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番外(836)

作者:郁雨竹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家长里短 穆扬灵重生在猎户之家,本以为一生可以平淡幸福,谁知一场兵祸让他们几近家破,父亲被划为军户,他们一家随行屯田,可惜他们连五谷的幼苗都分不清,看着欲哭无泪的母亲和幼弟,穆扬灵挺足胸膛,道:“没关系,我有的是力气”还有一些来自千年后的农业理论知识。点击展开

“君子还不用吃饭了呢,只饮风露就够了,还有,你什么时候变成君子了?”

穆博文默默的在一边支持姐姐,“外头酒楼饭馆里的厨子九成都是大男人。”

穆扬灵拍掌笑道:“正是,御厨还是男的呢,你不会做菜就明说,干嘛推到君子身上?”

齐浩然:“……”

穆可嘉看看姐姐,又看看大哥,明智的选择旁观。

可怜的齐浩然只能被姐弟两欺负。

舒婉娘做了一桌子好吃的,齐浩然和穆扬灵吃得满嘴是油,小熊已经星星眼看着外祖母了,一个劲儿的道:“外祖母,您跟我们回京城吧,弟弟妹妹们还没见过您呢。”

舒婉娘同样舍不得外孙,但到冬至小女儿要出嫁,博思也要娶亲,她的身体也不适合远游,她只能在这段时间里做更多好吃的给小熊以作弥补。

本来因为打仗瘦下去的小熊短短的半个月就被舒婉娘养得又白又胖,齐浩然一边和儿子抢食,一边督促他去练武,“吃得这么肥,剑都提不动了。”

“爹爹,你低头看一看自己的肚子……”父子俩边斗嘴边抢食。

舒婉娘见了抿嘴一笑,扭头和穆扬灵低声道:“当年你嫁过去我生怕你受委屈,当时浩然可是你父亲的顶头上司,我们对着他难免有些没底气。”所以这些年她只能不断的往京城送东西,从不敢要求女儿为家里做什么,就是怕齐浩然因此生厌。

舒婉娘牵着女儿的手,感叹道:“我们母女两个都是好命的人,希望你妹妹也有我们这样的运气,对于女人来说,嫁得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

穆扬灵沉默了一下,问道:“爹爹不是见过未来的妹夫吗?”

“人心是世上最难懂的,他表现好,可谁又知道是否表里如一?就算表里如一,谁又能保证他未来不会变?”

穆扬灵觉得母亲也太悲观了,笑道:“娘,您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妹夫是什么样的人身上,而是应该想想妹妹该如何去经验这段婚姻,怎么去做人做事才对,只要妹妹好,就算妹夫不好,和离再找一个就是,自己心性好了,日子自然能过好,再不济,自个也能过好日子,难道以后博文和博思还能不养可嘉不成?还有我呢。”

舒婉娘一怔,连忙“呸”了两声,轻轻地拍了一下穆扬灵的嘴巴,嗔道:“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你怎么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啊。”

穆扬灵哭笑不得,“不是您提的话头吗,而且我都多大年纪了,哪里还是童言?”

“行了,我说不过你,总之这样的话不要再说,免得真的会说坏运气的,”舒婉娘见儿子站在月门前,就推了推女儿,“你弟弟找你呢,这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这两天休沐还特意请了两天假回来。”

穆扬灵就过去找穆博文。

穆博文含笑看着她,“姐,姐夫说你们就要走了?”

“就这两天吧,我们也呆了二十来天了,京城早就在催了,再呆下去,皇上该下圣旨来催了,”穆扬灵侧头看向沉默的弟弟,问道:“你有什么话就说,什么时候学会把话憋在肚子里了?”

“姐,”穆博文犹豫了一下,道:“我想辞官。”

穆扬灵一愣,上下打量了一下弟弟。

穆博文今年不过才二十六七,正是俊朗富强的时候,因为当了几年官,又做了父亲,气质沉稳儒雅,很像舒婉娘,和他们这一家粗人很不一样。

穆扬灵问道:“为什么会想辞官,辞官后你想去做什么?”

穆博文目光炯炯的看着她,“姐,我想编撰一部新的天文历法,还想走遍大江南北,勘定水利。”

穆扬灵张大了嘴巴。

穆博文祈求的看向她,“不辞官,我可能有生之年都做不到这两件事,只有辞了官我还有一线希望。”

穆扬灵沉默许久,问道:“这事父亲和你媳妇怎么说?”

“元娘说她听我的,父亲,”穆博文有些黯然,“爹爹他不答应,他说我是长子,应该支应门庭。”

第1118章 理想

大齐现在用的历法虽每年都做更进,但其实都是依照的前朝留下的统天历进行推算,而统天历又演自唐朝的大衍历。

想要编撰一部天文历法,除了要精通天文地理,还要知晓农事,精通术数,非一般人能做,而一旦做成,必青史留名。

当然,穆扬灵不觉得自家弟弟是为了青史留名而去做这样的事,可关键是以前也没发现他对这种特别感兴趣啊,他四书五经都读得很好,以前还拿了史书跟她讨论,怎么现在却喜欢上了天文历法?

穆扬灵想到父亲的态度,打算和弟弟促膝长谈,如果他只是一时兴起,那不如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如果不是……到时候再说。

穆扬灵很光棍的拉着弟弟找了个僻静地方谈话。

其实穆博文还真不是一时兴起,这样的念头早几年,远在未考中进士前他就有了。

他从小聪明,读书也用功,别人还在苦哈哈的考秀才时他已经考中了举人,还管着育幼院及一大片田庄,比起那些关起门窗一心读书的书生,他想的明显更多。

早在未考进士前他就想过自己的未来。

无非就是中进士后出仕当官,但当什么官,怎么当?

他是二甲进士,却没有留在京城,而是选择下放地方任县官,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他有一个王妃姐姐,一个大将军父亲,留在京城,进入翰林,他无疑有了拜相的资格。

然而他并不想将三年时间放在翰林院,虽然翰林观政也能让他学到很多本事,但他更想到地方上为民做实事,他更想劝课农桑,兴修水利。

穆博文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平和之人,没多少野心,加上一直被姐姐保护在羽翼之下,她教导要心怀善意,对权利就更加没多少渴望,所以他一直觉得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在做了一县县令之后,穆博文对民生了解得更多了,结合自己从小到大的见闻,穆博文觉得,士很重要,商很重要,工也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却是农事,不是因为所谓的朝廷倡导,而是真真切切的认知。

只有农事足够发达,农产品有所剩余后,商才能发展起来,有钱后方有资本读书,工也才能更好的发展。

而在农事中,除了耕种技术和种子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农时和水利,齐浩然在当县令时对辖区内的水利建设尤为重视,辖下的劳役几乎都用在兴修水利上了。

他还亲自走村串街的统计农时并一日一日的记录天气,晴,阴,降雨几何都有记载,六年来,就算是除夕那天也从未间断过。

然而这并不够,数据太少,离他想要做的依然差了许多,何况,各地山势地脉不同,水利自然也不同,所以他需要更多的数据,不管是天文上的,还是地理上的。

他现在已从知县升到了知州,然而对他想要做的事帮助并不大,这两年他已经把能找出来的资料,文书全都读过了,他想要获得更多的资料和实地勘察就得离开本州。

所以穆博文想要辞官。

这样的想法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早在去年他就和父亲提过了,但穆石并不答应。

现在大齐境内算得上和平,但也不排除有盗匪在,儿子身体又不是十分强壮,天南地北的跑,他还没出事他们就担心的睡不着吃不下,真要出事,他们找谁哭去?

何况,穆博文是长子,长子要支应门庭,他现在又有妻儿,他拍着屁股走了,妻儿怎么办?

别说把他们带着,不是谁都有小熊兄弟们的好身体,四五岁的孩子,长途奔波,一个水土不服或发烧就能死人。

总之一句话,穆石就是不答应儿子辞官出去完成他所谓的理想。

穆扬灵沉默了许久,问道:“你的术数如何?”

穆博文瞥了姐姐一眼,道:“姐,能够找到的有关术数的书我都看了,不敢说精通,但也大多都明白了,不明白的就得继续去研究或找更多的书来看。”

得,不能用这个拖延时间了。

穆扬灵感叹的摸他脑袋,“没想到我穆家也能出一个科学家之类的人。”

穆博文满脸黑线,道:“姐,我已经不小了,你不能总摸我的头。”

穆扬灵没理他,继续道:“虽然我很高兴,但父亲说的也没错,你总不能把弟妹和孩子都给带上吧,首先在路上你就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也不能保证他的教育,但把他们留在家里也不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