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奋斗俏军妻(184)
好多家庭都是全家出动,甚至有些老人都来了,小孩子更是到的齐全,不过大部分都是被家长或拎着或威胁过来的。
没有话筒,校长贴心的从大队那里借了个喇叭,供银杏使用。
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开始。
望着底下乌鸦鸦的人群,银杏给自己打气,再过十来天,她就要去大学报道,现在这只是一个开胃菜。如果连今天都应付不过去,那她可以考虑转行了。
银杏用城市里的电灯电视电话做开场白,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告诉大家城里人上厕所不用去房子外面,不用在大冬天用冷水洗衣服,不用做饭的时候烧柴呛得直咳嗽。
这招很有用,校长费力巴撒维持不了的操场秩序,瞬间安静下来。连一直吵着要出去打弹珠的小娃娃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也没人再喊冷,冻得慌。
许扬在第一排看着意气风发的媳妇,自感之感油然而生,恨不得站起来告诉大家。
瞧,那就是我媳妇,我和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我们结婚刚满十天,祝福我们吧。
原定一个小时的演讲延长再延长,一直持续到十二点,校长强制结束。
问问题的人实在太多,现场一度混乱。你一言我一语,比谁的声音大。
还是校长有办法,按照村来,每村几个名额,由村长自行安排。一旦吵闹,全村取消问话的资格。
一看就知道经验丰富,平时没少处理类似事件。
校长很兴奋,已经有两个退学的家长找到他,问能不能把孩子再送到学校去。还有家长打算让小娃娃提前半年上学,打牢基础。
下午,许扬拉着银杏到银杏树那去找杏叶。
银杏相框他一直带着,还差最后一片,要跟杏儿一起把它填满。
银杏哭笑不得,刚来春,银杏树估计都没发芽,哪来的叶子。
许扬振振有词,他第一片就是正月捡的,仔细找肯定有。
俩人围着银杏树转悠,啥都没有。
崔红觉得奇怪,“你们俩老蹲那干嘛?”
“找银杏叶。”
“银杏叶?要多少?”
“一片就够。”
“我这有,过来捡。”
“真的?”
“在柴房里。”
许扬拉着银杏的小手就往柴房里面跑,一些枯黄的叶子躺在松针上面睡大觉,它们被大风吹到此处安家。
相框满了,许扬对着银杏傻笑半天。
杏儿上午讲课时有一点说得很正确,坚持最重要。
第二天,俩人拜别父母,离开张家湾。
以至于其他学校再派人过来请银杏去讲课时,全扑了个空。
不过也有退而求其次另辟蹊径,把和强大队的老校长请过去激励学生。反正他听得详细,事后还专门做了分析笔记,功夫下得深。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老校长还被县里和市里面的学校请去过。
也因此成了名人。
教育局想给他调到县里面,他没同意,把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让给了高中毕业的大孙子。不过仍然殷殷叮嘱孙子,空闲时间多看书,争取考上大学。
第226章 嘿嘿
许扬和银杏回到家的时候,才发现柏红军已经“登堂入室”。老远都听到他的大嗓门,在厨房教许母做东坡肉。
许二姐在客厅里淡定的看报纸,脸上没一点异色。
看到他们后,对着厨房大喊,“妈,你一直念叨的儿子和儿媳回来啦。”
许母听到声音从厨房里走出来,柏红军也跟在后面,对着他们,还有点不好意思。
一米八的壮汉做害羞状,银杏觉得有点逗,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许母热情的替银杏介绍,以为她不认识。
银杏很配合,喊了声“柏老师”。
许扬酷酷的,叫了声“老柏”。
“没大没小,一日为师,终身为……”许母突然反应过来,为父的话,辈分不对。
柏红军反应很快,赶紧圆场,“阿姨,许扬已经毕业,我跟他现在是朋友,喊老柏亲切。”
老柏,老伯。
念了两遍,银杏终于知道哪里怪怪的。
汉字博大精深,不小心就入个坑。
显然,许二姐也发现这个问题,不满的皱着眉头对着许扬发泄,“老伯老伯,他有六十了?”
许母再也不忍不住,伸手打了许扬两下,“回来就乱嚼。”偷偷的打量柏红军,害怕他生气。
只见他咧开嘴瞅着二姑娘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眼睛黑亮黑亮,把他的一身黑皮肤都比下去了。
此时此刻的柏红军美得冒泡泡,春天已经来到,到处都是花开的声音。
小华替他说话了。
小华肯定对他也有好感。
小华……今天还是那么好看。
如果她对他没有一点想法,绝对是先哈哈大笑三声,再拍着许扬的肩膀,“小弟,你要叫老伯就自己叫,别带上我啊。”
都能想象得到她得意的神情,和飞扬的笑容。
“小柏,小……哎呀,我也糊涂了。”许母使劲瞪了许扬一眼,都是被他带的,以前总喊名字,明明没事的。
许扬觉得自己无辜,部队里都是老什么,小什么的叫,一时顺嘴溜出来了。
许母又丢过去两个警告的眼神,不许再出幺蛾子,关系到你二姐的终身大事,要是搞砸了,晚上好好修理你。
再侧头,柏红军的姿势一点没变。
“红军,你没事吧?”伸手在他眼前晃晃。
眼前的人儿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个手掌,柏红军赶紧回神,“阿姨,我没事。”
能有什么事,他只是太高兴,忘乎所以,不知道刚才有没有丢人。
管他娘的,追媳妇最要紧。
“阿姨,我去做东坡肉。”
柏红军丢下这句就钻到厨房里,小华的最爱,也是他最拿得出手的一道菜。
许母后知后觉的回味过来,用手推着旁边的许二姐,“去,你到厨房给红军帮忙,好好学学怎么做饭。”
又和颜悦色的询问银杏在老家办酒席的事,重点关注李大力有没有生气,他们俩口子都没到,害怕对方怪罪。
许父部队上有事,走不开。她这几天忙着开会讨论秋季招生的问题,学校要新开个专业,领导让她负责。
李大力多少有点想法,不过也能理解。亲家有正经工作,不像他们开店子,想啥时候关门就啥时候关门。隔得又远,来回一趟最起码得四五天。
崔红也跟着开导,有些事难得糊涂,太计较了反而不好。
这么一想,李大力又释怀。
至少杏儿结婚前,亲家俩口子表过态,以后让会让许扬给他们养老送终。
银杏知道许母到底想问什么,把那天的酒席简明扼要的回忆一遍。说她爸高兴的又喝醉了,连她在学校的“演讲”也没去听,清醒之后直拍头,怨田双不叫醒他。
后来还是许扬说他带了相机,拍下了银杏的“绝代风华”,许父才没揪着这事不放。不过他让许扬多洗几张,准备也弄个相框摆着。
许母的心稍稍放下来,又问起亲家打算啥时候来,准备和许父一起到火车站接。
生活就是这样,你让一步,我让一步。
午饭后,许二姐把许扬赶去收拾东西,拉着银杏谈心聊天。
“银杏,你……”
话到嘴边上却又说不出来,难道让她问,你是如何放下前未婚夫,又怎么确认对小弟的心意。
银杏乖巧的坐在一旁,两眼带着笑,一眨不眨的看着许二姐,做出倾听的模样,可许二姐半天就说了三个字。
干着急。
“二姐,你是想说柏红军?”
许二姐叹了一口气,有点无奈,“这段时间他天天跟着我,相亲全被搅黄了。”
银杏觉得她从这句话中隐隐约约捕捉到一丝窃喜的味道。
“本以为相亲结束,看不到他了。结果,十六那天他拎了一堆东西到家里来,最近更是每天准时过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