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番外(169)

作者:郁雨竹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穿越、家长里短 穆扬灵重生在猎户之家,本以为一生可以平淡幸福,谁知一场兵祸让他们几近家破,父亲被划为军户,他们一家随行屯田,可惜他们连五谷的幼苗都分不清,看着欲哭无泪的母亲和幼弟,穆扬灵挺足胸膛,道:“没关系,我有的是力气”还有一些来自千年后的农业理论知识。点击展开

兴州府中现在在哪里都能听到关于这件事的议论,茶馆里的说书先生已经改了以前的话本,说起了齐修远的故事和各路将军收复故土的轶闻。

作为兴州府知府的吴善才在齐修远出兵好才知道这件事,可以前地方还能牵制军队,因为军队的粮草是从地方出,可现在军队的粮草都要自给自足了,齐修远根本不受约束。

吴善才去军营表示抗议,却连齐修远的面都没见到,兴州府的百姓全都心惊胆战又带着期望的看着兴城关外,他们只在第一天听到关外的喊杀声和号角声,之后齐修远带的将士似乎就冲到了汉中府的地界,普通百姓就再也听不到他们的消息了。

他们刚刚为西营的将士和兴州府的未来担忧,那边蔡州就传来消息,袁家军也对蔡州出兵了。

兴州府的百姓顿时沸腾了,大呼道:“故土,回兮!”

大家一改对齐修远的担忧,全都信心满满的道:“有袁将军出兵,此次说不定真能收回汉中府。”

“袁家军足有十三万,纪律又严明,袁将军更是运筹帷幄,只要皇帝不阻止,肯定能收回汉中府。”

这样的言论充斥着兴州府大街小巷,穆扬灵这才知道齐修远大胆攻打汉中府的原因。

穆扬灵松了一口气,袁将军出兵,那西营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范子衿却有些不高兴,出兵收回汉中府明明是大表哥的决定,兵也是大表哥出的,怎么到最后功劳全都记在了袁将军身上?

但对着荣轩他不好说这些,只能在回五营押运粮草的时候和穆扬灵抱怨。

穆扬灵却道:“你觉得袁将军占了齐将军的功劳,又哪里知道袁将军愿意占这个功劳?这事福祸相依,但对袁将军来说,这样的传闻却是害大于利。”

“功高震主?”范子衿反问。

穆扬灵道:“我虽了解的不多,但也只是圣上对袁将军多有猜忌,不然当初也不会连下八道金牌将袁将军召回,从而痛失京兆府等三府,现在又传出这样的话,对袁将军可不就是害大于利?他未必不知道他出兵后会更惹皇帝猜忌,但他还是出兵帮齐将军牵制蔡州的兵力,说实话,我很钦佩他。”

范子衿苦笑,“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穆扬灵点头,拍着他的肩膀道:“所以齐将军才叫你和荣轩大哥多学学,你的这些疑问可以和荣轩大哥说,他会教你的。”

范子衿挑眉看向她,“你叫的倒是亲热,什么时候和荣轩哥这么熟了?”

穆扬灵翻了一个白眼道:“我什么时候和荣轩大哥熟了?是他让我这么叫的,虽然才见过几次面,但我自认还是有识人的眼光的。”

穆扬灵道:“这件事你别管了,别澄清,更别推波助澜,将军应该有应对的方法,”穆扬灵看着他道:“这次你们出兵一定没经过皇帝的同意吧?内侍什么态度?”

“要是还上书求皇帝同意,金国那边早列兵排阵好了,”范子衿撇撇嘴道:“至于内侍,现在好吃好喝的在将军府里被人伺候着呢,舒服的不得了。”

穆扬灵就知道他们把人给软禁了,想了想低声道:“其实这时候放了他比软禁他更好。”

范子衿眨眨眼,看着穆扬灵半响,福至心灵,他复杂的看着穆扬灵道:“没想到你这脑袋也能想通这样的事,这人情我记下了,回头大表哥回来,我会和他说的,一块儿过来谢谢你。”

穆扬灵挥手道:“我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你们好我家才能好,我可不希望你们拼死拼活的把汉中府打下了却要在牢里庆祝。”

范子衿哼道:“你也太小看我们了,大表哥早有了应对的方法。”

“那也总要吃一番苦头吧,”穆扬灵看向兴城关的方向,问道:“虽然知道不该问,但我还是想知道将军他们现在到哪儿了?”

范子衿沉默片刻,道:“你爹没和大表哥在一起,是跟浩然在后方,但只要浩然没事,你爹应该就不会有事。”

穆扬灵拍拍他的肩膀,道:“谢了。”

范子衿起身,道:“我是回来押运粮草的,现在该走了,对了,五营的人被抽调了大半,现在留下来的人很少,这大片的玉米地在这儿还得你多照料一些,看紧了,别让人偷去了。”

“说起这个我想起来了,”穆扬灵跳起来道:“孙爷爷叫我问你要一张授权的文书呢,他好组织壮丁日夜巡视。”

这个对范子衿来说很简单,当即就让研墨去拿了文墨来写了一张,然后盖上自己的印章交给她。

第225章 谋

荣轩听范子衿说要放内侍自由,微微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沉默片刻道:“让他主动上奏与圣上表明此事也好,不然等事情传到圣上那里,内侍这边却毫无动静,只怕朝廷会安将军一个私扣天使的罪名,这倒是我们的疏忽了。”

范子衿点头,“但我们也不能就这么放人,荣大哥,不知道这位天使有什么嗜好,天使是圣上的耳目,他在奏折中就算不偏向我们,只不偏不倚的说一句话,也比我们百般辩解要强。”

荣轩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你放心,我这件事我亲自去做,不会让将军陷入危局的。”

荣轩早在内侍到兴州府后就打听过他的性格及爱好,自然知道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可以赢得他的好感。

所以等到皇帝收到齐修远出兵汉中府的消息时,也收到了内侍的上书。

就算内侍在信中状似不偏不倚的提了一句齐修远有忠君爱国之心,却刚强太过的话,但皇帝还是很恼怒。

现在国库空虚,他还在头疼明年给金国和西夏的岁币,正想和金国西夏求求情宽容一二,齐修远直接派兵打过去了,这不是给他找麻烦吗?

偏偏袁家军也出动了,如果只是齐修远一人,皇帝大可以削了他,可现在还牵扯到了袁家军,当初因为他召回袁家军,御史和百姓对他多有意见,这次要是再申饬一番,百姓肯定又有话说。

皇帝一点也不想给茶馆酒楼添加话资。

皇帝有些后悔当年重用袁将军了,当初看他出身贫苦,在军中和朝中都无所依靠,以为他会听自己的话,谁知道他脾气这么硬,这几年兵权大掌,对他的圣意也是阳奉阴违,好几次出兵都不听他的号令,偏偏还在民间有声威名望,拿不住他的把柄就轻易动他不得。

但他有沈家的帮助,手脚干净,又爱民如子,皇帝根本就找不到他的把柄。

如今大周权势最大的除了秦相就是袁将军,可秦相的权势是来源于他,全看他一句话,袁将军却不是,皇帝脸色难看的捶着龙椅暗想,本来是想扶持秦相来制衡袁将军,可现在看来却收效甚微,秦相毕竟没有兵权,很难让袁将军有所顾忌。

而之前为了解除国库的危机,他让军队自给自足,这半年来,皇帝已隐隐有了些后悔,因为他发现他对军队本来就不大的控制权更弱了。

皇帝叹气道:“若是有个人能制衡袁家军就好了。”

旁边的太监总管闻言,眼珠子一转,就低声道:“皇上,这不就有一现成的人吗?”

皇帝抬眼看向他,问道:“谁?”

“齐修远齐将军啊,”太监总管见皇帝皱眉,就低声道:“皇上,这齐将军是少年英才,若是您扶他上来,让他也成了兵马大元帅,那不就可以制衡袁家军了吗?”

皇帝皱眉,“只怕又扶出一个齐家军来,到时候照样不听话。”

太监总管就笑道:“皇上多虑了,这袁将军是领兵的,齐将军也是领兵的,这一山难容二虎,鹬蚌相争后得益的不就是圣上您了吗?”

“可朕听说齐修远对袁将军崇拜得很呐。”

太监总管不在意的笑道:“那是因为齐将军现在还只是三品的宣奉大夫,领的是四品的将职,手底下也就三四万人马,不像袁将军是一品大将军,手下更是带着十四五万的人马,他们要是站在同一高度上,齐将军又比袁将军年轻这许多……”

皇帝闻言也不由露出笑容,拍掌道:“好计策,只是齐修远今年未及弱冠,他升到三品已经够快了,这一时也没封赏的理由啊。”

“皇上怎么忘了,现在齐将军正在攻打汉中府呢,他若是收复了汉中府,那就是大功一件。”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