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系统坑在了六零+番外(169)

田经理一听,这还得了。自己县里去别的县里买家具,他这脸还要不要了。

见苏曼不准备谈下去了,

“这事儿咱们还是要具体商量一下。每个月能供应多少量,价钱是和省城一样吗,还有我可听说,你们有个什么保修服务,是不是一样的。”

三个年轻工人顿时激动的看了眼苏曼。苏曼倒是没啥表情,“和省城一样的。只是比省城要更方便了。”

田经理将烟给灭了。“那你们厂里先送一批过来,先试试看。如果卖不出去,就拖回去给你们。”

苏曼笑着道,“卖不出去当然要拖回来,我们拖省城去卖,省城那边可一直缺货呢。”

田经理:“……”

只是和一个县百货商场合作,各方面就很方便了。

苏曼都不用在这边设立仓库,每一个星期补一次货就成了。反正一个县城的购买力肯定是不会像省里那么惊人的。

签订好了合作协议之后,苏曼就带着其他人回南平去。

出了百货商场,苏曼就道,“都看到了吧,谈生意一定要有底气。不要让人觉得我们是上门求着别人的。最稳妥的合作就是双方都能有好处。如果对他们没好处,你就算求爷爷告奶奶,人家也不会糊里糊涂的答应了。咱南平县的家具已经在省城那边畅销了,这就是我们的底气。走出去了,这也是你们的底气。你们要做到的不是让他们觉得我们占了多大便宜,而是要让他们知道,和我们合作,是他们占了便宜。不和他们合作,是他们的损失。”

三个年轻人忙不迭的点头。他们这会儿对苏曼可佩服了。刚刚都要担心那田经理不同意了。没想到这峰回路转啊。

她助理丁玲好奇的问道,“苏厂长,你咋知道田经理会答应啊。他刚刚都拒绝了。”

“所以要让你们去一个地方之后先了解情况,咱们来徐东县这边,是不是没看到家具厂?没有家具厂,这说明他们老百姓是缺少这样东西的。如果让老百姓知道在附近可以买家具,他们就会往那里跑。你别看这百货商店平时挺牛的。但是如果真有一天没人去买东西了,效益差了,上面领导也不会满意。所以对于销售部的人来说,信息是最重要的,你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这个时代的供销社和商店为什么这么牛,那都是因为他们东西不愁卖,所依仗的不过是物资匮乏,供不应求而已。但是如果老百姓去了别的县里买家具了,然后顺便在人家那边买点儿适合自家的东西,那来徐东百货商店的机会就少了。甚至还会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徐东百货商店的东西不多,要买还是要去别的县里大店子去买。

这也是为什么县里有百货商店,但是依然很多人往省城跑的原因。

大家听的连连点头。

又有人问,“那要是有的县城有了家具厂呢?”

“那你就告诉他们,他们的厂里家具能去省里卖吗?咱就能。咱的东西就是好的。要让老百姓有挑选东西的权利。难道因为他们本地自己有,就不要上海货了?”

又有一个年轻男学徒问道,“您刚刚说我们在其他县也谈好了……”

苏曼觉得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那是真的单纯,这种吹牛忽悠的事儿,不是生意场上经常说的话吗?所以她脸上丝毫不心虚道,“没错,你们明天就自己去谈了,到时候不就谈下来了吗,咱这是实话实说。只是提前说了而已,提前告诉他们重要信息,这也是我们做人厚道。难道你们对自己没信心?”

“……”

苏曼教育道,“在外面一定要表现得自信,信任自己的厂里生产的产品,信任自己厂里的实力,南平家具厂是你们强有力的后盾。南平家具在省里的供不应求就是你们的底气。明天你们一人去一个县,自己去谈。第一个谈成的,就是咱们销售部的组长。”

三人顿时眼睛一亮,刚刚还有些犹豫不决的的心情一下子就没了。都和打了鸡血一样的。男学徒问道,“苏厂长,是真的?”

“我从不说假话。”

“……”其他人各自看了一眼,然后笑了起来。

第134章

苏曼也没让他们高兴太早。虽然这次挑中了他们三个人出来培养, 但是对于厂里的其他年轻人, 她也给了同样的机会。

让他们有意向参与销售的, 可以来她面前自荐,她面试合格之后, 就安排他们一起去参加这次的竞争比赛。

这可让之前跟着苏曼出去的三人都铆足劲儿了。生怕自己先来的反而还落后了。

不过厂里这会儿想要干销售的还是少。他们大部分人都没那个胆量,宁愿在生产部这边学点技术,以后一直有饭吃, 也不乐意出去跑。等到第二天也就再多了三个人来报名。

这下子参与竞争的就一共六个人了。苏曼也给后来的三个人稍微指点了一下销售技巧。然后给他们画了一个范围,也没具体的去指定谁去某个位置,而是让他们自己选地方, 也是想看看他们的眼光。

等他们自己选了位置之后,苏曼就让他们自己去谈, 随便发挥。但是不管怎么发挥, 一个人只能选一个位置。

也是担心他们只有一腔热血, 能力太差,把厂里的形象搞坏了。而且还给他们三天的期限, 能谈就谈, 不能谈就换人。

产品质量好,在省里也卖出名气来了, 也在其他县城谈下一个百货商店了。这么好的局面, 手把手的教了, 要是还还不能谈下来,这说明就不合适。

有了工人去谈生意,她自己倒是闲下来了。

在厂里转了转, 觉得厂里还是太小了,差的东西太多。她想要建设单身宿舍。住宿舍的年轻人才能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嘛。

账面上没钱,她就琢磨着去赊账。二厂那边应该是没问题的。

苏曼原本还以为要等个三天才能有结果。

没想到当天,就有人谈成了。谈成生意的是个小伙子,蒋晓亮,之前在生产车间当学徒工。苏曼发现他这人手艺不成,但是脑子好像还不错。把里面的师傅们哄的那叫一个好。她觉得这样不踏实的同志放在车间真不合适,所以搞销售部的时候,就把人给弄过来了。

没想到这人还真适合做销售。

“苏厂长,我谈好的这个地方是长山县,他们那边有造纸厂,工人特别多。是个千人大厂,县里好多工人。他们日子过的比我们要好。我就去找他们谈了,这一谈就谈成了。”

他说着将自己签订好的协议拿了出来。是长山县百货商场签的字。上面还落了公章。

每个月送三十套家具过去。用的也是苏曼的那个法子,不租仓库,每周末供货过去。

其他几人没成功,脸上都有些失望。

特别是苏曼的助理丁玲,她觉得自己给苏曼丢脸了。

苏曼笑着道,“那今天小组长就定下来了,蒋晓亮同志。现在请蒋组长来讲讲他的成功经历。”

蒋晓亮立马一脸春风得意的站了起来分享了自己的成功方法。

“其实也没什么,我对长山还是有些熟悉的,以前进场去玩,知道那边人日子过的好。这次过去,我就先打听有没有家具厂,知道没有,我就去了百货商场找他们谈。谈判过程还是很顺利的,我先告诉他们关于我们厂现在的名气以及在省里的销售情况,再告诉他们,省里的百货公司觉得下面县里去的人太多了,给百货那边增加负担了,就让我们在下面县城也增点。我们厂里现在准备挑选几个比较合适的县城铺货。这次我们过来,是考察长山的条件,才决定是否铺货,所以找他们了解一下平时百货商店的购买情况。进去之后,我就说他们人不够,哪个县城人多,现在已经铺货了,长山这么多工人的大县已经落后了。那商场经理就有些不大服气,后来我说还要继续去考察隔壁县的情况,他就留我吃饭,说要具体谈一谈。这事儿就成了。”

苏曼听出来,这就是玩的一个心理战术。人总是对容易得到的东西不大看得上,所以干脆就告诉他们这是来考察条件,还不一定会选他们。这就让长山那边觉得机会难得,要把握住。

一旦长山那边的人有了这种心理了,那么后面就好谈了。一切都被蒋晓亮掌握在手中。

其他没谈成的同志细心的做了笔记,心理对蒋晓亮可算是心服口服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