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安康+番外(220)

作者:我若为书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一睁眼,安羽宁才知道,她被该死的贼老天抛到了自己从未听过的大岳王朝,本以为自己来这就是为了过这种小户即安的平淡日子,不想贼老天又发神经,好端端的换了她的地图,这突然冒出来的亲生父母,兄弟姐妹是什么鬼?好吧,换地图就换地图吧,可为毛自己才过上农夫山泉有点田的美满种田生活,这个世界就乱了呢!点击展开

面对如此萧条的局面,眼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一行人眼下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落脚的好,大乱将过的栗县,便是连家大车店也没有开门营业的啊,大冷天的他们总不能睡野地里去吧?

最后还是顾长年灵机一动,亲自在外头驾着车,把人都拉到了顾家的大宅前,打算带着大家伙在这里将就一个晚上。

可让顾长年都想不到的是,眼下顾家大宅里头居然住了人?

车子都还没有停稳,站在大门外放哨的兵丁,一眼就看到了顾长年一行人。

见到门口的两辆车都停了下来,从车辕上蹦跶下来的少年,还径直的朝着自己的方向走来,站在门口站岗的兵丁,心里就在怀疑了,面前的少年,莫不是这栋宅子的主人不成?不然这个时辰,这两辆车上的人不去别的地方,寻那空了万千的空屋子住,反而偏偏直勾勾的朝着这栋宅子来?解释不通啊!

当初他们选着这栋大宅子给书吏将军们落脚,无非就是看到这处宅子完整,眼下若面前的人是宅子的主人,这多少就有些麻烦了,他们主事的军需官本都还以为,此处宅子的主人都已经死光光了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其中一个站岗的兵丁,忙就转身往宅子里去。

见状,下车走到顾长年边上的安羽宁心中猜想,对方看样子是去请示上峰去了。

果不其然,过了没多大一会,一位穿着青色长袍,发髻插着白玉簪子的中年书生模样的男人,便带着刚才那位报信的兵丁出来了。

通过交涉后,顾长年与安羽宁便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如今哪怕这栋宅子的房契,还安稳的待在安羽宁的空间里头,可此刻宅子里,已经住满了齐家军驻军在此的大小将领与书吏,还有大夫等等的军队人员,他们一时半会也不好说什么,总不能把人家赶出去吧?人家可是军爷啊!!

更何况,其实他们也只是打算,在此过一晚上就走而已!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齐家军军纪严明,在了解到此处宅子是顾长年的家,而且见顾长年拿出房契,并证明自己秀才功名的身份文牒后,对方倒并未因为顾长年的衣服看着破旧而表示怀疑,反而很可能是因为心里同情这位秀才公的际遇,对方在看过顾长年拿出来的这些东西后,很是大方的出了二百两银子,跟顾长年把这宅子买了下来。

正常情况下,顾家这么大的宅院,便是再如何贱价处理,也绝对不会是二百两就能买下的。

只不过眼下他们自己要南下,这二百两简直就是白送上门来的菜啊!

对此顾长年自然没有异议,从这位书生模样的后勤官手里接过了银票后,忙就把自己手里的房契,跟烫手山芋似的递给了对方。

安羽宁收了顾长年顺手递上来的银票,心里美滋滋的,丝毫不介意,眼下唯一落脚的宅子没了,他们要去哪里落脚的问题。

此刻对于安羽宁来说,自己又赚了呀!二百两是白得的!

第二百八十三章 各司其职夜忙碌

现在手上的这二百两银票,加上前头收刮来的五百两银票,这会子在她的手里一共就有七百两的银票了,待到他们走到了下一个,还未受到胡乱影响的大城镇后,她就立马去钱庄票号,把这些银票统统换成银子。

以后的世道,谁知道这银票会不会变成一张废纸?还是白花花的银子来得让人安心哇!

这会子征兵的消息将将传开,加上顾长年又指着队伍里的三个成年男人,借口说这是他家的下人,对方想着秀才公有几个下人很正常,更何况还是能拥有这么个大宅院,家里富裕的秀才公,想来有几房下人就更正常了,所以倒是没在意李兴田他们三个,直接就让他们离开了。

至于晚上去哪里落脚的问题,安羽宁倒是不担心,眼下栗县城空着呢!

既然顾家大宅眼下没法住了,那他们也能如这些军士一样,在城中随便找个空屋子落脚就好,反正他们就只住一个晚上而已。

当然了,为了以防万一,他们干脆驾着车,直接奔到南城门这边,在靠近南城门的不远处,他们找到了一处还算完好的一进小院子落脚。

等他们都安顿下来后,天色早就已经暗了下来。

他们找到的这处院子看着破败,不过好在院子里有一口水井,看着干净,尝着也清甜,所以一行人才最终决定,在这里将就一晚。

把两辆车赶进院子里头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何念娘与赵毛妮,分别找出自己车厢里头的油灯,点燃后举着灯,就进了院子中那栋一进三间,看着也不算宽敞的屋子。

许是当初屋子的主人逃得急,只来得及带走了家里值钱的金银细软跟粮食,剩下的家具什么的,倒都落在了这里,后来经历过胡人的洗劫,以及幸存者的收集,这屋子里头其他的家具摆设用品等等,也都被人顺手牵羊了,眼下屋子里除了左右两边屋里的大炕外,剩余的就只有那笨重的过份,且看着就很破旧的几样家具在,而且上头已经蒙了厚厚的一层灰。

虽说他们只住一个晚上,但是何念娘与赵毛妮却是爱干净的讲究人,放下了照明的灯后,她们忙就领着儿女们从车上拿下木盆跟抹布,把里里外外都简单的擦拭过了一遍后,这才把车厢里头的被褥抱到了屋里头,把铺盖给铺好了。

当然了,考虑到屋子不大的问题,他们对晚上怎么睡觉做出了安排。

这户人家的堂屋兼具了灶房与餐厅的功能,是没法歇人的,而左右两边的房间也不甚大,所以最后了,左边一间由何念娘跟赵毛妮带着女孩子们,并两个小的五郎六郎住,右边的一间则是由三个大男人带着男孩子们住。

也是条件不允许,大家出门在外的也不讲究,所以将就着挤一挤也就算了。

等把铺盖都铺盘好,堂屋通往两边大炕的灶台上,火也已经被三郎领着谭家的三兄弟一起给生了起来,待到老爹领着三叔跟在有财叔一起,把小院破败的大门管关好堵死了回来以后,男人们领着男孩子们分别进了屋里头上炕上坐去了。

而安羽宁、二丫还有五丫三个女娃,加上硬是被赵毛妮拽下来帮着烧火的小儿子谭宝栓一起,几人就围在简陋破败的小堂屋里,一边说着话,一边忙碌着做饭食。

眼下大家一起上路,饭菜当然是一起做一起吃,不过谭有财夫妻也不愿占安羽宁家的便宜,他们也是提了自家为数不多的粮食,加上大把的腊肉出来交给何念娘的。

第一日出发还算顺利,先前在顾家大宅钱,安羽宁又白的了二百两银子,加之安羽宁她自己也不知道,以后走远了,他们还会不会再遇到这样安逸的夜晚,有心之下,她决定晚上做点好吃的犒劳大家,顺带的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是想让娘跟妮婶婶多做些干粮出来,以防以后风餐露宿的时候应急。

先前在崖底的时候,虽然有无烟灶可以用,可架不住那玩意太小,哪里有灶头方便?眼下这小院虽然破败,可架不住这屋里头有两孔大灶头啊,这可是个做干粮的好机会。

所以在晚上用夕食的时候,安羽宁一边喝着碗里的杂面疙瘩汤,咬了一口手里的杂面饼子,顺嘴叼住身边顾长年给她夹的炒腊肉,快速的咀嚼完了后,安羽宁偏头看着对面坐着的娘与妮婶婶。

“娘,妮婶婶,咱们明个一大早就要上路,先前在崖底的时候,因为灶头不给力,我们也没准备多少干粮,路上肯定是不够吃的。眼下这屋里有两孔大灶呢,你们看,咱们晚上是不是加加班,多做些干粮出来备着路上用?”

对于安羽宁的想法与建议,何念娘与赵毛妮这等,心中有成算的家庭主妇自然赞同。

赵毛妮闻言,咽下嘴里的饭菜,当即点头,“成啊四丫头,就按你说的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