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对头爱上我(98)

晏琬琰嘴巴翘得老高,母亲总是这样偏袒其他的姐妹和弟弟。全家就她最不得宠,一想到以前受过的气,泪水直打转。

“我就知道娘最不疼我,也最不疼我的夫君。当年楼儿一句话,夫君就远去浒洲,我只能跟去。不过是丢了银子,后来不是找回来了嘛。楼儿非要小题大做,说什么不好对天下人交待。他是荣昌侯,宫里的太后是咱们晏家的姑娘,陛下是咱们晏家的外孙,他有什么不好交待的。我看他一直就看不上夫君,既然如此,当初你们为什么把我嫁到阮家?”

杜氏脑仁疼起来,重逢的喜悦被女儿这么一蛮缠,彻底散得干净。几年不见,原以为琬琰性子沉稳了不少,不想比之以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的性子,也真是难为四姑父担待。

“你这孩子,怎么还是这般不懂事。行了行了,你先歇一歇。我给你两个姐姐都送了信,她们很快会来看你。我看宫里明后天也会有旨意出来,到时候你五妹定要召你进宫见上一见。你们姐妹几个,眼下就瑶珠不在京里,想来年底也能见着。娘年纪大了,什么都不盼,就盼你们全部好好的和和美美的,我就心满意足了。”

杜氏说着,吩咐下人们好生侍候后赶紧离开。

回去的路上,跟冯妈妈倒起苦水,“你看看她,四年不见半点长进都没有。当年幸好是把她嫁进阮家,要是嫁给其他世家还不知要生出多少事来。你听听她说话,还说楼儿只顾自己。楼儿要不是为这几个姐姐,何至于…她要是有瑾瑜她们一半,我都不会把她嫁给阮姑爷。你说说之前瞧着阮姑爷是个有稳重的,不想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还得楼儿去亲自解决。这般为他们,琬琰还不领情,我都替楼儿心寒。”

冯妈妈可不敢接话,四姑娘是老夫人的亲骨肉。老夫人说几句没什么,她一个下人要是没眼色地跟着说三道四,只怕老夫人心里会存下疙瘩。

杜氏原也不是想找人和自己一起谴责自己的女儿,不过是心里堵得慌发上几句牢骚。牢骚发完了,心里的气也消得差不多。

到底是自己的亲女儿,虽说五根手指长短不一,难免偏心这个疏忽那个,但内心里还是疼爱每一个孩子的。

相比五个女儿,晏玉楼才是杜氏的心头肉。听说是要晚几天归京,算日子也快了。她没有回自己的院子,而是去了晏玉楼的院子亲自指挥下人们擦洗晾晒。还特意叮嘱下人们喂养好那只画眉鸟儿,那是楼儿每日必逗弄的,可不能养瘦了。

想着楼儿一去几个月,也不知道是黑了还是瘦了,等回来后定要吩咐厨房好生给她补补。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离说好的归京日子越来越近,杜氏却莫名觉得心慌。这几日,大女儿二女儿都带着孩子们来过,她还陪着琬琰一起进过宫。

看着女儿外孙们欢聚一堂,她更是挂念还未归家的小女儿。每每静下来时,她就在想小女儿,也不知楼儿怎么样了?

府里的下人天天早早去京外的十里亭候着,只要一有消息立马回府禀报。

很快,姬桑一行人回京,同时带回晏玉楼被刺客所伤下落不明的消息,杜氏一听当场晕了过去,荣昌侯府顿时乱成一团。

待她悠悠转醒,只看到床前哭成泪人儿的晏琬琰。

“娘,一定是信国公做的…他和楼儿一起回京,为什么他好好的活着回来了,楼儿却下落不明…肯定是他背后使的黑手。这下可怎么办哪…楼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办哪,夫君还能回来吗?”

杜氏眼前还是阵阵发黑,扶着她的冯妈妈都看不过去了。侯爷下落不明,四姑娘却只想着自己的丈夫。说句不敬的话,四姑爷再怎么样也是活得好好的。可怜他们家侯爷生死未卜,也不知道现在人在哪里。

晏琬琰只顾着哭,一直到晏瑾瑜和晏琼琚两姐妹过来。

晏瑾瑜是老大,一向最有威严。

原本是来好好安慰母亲的,听到四妹的哭声不由得恼火,“别哭了,楼儿定会平安的。你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好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怎么如此不沉稳?”

“我…担心楼儿。”

晏琬琰向来怕自己的大姐,被晏瑾瑜一喝,哭声是收了回去,只敢小声地啜泣。这啜泣之声不绝,把晏琼琚的火爆脾气都引发了。

“我们都担心楼儿,也相信楼儿定会吉人天相。你这么哭不吉利,为了楼儿你赶紧把眼泪擦一擦。”

晏琬琰委屈起来,她为弟弟难过哭几声怎么了?怎么这么不待见她?

“你们…你们欺负我…娘…”

杜氏心头直跳,恨不得让人堵上她的嘴。这个四女儿,真是越发的不懂事。她在这里只有添乱的份,还不如眼不见为净。

晏瑾瑜见母亲不想说话的样子,好言相劝让赖妈妈扶晏琬琰回去。晏琬琰咬着唇,白着脸堵气地离开。

她一走,母女三人可算是能清静说话。

“娘,楼儿不会有事的。他从小就机灵,一般的人算计不到他,他那行事一向有谋略,定然不会让自己出事的。”

杜氏叹一口气,“就怕有人存心害他。”

这话母女仨人都明白,要是信国公动的手,楼儿恐怕真是凶多吉少。只不过眼下人是失踪,没有消息说不准就是好消息。

晏实和采翠都没有回来,只让一个随行前去的护卫回来报信。他们俩个倒是忠心的,说是一日不找到侯爷一日不会归京。

“娘,晏实是楼儿最得用的人,他一定仔细查找楼儿的下落。还有夫君已派人赶去,也能帮着一起找。”

“替我谢谢大姑爷。”

杜氏拉着大女儿的手,一脸欣慰。

晏琼琚也表示公爹同样派了人去,杜氏更是连声感谢。这样的时刻,就能显出姻亲的好处。谢家和袁家能相帮,这份情她记下了。

晏瑾瑜安慰着母亲,实则心里并没有底。信国公府和侯府一直不对付,此次灾银之事他们侯府损失最多,四妹夫失了知州一职,楼儿被迫将四妹夫贬去丰城。

这其中说不得就是信国公的阴谋,要是楼儿被刺失踪一事与信国公有关,那么情况恐怕比想象中的更糟。

她和晏琼琚对视一眼,都不敢把心里的担忧说出来。

姐妹二人努力宽慰着杜氏,那边晏琬琰回到自己的院子发了好一通脾气。砸碎的东西散了一地,等她气消后下人们才敢收拾。

赖妈妈小心看着她的脸色,试探道:“夫人何必生气,这说不准是个好事?”

“什么好事?哪里来的好事?夫君被贬去丰城,楼儿又失踪了。我住在娘家,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大姐二姐想骂就骂…他们都看不起我,他们都在责怪我…怪夫君办事不利所以楼儿才去的浒洲,眼下出事了,他们肯定都怪我…”

说完,她趴在桌上呜呜哭起来。

赖妈妈眼珠子转了几下,“夫人,奴婢知道您担心侯爷。只是事情既然出了,再多的担心都是没用的。奴婢斗胆说句逆不道的话,眼下老夫人只顾伤心怕是顾不上其它的事情。夫人您是侯府的姑奶奶,有些事情还得趁早准备起来。假使侯爷真的回不来,侯府怎么办?总不能后继无人,爵位就这样空着。”

晏琬琰抬起头原本在怒骂的,突然脑子猛地闪过一道灵光,眼神炽热地亮起来。

没错。

赖妈妈说得没错。

楼儿膝下无子,他要是真出了事,侯府有爵位能空着。眼下她带着两个儿子住在娘家,阮家是小门户,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几个姐姐嫁的都是高门大户,肯定不允许自己的子孙过继给别人。到时候她主动提出过继,娘定会同意的,还会感谢她为晏家做出的牺牲。

不论是平儿还是安儿,只要她的孩子继承荣昌侯府,她就成了侯府的老夫人。谁还会笑话她的夫家势微,谁还会看不起她。到时侯姐妹们在她面前,再也不敢吆三喝四。

心里思量着,脸上假意生怒,“你个奴才竟然盼着我弟弟不好,刚才的话千万不能漏出口风,小心祸出口出。不过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有些事情是真要趁早准备起来。真要有那么一天,我身为晏家女儿自是什么都愿意做的。”

赖妈妈掌了自己两个耳光,连道自己说错了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