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番外(225)

作者:郁雨竹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家长里短 穆扬灵重生在猎户之家,本以为一生可以平淡幸福,谁知一场兵祸让他们几近家破,父亲被划为军户,他们一家随行屯田,可惜他们连五谷的幼苗都分不清,看着欲哭无泪的母亲和幼弟,穆扬灵挺足胸膛,道:“没关系,我有的是力气”还有一些来自千年后的农业理论知识。点击展开

第二个想法是,齐浩然要是杀了老百姓,会不会损阴德?

于是,穆扬灵就正色的劝说他,大概意思是,平反就平反,但那些都是可怜人,能放他们一马就放一马,关键是不能杀老弱妇孺。

齐浩然翻了一个白眼道:“爷是那样残暴的人吗?”说着沉下脸色道:“不过他们要是也参与了造反,杀人越货了,我也绝对不放过他们。”

“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会杀人越货?”

“怎么不可能?”齐浩然对穆扬灵如此武断很不高兴,道:“潼川可有不少富户被抢,家里被杀的人不少,其中还有好几户在乡间的名声不错,平时积德行善的事也没少做。”

齐浩然没告诉穆扬灵的是,那几家男丁几乎无一生还,女眷全被糟蹋了,也全都自尽身亡。

如果说齐浩然一开始对平反还有些抵触的话,那现在则是想快点开拔赶往潼川。

穆扬灵一时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半响才道:“好人坏人哪里都有的,农民中人渣自然也有,但你不能否认其中也有不少好人。”

“好人会造反吗?”

“被逼到了极致,就是圣人也会忍不住要造反的。浩然,看着亲人在自己面前一个一个的饿死,除非本来就是无情冷血之人,不然再宽大的胸怀也会被磨成恨意。”

齐浩然沉默,想到各地或多或少都有人造反,他一时间也有些茫然起来。

穆扬灵就拍着他的肩膀道:“你只要无愧于心就好,浩然,去平反的时候,只要杀了为首的和作恶的几个就差不多了,没人再鼓动,他们也就散了,那些老弱妇孺就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齐浩然应下了,但到了潼川才发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复杂,造反也不全是一伙儿的。

潼川的造反队伍大致分为三派,第一派人数最多,达到了四万多人,才带了两万人马过来的齐浩然本来还紧张了一下,再一听他们的组成部分,齐浩然瞬间不紧张了。

四万多的造反队伍里只有一万多是青壮年,剩下的三万竟然全是老弱妇孺,小的有三四岁,老的有六十多岁,他们的特点就是抢粮库,冲进去抢完就走,绝对不留下一粒米,但只伤人不杀人。

据调查统计,他们的多次行动中,朝廷的人伤得最严重的一个就是腿骨折了,齐浩然甚至都没怎么问具体情况,前来汇报的斥候就绘声绘色的告诉了他事情的经过。

这批人颇有点神兵的感觉,好似从天而降,朝廷的军队一直摸不准他们的行迹,在他们派兵守着这个县城的这个粮库时,他们却绕过了好几个县,直接朝着最后的一个县去了,等朝廷的军队和衙役再赶过来的时候人早没影了,只有粮库里的百多号守军捆绑丢在粮库里。

那个受伤最重的就是因为被捆久了,站起来的时候没站稳给摔了一跤,不小心给骨折了。

“小将军,您说他们是不是犹如神助?现在他们一共抢了三个粮仓,潼川知府却连他们的影子都没找到。”斥候兴奋的道。

齐浩然瞪了他一眼,道:“这些有什么难的?潼川本来就岔道无数,加上丛林密布,四万人中有这么多老人,不知道掌握了多少条朝廷不知道的通道呢,而衙门的那些人,”齐浩然磨了磨牙道:“他们的行动又不避讳人,只怕人家稍一打听就知道他们去守着哪个粮库了。”

“不过让我佩服的是为首之人竟然能控制住四万人,冲进粮库的时候不伤一人,搬粮食的时候也没发生哄抢。”要知道那四万人中什么人都有,老弱病残,青壮年和妇孺,这样混在一起的群体最容易发生冲突和伤亡,为首之人竟然能够控制。

既然这派人没杀过人,齐浩然也就没想对他们下死手,他决定先解决另外两派人再说。

另外两派,却几乎全是由青壮年组成,一派就是齐浩然和穆扬灵说的,抢了富户,还将人全杀了,为首的叫冯余,潼川理县人,二十八岁,共有两千四百多人,这人不仅抢富户,路过的村子也没放过,有的村甚至被屠杀殆尽,手段之残暴,就算齐浩然这两年接触的胡人都不及他。

所以齐浩然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他,凡是参与了杀人强奸的,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第三派就正常多了,典型的造反。

为首的叫蒋忠,潼川江油人,几乎是第一派刚抢了县衙和粮仓开始,他就带了四百人在后面捡了便宜,直接把县城给占了,然后将原来的衙役和城中的青壮收编,凑了一千七百人,在朝廷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又占了另一个县城,他的特点就是攻打城池,这小子很有造反的天赋,一打下县城,就把县衙的备用的小粮仓给开了,然后安抚百姓,又逼着县城里的富户拿出粮草银子来犒赏他的军队,好在除了攻城时死伤的人,这人就没胡乱杀过人。

依照损害大小的估量,齐浩然将这派放在第二位解决,打算解决了冯余后就把被蒋忠占去的县衙给抢回来。

但知府大人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觉得蒋忠的危害最大,然后是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四万人,最后才是冯余。

齐浩然从来不是屈服于文官的主儿,直接告诉他,这场仗是他打,所以得听他的。

潼川知府被噎住,指着齐浩然气得说不出话来。

第300章 静战

冯余的行踪并不难确定,齐浩然点了两千兵马,再让穆石率五千人去围江油,那是蒋忠的大本营,他的主要兵力在那里,剩下的一万三千人则由四营的卢参将带着留守潼川府,并负责后勤和制动。

卢参将觉得齐浩然应当坐守中军指挥,而不是冲到前面去。

卢参将并不擅长攻战,穆石又要防守蒋忠,讨伐冯余自然得他自己来,而且他年纪小,虽然有汉中府的攻坚战在前,除五营外,在其他四营面前依然难以服众,卢参将留守要比他留守更能服众,等他将冯余拔除,再慢慢收拢军心。

齐浩然布防完,立马让人埋锅造饭,明天天未亮他们就要出发。

这边冯余刚听说朝廷要派大军来镇压他们,此时他们刚占了一个镇子,抢了镇上的富户和平民百姓,够他们逍遥一段时间的了,所以冯余有些不想挪窝,就让人去打听一下朝廷的大军什么时候到。

冯余没料到大军的速度会这么快,觉得他现在刚听到消息,他们要来到潼川府怎么也的四五天之后,然后再找他们的行踪,三四天又过去,到派兵来剿他们,怎么也是十天之后了。

十天他也休息够了,到时候抢了足够的东西,他就带着兄弟们上山去,潼川府多山林,只要进了山,别说只是一个大军,就是袁将军来了都没办法,茫茫山脉,找不到人,里头还全都是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形,以冯余的猜测,这场战事多半是不了了之。

所以他很是悠闲的叫人出去打听一下朝廷的大军什么时候到。

因为冯余的作恶多端,潼川府只要能走的人家都往外逃去了,所以派出去的人一时还没听到消息,而齐浩然却已经直奔他们所驻扎的小镇来了。

齐浩然是正规军人,齐修远对他的要求一向很严格,他的功课由三位老师负责,一个是和范子衿一样的夫子,他只要大致的读过四书五经就行,齐修远不要求他精通。

但《吴子》《孙膑兵法》和《黄石公三略》等兵书他都必要要倒背如流,这些兵法韬略都是齐修远和荣轩抽时间给他讲解,加上又有实践的空间,和大字不识一个,从没和正规军队交手过的冯余相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因此冯余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才走出来半天就被齐浩然的先遣斥候给抓了,将人押回给齐浩然,齐浩然计算了一下行程,道:“通知将士们加快脚步,今天最后一举拿下叛军,我们也进镇休整。”

“小将军,将士们急行军走了一天,只怕力有不逮。”有人劝阻道。

齐浩然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提议的人立马低下头去,齐浩然下令道:“命令将士们加快脚步,太阳落山前一定要到小镇外。”

这下所有人都不敢有异议,全都加快了脚步。

两千人驻扎在小镇外的树林中,冯余的人并没有发现。

齐浩然去见被抓到的两人,又将他们的情况问了一遍,确定自己没有什么疏漏后,就让将士们休息,不准生火,只能吃身上带的干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