土窖里,到了春天,东西就搁不住了,于是就拿出来了。
方静怡和哥哥一起出门前,老爸非要让他们拿着这些东西,说哪怕包吃包住,也难免碰到饭点不均匀的时候。所谓穷家富路,在家里再穷,出了门也不要舍不得东西,零用钱和吃的一定得准备的充足才行。
当时,方静怡对着老爸的说法嗤之以鼻,这些东西又沉又占地方,她是宁可在外边饿了肚子也不想拿。但现在看看,老爸的有备无患还帮了她大忙了。
地瓜面在农村人的眼里来看,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是吃不起白面才要用地瓜干磨面蒸馒头吃。
城里人可就不同了,就比如马大娘,她馋当年的玉米面和地瓜面糊糊馋了好多年,此刻一见着方静怡送了些给她,她立刻眉开眼笑起来。
李大姐的老公加班还没有回来,方静怡就让自家哥哥爬到树上削槐花枝,马大娘和李大姐则呆在底下等着,每次看到一根枝被折断丢下来,两个人就把枝条给拖到安全的地方,不紧不慢的摘着槐花。
槐花白的像雪,香甜的气息氤氲在空气里,时不时的钻进人的鼻腔。
马大娘高兴的合不拢嘴,说现在有了玉米面子,她今晚得赶紧做点玉米糊糊吃,也好解解馋。
方静怡则想着,她今晚要用槐花包包子,今晚赶夜市去卖。正好马大娘家里有两口锅,方静怡都借用了。
心动就行动,方静怡去集市上买了三斤肉回来,总共花了十块钱。回家后,她切了肉丁卤了卤。
蒸包子可以和大娘蒸的玉米面糊糊同时进行,中间只要用竹帘子隔开就行。
面发上去了,搁在稍稍烧的温热的锅里开着,方静怡就也出来摘槐花。
槐花摘了不少,方静怡让方豪歌帮忙烧火,把槐花先焯了焯。
槐花包包子很省力气,直接入菜,都不需要动菜刀切片。把卤好的肉丁放进去,加上油盐酱油搅拌均匀,馅料就OK了。
等到面开了,看着两大盆,方静怡揉面都用不上力气,只得让方豪歌帮忙。方豪歌从小就会做饭,揉面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兄妹两个又是包包子又是蒸包子,直忙的汗流浃背。
十一点时,两大锅包子都蒸好了,方静怡给马大娘留了俩。
方静怡借了马大娘的小木框,里边铺上干净包袱,又借了小推车,让方豪歌推着包子出门了。
到了夜市,选择了一处还不错的地角,方静怡开始大声吆喝起来:“刚出炉的地瓜面肉包子,采用农家独有的香甜地瓜磨面;摘来含苞未放的槐花做馅;还有份量十足的五花肉,百分百新鲜!营养美味,价格低廉,快来买啊……”
一些逛夜市的小青年走着走着就饿了,而且平时吃的都是白面包子,没见过地瓜面的,再加上槐花这东西在繁华的街面也极其少见了,于是乎,觉得新奇,自然络绎不绝的前来购买。
就连一些中年人也会回忆起年轻或者年少时,吃到过的地瓜面馒头。虽然当年吃的时候都吃腻了,一直盼着能吃上白面馒头,可真的有了雪白雪白的白面后,隔了多少年没再吃灰灰的地瓜面,却又开始怀念那时候的味道。
包子卖的很快,只半个小时,就卖了三分之二。
看到夜市上的人已经不算多了,方静怡又让哥哥把车子推到了钢套厂外边,钢套厂里的工人一直都是三班倒,所以这个点儿,很多加班的。
方静怡吆喝的声音响亮,还要故意绕着厂子四周多吆喝了几声,于是一些下了班的工人赶紧跑出来买,而一些还在上班的工人也有很多停了机器出来买的。
这个年代的国营企业很吃香,工人比较有钱,况且这里全是男工人,比较舍得花钱买吃的,所以,包子很快就见底了。
最后,剩下了五个露馅的,方静怡本打算贱卖,可方豪歌却说留着不卖了。
忙到现在,他都已经饿了,他说,他和妹妹一人吃一个垫起肚皮来。而剩下的三个,就是明天的早餐了,哥哥吃俩,方静怡吃一个,正合适。
方静怡这才想起来,老板娘今天说过咧,由于早晨做饭太麻烦,所以让工人早晨就不要吃饭了,和中午凑成一顿就好。
老板娘又说咧,早晨,工人们上班可以晚一点,捱到六点能赶到鱼塘那里就可以。呃,真的是早晨六点。
老板娘还说咧,像现在昼长夜短的季节,也就成老板这里做活讲究人道主义,这么晚才上班,而看看别人家,都是五点就去到工作地点了。
按下抠门老板娘的各种名人语录且不提,只说,还是哥哥想的周到,把他和方静怡明天的早餐都打算好了。不然若是方静怡一时兴起都卖完了,明天早上,他们兄妹俩就得空着肚子了,不吃早餐真的不是好习惯。
方静怡和哥哥满心欢喜的回了马大娘家。关上门清点了一下收入,两个人居然赚了五十块钱。
地瓜面都是不值钱的,算上四块钱都是多的了,三斤肉花了十块钱,槐花是没花钱弄来的,至于油盐酱醋和大锅以及柴火,都是用的马大娘的,方静怡决定,明天早晨时,要给马大娘五块钱。
兄妹俩累坏了,于是倒头就睡,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五点半。
方豪歌的生物钟一向很厉害,哪怕昨天凌晨一点才睡的,现在才四个半小时,他就起床了。
匆匆忙忙的把妹妹方静怡叫醒,知道妹妹肯定还迷糊着,方豪歌把洗脸水端到她床前,照顾她洗脸。
洗脸刷牙都是在哥哥的照顾下进行的,等到进行完毕,方静怡这才清醒了。
她揉着眼睛就要去茅房,但刚走到院子里,就听到李大姐和马大娘在门口说话。
“我说大娘啊,那兄妹俩瞅着您老人家心眼好就想着占便宜来的!现在外地人过来打工,特别是在超市上班,单位不给提供宿舍,都是租房子住。你不要以为咱的房子破旧就觉得不值钱,咱的地皮值钱着呢!别人家就咱们这样的房子,租出去都是一个月七八十块钱的!”李大姐小声嚷道。
018风波
方静怡的脚步滞了滞,听着李大姐的话,她心里实在是不舒服。
她和马大娘之间的交易,李大姐在中间挑唆个什么劲儿啊真是!
正别扭着,马大娘已经笑着反驳李大姐了,她道:“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我这个老婆子出出进进一个人,孤单得很。那兄妹俩不嫌弃我的破家太脏,我提供点方便权当积德了,那么计较做什么?”
“大娘你怎么这么傻,屋子给人住着,家里的东西也都被那俩人利用起来了。他们昨晚把你的屋子给搞的烟熏火燎的,做了两大锅包子,出去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卖完了,人家发了财,还认识你是谁么?”李大姐继续苦口婆心。
“侄媳妇,话不是这么说的。这俩孩子若不是家里等钱用,能这么拼命么?白天上班,晚上熬到半夜蒸包子,卖的那么快指不定就是贱卖了,你以为做生意就都是发财哒?多少赔钱的你看到了没?”马大娘活了这把年纪了,见过的事比李大姐吃过的盐都多,她觉得李大姐说话实在是太浮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