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世无双(135)
太子送她许多礼物,年年写信,可是从来没像今天这般,当面将爱慕的心意告知她。
原来她前世去外地游玩,错过的不仅仅是太子,还有一个摆在面前的回宫机会。若是当时太子同她说这番话,或许她会为了回宫,虚与委蛇,假意应他,也就没有后来被迫与穆辰良定亲的事了。
太子见令窈迟迟未曾回应,心急难耐,问:“表妹,难道你不想回宫吗?”
令窈皱眉。
怎会不想?
宫里不仅仅有老妖婆,还有她的舅舅与梁厚以及一切她自出生起就熟悉的人和事。她在临安安逸多年,但她始终怀念汴梁,怀念她的玉清殿,怀念曾在宫里度过的岁月。
虽然偶尔有过苦日子,但大多时候是好日子。
前世舅舅没能信守承诺接她回宫,她虽怨他,但不怪他。
世人都道舅舅是昏君,可在她心里,舅舅是全天下最好的舅舅,即便只是为了舅舅,她也得回汴梁一趟。
“表妹。”太子已将玉印捧至她掌心。
令窈:“我会回宫。”
太子欣喜:“我们明日便动身。”
“但不是跟你回宫。”
太子眸中笑意凝住。
令窈将玉印还给太子:“表哥,你的心意我不能收下。”
太子不接。
许久。
他轻声问:“为何不能?”
“不能就是不能,没有为何。”
少女语气坚定,神情认真,毫无任何回旋的余地,太子心头一窒,呼吸渐浅。
他垂下目光,问:“表妹心中有人了?”
少女摇头:“应该没有。”
他捕捉到一丝希望:“应该?”
令窈沉思,半晌方道:“我心中只有我自己,爱慕的滋味,我从未尝过,又从何得知自己心中是否有他人。我喜欢表哥,就和喜欢所有待我好的人一样。”
太子扯动唇角,轻笑:“表妹真是多情又无情。”
他这一句,太轻太轻,近乎唇语。
令窈默声不语。
良久的沉默后。
太子张开凉薄绯红的唇,几近哀求,低声问:“真不和我一起回宫吗?”
令窈:“不了,我会自己回宫。”
“没有召命,你如何回去?”
令窈黛眉微锁:“如何回去是我自己的事,反正不是作为谁的附属回宫。”
太子软了声音:“我不是这个意思。”
令窈闷闷道:“表哥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才会拿回宫的事诱我接下太子妃玉印。”
太子扯住她的衣袖一角,年轻沉静的面庞再也掩不住沮丧失落:“我原以为你会答应。”
“换做以前,兴许会答应。”
太子急忙道:“那便答应。”
“即便答应,也只是利用,并非真心。”
“可我是真心,能被你利用,我心甘情愿。”
她不再往下争,老实告诉他,“可现在不一样了,我若回去,只能是以郑令窈的身份,堂堂正正地回去。”
太子呼吸一滞,他心中明白,再说下去,她会生气。
他平静心情,知趣请罪:“是我自作聪明,未能体谅你的心情。”
太子将玉印重新放进匣里,装好了递给令窈,退而求其次:“表妹,今日之事,是我鲁莽,你莫要放在心上,至于这尊玉印,你先替我收着罢。”
令窈为难:“将来你选妃必要授玉印,没有玉印,名不正言不顺,怎能让我保管?”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才请表妹替我保管,除了表妹,不会再有第二个愿意帮我这个忙。”
太子不动声色试探她神情,嘴里道:“除非表妹也像太后一样,非逼我娶不喜欢的女子。”
“才不是。”
太子表哥从未求她做过什么,这是第一次开口求她,他说得可怜,她怎能不应。
令窈不再推拒,爽快收下匣子:“碧纱馆的库房大得很,一尊玉印而已,占不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要收回去,派人来取便是。”
太子笑意缱绻:“好。”
第89章
太子回京后, 郑府重归宁静, 门口络绎不绝的来客消失不见,府内众人不必再提心吊胆。
郑大老爷同大奶奶感慨:“伴君如伴虎, 还好我们女儿嫁的是姜槐序,这要是嫁给太子殿下, 我们不得时时刻刻揣着一颗心?实在累人,富贵险中求, 这句话说得确实没错。”
因着令窈的缘故,大家聚在正堂。
老夫人仍在娘家探亲避暑, 赶不及回来,令窈不想让她操心,打算之后再写书信告诉她。
郑大老爷和大奶奶来得早, 三奶奶携郑令清迈进去,笑道:“大哥,没有富贵命的人强求富贵,才叫富贵险中求,若是天生好命, 哪还用得着求?自有富贵来伴。”
三奶奶说完,回眸笑问郑令清:“清姐, 娘说得对不对?”
郑令清:“娘说得对,四姐姐便是天生好命的人。”
三奶奶话噎,悄悄掐郑令清一把, 咬牙切齿:“娘在说你呢。”
郑令清哎呦叫疼, 从三奶奶身边跳开:“娘, 你作甚!疼死我了!”
三奶奶又气又恨,伸手去揽郑令清,压低声音道:“你怎么张嘴闭嘴就是你四姐姐,你是要气死我吗!”
郑令清撅嘴,沉思半晌,紧锁眉头,出声:“不让唤四姐姐唤什么?郑令窈?”
三奶奶脑袋疼,不再挣扎,口吻无奈,推开郑令清:“别挨着我坐,去你爹那。”
三老爷正问大老爷:“今日四姑娘为何要让大家齐聚正堂?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大老爷一问三不知,道:“卿卿没说是什么事,只说她有事告知大家。”
三老爷急着去外面遛鸟斗茶,抱怨:“四姑娘什么时候来?”
“大概快来了,三弟稍安勿躁。”
碧纱馆外。
令窈梳妆后动身,没有往正堂,而是先往度月轩去。
太子离开后,对于回汴梁一事,她慎重考虑后,去找了孟铎商量。
要想光明正大回宫,眼前只有一条路——女子考学。今年的女学士开考在即,只要能通过初选与二选,便能上汴梁争夺榜首,得了榜首之名,金銮殿上面圣,当着满朝文武,即便是太后,也无法阻止她与舅舅重聚。
女子考学,一直由梁厚主理,梁厚是块硬骨头,眼里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事。有他在,就算太后想要从中作梗,也绝不可能。
对于她的打算,孟铎只说了八个字:“榜首之名,舍你无谁。”
他直白的肯定,令她更加坚定信心。
她连翡明总宴的状元都能夺下,女学士榜首的位子,自然不在话下。
考女学士的事,她第一个告诉孟铎,第二个自然得告诉郑嘉和。
去了度月轩,刚好碰到郑嘉和从院里出来。
两人同行前去正堂。
“哥哥不问问,我今日为何要召大家去正堂吗?”她有心引他相问,准备顺理成章告知他考学的事。
郑嘉和却问:“卿卿是想回汴梁吗?”
他抬眸望她,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旁的话一概不说,只问:“卿卿打算何时动身?”
令窈惊讶。
她尚未说一句话,郑嘉和却能猜透她的心思。
短暂的出神后,她开口说:“哥哥不留我吗?”
“你是一定要回汴梁的,卿卿决心要做的事,我何必扫兴。”郑嘉和音色温润,道:“况且你又不是不回来。”
令窈伏下去,她坐到他腿上,勾了他的脖颈,笑道:“你就不怕我一走了之,从此再也不回汴梁,留你一人在郑府?”
郑嘉和低垂目光,瞳眸幽深。
顷刻,他低声喃喃道:“你若不回来,我便去汴梁找你。”
她贴得更近,侧脸几乎贴到他脸上,打趣他:“来找我作甚,讨债吗?”
郑嘉和没说话。
令窈窃笑,郑嘉和面上淡然,耳根却被她一口热气吹得红透,她顽劣地捏捏他耳朵,道:“若我明年再考,兴许哥哥能与我一块去,可是我等不及了。”
若是她没记错,明年这个时候,郑嘉和的腿已经痊愈。
令窈不再玩笑,一字一字语气认真:“哥哥,你放心,我会尽早回家。”
郑嘉和没有质疑:“嗯。”
郑嘉和的反应让令窈松口气,她没有什么别的牵挂,就只担心病秧子不想让她回汴梁。
正如郑嘉和所言,她要做的事,无人能挡,虽然她并不在意谁的反对,但比起被人强留,她还是想要得到众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