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暴君外室以后+番外(90)

一行六人,也没有分马车,就坐一辆黑漆齐头平顶的马车回去。这已经是他们府里最大最好的马车了。

宋翰林虽然在翰林院待了半辈子,但这半辈子都没得到重用。翰林院清苦,根本没有任何油水可言,几十年也不过靠着一点微薄俸禄养活一家子。

后头他三个儿子虽然长成了,但读书上头也没什么天分,最大的儿子如今也不过是个秀才,更别提什么进项了。依旧是靠着宋翰林俸禄和后头置办的一点田产收租子过活而已。

宋家人过得清苦,前头看宋瑶招待宾客,那穿戴那做派,叫钱氏几个看了都艳羡不已。

三个女孩就更别说了,她们长这么大都没参加过这种大型宴会,回去后念叨了好几天。

这天回去的路上,孙氏所出的宋珊就羡慕道:“上回去吃宴,回去和母亲说了我的见闻。母亲还说那时堂姐代表的是整个盛园,所以看起来才会格外风光。可今日再见,堂姐身上穿的,头上戴的,都是我见都没见过的……”

都是一个祖父的堂姐妹,宋珊见宋瑶那般体面,自然是羡慕嫉妒到了骨子里。

马车里其他两个姐妹,年纪略比她大一些,虽然都没说什么,只是脸上的神情也是一脸向往。

孙氏憋了一肚子鸟气。当时要赶人,要不认宋瑶的是宋翰林,她家珏哥儿不过是当个传话筒。就因为这,让他们三房当起了替罪羔羊。

上回皇孙府邸办乔迁宴那样的大事,她都没能去。今天来了,她这个当伯母的,还得仔细给宋瑶赔笑脸。她平时最是话多了,今日却只能跟二房那个闷葫芦一样装哑巴,只叫钱氏一个人摆够了长辈的派头。

“你可闭嘴!你堂姐如今是什么身份,咱们家是什么身份?这也是能比的?你从前没见过,今日不就见过了嘛!”孙氏没好气地道。

“好了,珊姐儿也就是顺嘴一提,值得你动这么大肝火不成?”钱氏笑盈盈地打了圆场,“我知道你委屈,可为了咱们一大家子,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我今日看侧妃的做派,似乎是不想提之前的事了,也就谈不上记恨了,这件事也算是揭过了。”

孙氏冷着脸,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

三房人本也不算亲近,又因为孙氏这性子最泼辣的今日心情不爽快,几人便都没有再言语。

钱氏靠在车壁上闭目假寐,心里却在盘算另一桩事情。

宋翰林在翰林院待了大半辈子,升迁是不可能了。但翰林院里不少人都有机会入宫伴驾,也算是消息灵通。日前,宋翰林从同僚那里得到了消息,永平帝似乎是准备给楚承昭赐婚了。只是具体人家是谁,他是没有能力再打听出来了。

宋翰林得了消息,谁也没告诉,只和长子长媳说了。

钱氏今天去盛园,一方面是带着孙氏去赔罪,另一方面就是探探宋瑶的口风。

可看宋瑶今日这做派,就好似全然不上心、过得再好不过似的,对她们这些个伯母,堂妹也不甚热络,倒让她无从问起了。

钱氏算着日子,眼下是腊月,永平帝不好赐婚,应该到了春天的时候,这门婚事就得被提上日程了。

宋瑶现在这侧妃看似风光,等正妃进门,她的日子必不好过——且看她现在住着主院,使唤着阖府下人,一副当家太太的派头知道了,再好脾气的正妃都不会容许这样的侧妃爬到自己头上,何况她还先生了一对儿女。

钱氏也不心急,她想着,等宋瑶和正妃斗得焦头烂额,无人支援的时候,她就该知道宋家人的好了。

钱氏的眼神在马车内三个年轻姑娘身上一一扫过,不管庶出嫡出,宋家姑娘的模样可都是一等一的出挑!

第69章

女孩们感觉到钱氏在看自己, 都抬起眼询问地看向她。

钱氏温和一笑, 摇了摇头, 让她们各自歇着。

她心里虽然已经有了主意, 却不敢和他们透露半分。

宋翰林这公爹最是要面子不过了, 张口闭口就是读书人的骨气。

照她来看, 骨气难不成能当饭吃?

在宋家过的这些年的苦日子,可让她看明白了。什么清高啊,骨气啊, 呸,都不如实际的实惠来的重要!

不说远的,就说宋翰林现在这年纪, 三天一大病,两天一小病的, 已经老眼昏花了,还能在翰林院待几年?

等他一退下来,宋家立刻从官家变成平头百姓家。

家里三房男人只知道死读书,又没有进项, 等宋翰林的俸禄再没有了, 只靠那点微薄田地的租子, 将将只够养活全家人, 其他的是半点出路都没有了。

二房三房往后如何, 她是可以不管的。可是她还有一个儿子,是宋家的长房长子,自小就聪明伶俐, 马上就要考秀才了。钱氏是万万不能让儿子的前途葬送了的。

她想着,她虽然不好提,但是等宋瑶真跟正妃斗的乌眼鸡似的。她就去给宋瑶递个话,让宋瑶提出来。家里这几个丫头片子,都已经被富贵迷了眼,肯定都是愿意的。到时候全家人一致同意,宋翰林再不情愿也没法子。

马车在城里兜了大半个圈,终于回到了在小巷子里窝着的宋府。

孙氏第一个带着女儿下了马车,连招呼都没和钱氏她们打,径自回屋去了。

钱氏和王氏也不见怪,各自笑了笑,就回屋去了。

钱氏支开了庶女,一个人去了主屋给宋翰林回话。

宋翰林头发和胡子都花白了,之前吓病了,到现在还起不来身,整个人本就清瘦,如今更是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了。

钱氏进了屋,屋里就一个也颇为年迈的老仆伺候,她将盛园的事都和宋翰林说了,又说宋瑶没再追问当初为何不肯认她的事,应当是已经放下了。

宋翰林听完,先是费力地咳嗽了几声,而后声音沙哑地道:“我知道了。”

钱氏福了福身,便要退出去。

宋翰林却忽然开了口,“那孩子,长得和她母亲像吗?”

钱氏脚下一顿。她嫁进宋家没几年,两个庶出的小姑子都就出嫁了。二十来年过去了,她哪里还记得宋瑶母亲的模样。

不过宋瑶和几个表姐妹倒是有几分相似的,钱氏便道:“是相像的。看着她就仿佛看到了她母亲。”

宋翰林没再说话,摆摆手让她下去了。

出了主屋,钱氏唇边就泛起一个冷笑。

当时楚承昭送来拜帖提到宋瑶的时候,老爷子可是发了好大的脾气,面都不见就说那不可能是宋家的女孩。若不是楚承昭那时候的身份已经挺高的了,老爷子怕是为了自家名誉要把人打出去……

后来楚承昭恢复了身份,这老爷子直接病了。也不知道真病假病,就一直缩在屋里,甩手不管了。要不是她这当家太太出来拍了板,主动去修缮关系,一家子都要遭殃!

这会儿他来装什么慈祥长辈了?

呸!

……………………

盛园这边,天暗下来之前,楚承昭从宫里回来了。

宋瑶亲自迎了上去,接过他手里的披风,然后让轻音给他上热茶。

楚承昭喝了热茶,肚子里暖和了,手脚也跟着暖和起来。

宋瑶看着他冻得脸都发白了,就心疼道:“你是不是又骑马回来了?外头这么冷,你坐车多好。不说点炭炉,便是挡掉一些风,也不至于冷成这样。你这一冷一暖的,容易生冻疮,生了一年就要年年生了……”

“怎么又开始念叨上了?”楚承昭笑着看她,“这是把我当安安和怀远养呢?”

宋瑶也跟着弯了弯唇,好像确实是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她操心的事情多了,也爱念叨了。不过她还是忍住了笑,认真道:“我这是关心殿下呢。”

楚承昭说知道啦,下回不这样了。

其实倒也不是他不怕冻,而是在宫里帮着永平帝处理奏折,大小事务搅地他头大。吹吹冷风,脑子也清醒一些。

没多久晚膳摆了上来。因为早晨和中午吃的都是腊八粥配点心,所以晚上宋瑶就要了烤羊腿、宫保野兔 、葱爆牛柳这几道口味比较重的菜。

她想着楚承昭在宫里肯定是日日都山珍海味的,回到家估计也吃不下这种重口味的菜,就问他想吃什么,可以让灶上重新做。

楚承昭说不必,他正是馋肉的时候。

这些日子他瘦了一大圈,在宫里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永平帝十分注重养生,平日吃的东西都十分清淡。上行下效,导致整个皇宫里的人吃菜都像不放调料似的,他一天也吃不下多少东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