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奋斗俏军妻(323)
这是许母第二次见到田月,离上一次见面有一年,也是她跟着李大力他们回老家,经过京市,留下来吃了顿中饭。
“田月,一年不见,又变漂亮啦。”
“姑姑对我好,整天嫌我瘦,逮着机会给我补,现在又白又胖。”
一席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田月到t市上学后,只要有空,就往田双那跑,特别勤快,扫地洗衣带十六玩,样样都干得来。
田双对伯父伯母一直有心结,但小辈无辜,对田月真心不错。有时候对着银杏吹风,说田月咋咋能干。
甚至让许扬在部队里瞅个年轻人,介绍给田月。要求还挺高,要上进,最起码念过高中,最好上过大学,家里条件不能太差,和田月年岁不能隔太多。
许扬在部队里扒拉一回,符合条件的,都已经有媳妇,没媳妇的眼光都特高,非名牌大学门当户对的不要。
其实也是,田双的要求是青年才俊,年轻有为,这类人一向是香馍馍,不缺介绍人,也不缺媳妇。
田双又把目光投向银杏,让她在学生里面找。这回要求挺简单,长相周正,为人正派。
银杏真觉得她妈在社会上历练一遭,眼光还真提升不少。她的学生,不是本科也是研究生,好大学不愁好工作,可不就剩下长相和为人两方面要求。
就连李大力说起田月来,都禁不住的夸。
只是银杏这学期忙着毕业的事,在t市呆的少,正打算等明年年初好好的帮忙找找。
田月人品行不错,眼神清明,不急功近利。虽说接近他们带点讨好的味道,可也无可厚非,谁不想以后过上好日子。
宾主尽欢后,银杏送他们去火车站。
许母准备了好多吃食,给他们带上当干粮。
十六知道姥姥姥爷要回老家,挥着小胖手喊,“曾姥姥,姥爷,姥姥,表姨,再见,祝你们一路顺风。”
田双也挥挥手,“十六,姥姥走啦。”
十六一本正经,“等十六长大了,送曾姥姥姥爷姥姥和表姨回家。”
田双感动的不行,一把抱过外孙,狠狠亲香一口,恨不得不撒手。
车站的喇叭提醒进站,田双才放手,依依不舍的向前走,一步三回头,还在朝十六拜拜。
目送亲人离开,滋味挺不好受,银杏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沉默的回到大院,迎头又和安母碰上。
“李老师,你爸妈走了?”安母笑眯眯的。
“刚送他们走。”
“许扬什么时候回来?”
“腊月二十八。”
“小四也是那天。”
“那估计一起。”
“小四和许扬从小认识,长大了又在一个部队工作。”
“挺有缘分的。”
“可不就是。”
安母絮絮叨叨讲了半天,银杏见十六一直揉眼睛,知道他要睡觉。平时一直有午睡的习惯,今天因为送姥姥姥爷去火车站,坚持不睡,这会儿瞌睡来了。
银杏急匆匆和安母拜拜。
……
腊月二十八晚上九点多,许扬风尘仆仆的回到家。
见银杏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没恭喜你能干的老公呢。”
银杏笑了,“恭喜我能干的老公,谢谢你让我体验一把当官夫人的感觉,很爽。”
许扬好像很受伤,“就知道岳父守不住秘密,我的惊喜总是被他截胡。谁让他是我的岳父,我只能认栽。”
银杏满头黑线,“……”合着你是在诈我。
许扬又大方的摆摆手,“不用谢,我的媳妇。更上一层楼,风景很好,你我携手并进。”
银杏,“……”你个戏精。
(.=)
第392章 知足常乐
许扬过年的假期只有四天,大年初二就动身返回部队。走的时候依依不舍,好不容易抱着媳妇睡了几晚上热乎觉,又要一个人形单影只。
他觉得自己好不可怜。
银杏在京市等着李大力他们,打算等他们来后,一起过去。
田月和去年一样,照旧背了一袋子山货,一半给许母,一半带到t市。
田山林对她寄于厚望,准备的山货量足品质又高,一袋子算下来大几百都不止。
想的特别明白,大女儿先混出去,也能拉扯一把二女儿和小儿子。只要孩子们都跳出农门,他这辈子的苦没白吃。
特别是田月回去说,田双在帮她介绍对象时,田山林更是感激不尽,堂姐介绍的肯定不会差。
偷偷的塞给田月五十块钱,让她拿给十六当过年红包。
想想觉得不够,牙一咬,换成百元大钞。
又想了一会,把五十块钱还是放到田月手里,让她买件好看的衣服穿。和相亲对象见面时,一定不能寒酸。
要不是大过年哭不吉利,田月肯定会哭得稀里哗啦。
自从马美丽那女人走了,她爸过的有多苦,她全看在眼里。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分花,衣服上全是补丁,五颜六色的,一年四季破洞鞋天天穿,赚的钱全投资在孩子身上,自己活成苦行僧。
为了他们姐弟三人,她爸后娶了个寡妇。其实也不算娶,就是搭伙过日子,连结婚证都没领。
后妈帮忙打扫做饭洗衣,爸爸帮忙供后妈的孩子上学。
俩人不像夫妻,倒更像战友同事,分工协作,配合无间。
田月也学着城里人,买了个红包,把钱放在红包里,见到十六就塞给她。
银杏不要,田月铁了心要给,说是她爸给侄外孙的一点小心意。又道家里去年蔬菜丰收,小赚了一笔钱。
拗不过去,银杏只得替十六收下。
当然,私下里又包了双倍红包给田月。
初八下午,银杏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回t市。
这回许扬没来接,他又出任务去了,初七上午接到的通知,下午就和队友们整装待发。
不过走之前,交代了大壮,让他帮忙接一下。
大壮开着三轮车去火车站接人,三轮车上还坐了一个人。
他即将过门的小媳妇。
大壮的媳妇名字比较具有时代特色,叫马带弟。
银杏他们都认识马带弟,还是田双当的媒人。
马家和银杏在t市的家相隔不远,田双和崔红爱散步,经常从马家门口过,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马家共五个孩子,头四个是女儿,分别叫马招弟,马来弟,马带弟,马有弟,最后一个终于是个儿子,叫马圆满。
马带弟既不是老大,又不是儿子,也没有带来弟弟,得不到父母的另眼相待,从小就学着干家务活,八岁时垫着凳子就能烧一手好饭菜。
田双觉得她为人朴实能干,动了当红娘的心思。
银杏有点不同意,马父马母把儿子宠成个妈宝男,姑娘嫁出去以后,还要时不时的上门哭穷要东西。不给吧,再怎么也是自己的父母,不忍心。给吧,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奈何李大力一眼相中马带弟,觉得她勤劳会持家,和印象中的妈妈一样贤惠。
马带弟晓得李大力有房有存款,还有摊煎饼的手艺,主动出击,牢牢把握住机会。
对着李大力保证,除了逢年过节给父母买点礼品过去,其余时候不会假大方,绝不给他们当吸血鬼的机会。
俩人准备正月十六结婚。
除了大壮,余光头的婚期也定在正月,只不过晚几天,正月十八。
余光头的媳妇倒不是田双帮忙介绍的,是他自己瞅的。
媳妇叫陈小荣。
个头不高,有点胖,大眼睛大脸盘,整体比较圆润,用老一辈人的话讲,看着是个好生养的。
银杏觉得余光头挑中对方,这点占比重很大。
陈小荣上面有两个哥哥,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她的待遇比马带弟好太多。即便如此,手脚还是很勤快,做家务活尤其利索。
陈父还帮忙走了关系,在纺织厂给她弄了个工作名额。
余光头起了心思以后,就把她的事打听的一清二楚。又暗搓搓的请“朋友”老陈头帮忙算算,看看俩人是不是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