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番外(128)

朱老爹便也看向他的二儿媳,“老二家的,你是怎么打算的?”

朱二嫂抹着眼泪道:“我听公爹的。”

“那好,我们家就选第二种,以后每季度你来领抚恤,每次都从我和你娘的那份里再匀出一半来存着,以后给大妞做嫁妆”

朱二嫂低声应了声“是”,心中感激不已。

家中公婆向来宽厚慈蔼,丈夫出来打工时便叮嘱过,让她听公婆的话就好。

这两家选定了,贾家和丁家就更容易了,贾三郎和丁五郎还未成亲,所以没有这种利益纠葛。

他们和家人商量了一下,贾家选择一次性拿足二十两,丁家则选择了来此做佃户。

一是因为他们家没地,现在也是佃别人家的地种,林清婉给出的三成租子实在太过诱人二则是这种世道背靠大树好乘凉。

四家选定,便去找了钟大管事。

花厅里发生的事并没有瞒过林清婉,她想了想道:“给胡老爹带走一半的抚恤,另一半以月发给胡大嫂。胡大郎的儿子才三岁,入府也干不了什么,让钟大管事给胡大嫂安排一个轻松些的活计,让她能照看孩子。”

林清婉道:“告诉他们,以后若有为难之事可以来别院找我们,只要是占理之事,我们能帮的便帮。”

这边才应下,那边偏院便全都知道了,有算术好的长工直摇头道:“亏了,亏了,我们一个月便有四百文,一年下来就将近五两银子了,二十两不过才四年多的工钱。”

有人嗤笑道:“人都死了,东家肯给二十两算不错的了,何况东家不也说了吗,还可以选第二种,工钱发足二十年。”

可谁能眼见着那么多的钱放在这儿不用?

有那二十两,家里能做多少事?

“要我说最会计算的还是丁五郎家,东家才要三成地租,他们家人多,租上二三十亩,辛苦些耕种,只怕没两年家就起来了。”

现在各家普遍要的是六成租子,林家轻些,但也要五成,少的两成租子一两亩地看不出来,但租得多了,年限再一长……

“可这也是东家说了算,要是东家中途反悔,他们上哪儿哭去?”

“要我看不会,林家出了名的仁善,且我们在这里一年多,东家也不像是那样的人。只要林家还有地,我想东家便不会反悔的。”

此话一出,不少家里地少的长工都心动起来,要是他们也把家搬过来,直接佃地种就好了。

他们在这里做长工,家里则做佃户,不仅回家方便,农闲时还能帮一下家里。

他们真出事了,东家也好照拂家里。

在别院里讨生活可比在外面强多了。

不管大家怎么议论,此事最大的作用便是安了长工们的心,林清婉这四条安抚措施让大家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他们知道,便是他们出了意外,东家也会妥当安排他们的家人的,现在林家庄在他们的眼里不再是他们打工的庄子,而是与他们利益相关的家。

林家庄好了,他们的家也才会好。

只是钟大管事觉得后患有些大,“要是以后丁家租的地过多,我们租是不租?而且以后还有那么多家。”

林清婉笑道:“只要他们自家人能种,我们便租。”

“我不怕来投靠的人多,只怕少了。”林清婉目中闪动着亮光道:“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对我林家忠心,地,我们不缺,缺的是人。”

现在的人还不够多吗?

钟大管事眼中闪过疑惑,“姑奶奶还打算招长工?”

林清婉垂下眼眸道:“种地要人,守护别院也要人,这点人还是少了。祖父在时,我们家光府军就上千呢。”

钟大管事吓了一跳,“姑奶奶,那要花的钱可不少,您,”他压低了声音问,“您是要重建府军?”

“钱会有的,”林清婉对他笑道:“如今最主要的是收拢人心,这些长工算是上过战场了,让方大同和易寒甄选一下,选出一些人来先培养着。只要是对林家立有大功的,别说是减租,哪怕是免租也做得。”

反正她什么都不多,就是地多,还是不用交税的地。

第118章 帮助

四条措施中,第一条最诱人,因为是一次性发放二十两抚恤银,这笔银子的购买力不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看到过这么多钱。

而从长远看,第三条才是利益最大化,佃租减两成,只要租种的地够多,老天爷又赏脸,就算不能发财致富,也很快能把家底填起来。

林清婉的这个条件就是专为没地或地少的聪明人设的,她想吸引更多的长工把家搬来。

一个长工最少也能带来三个劳动力,农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而且他们的家在此,长工们的忠诚度也会提高。

到时候便是她没有与他们签下卖身契也可信得过他们。

这个世界上,能够放弃家人投敌的人可不多。

钟大管事领悟到林清婉的意思,开始不着痕迹的蛊惑长工们将家搬来。

那些家里地不少的还罢,地少或是干脆没地的长工则心动不已,而那些地多,但兄弟也多的也想回去分家,把自己的家小带来。

林家别院很快便从两天前的伤痛中挣脱出来,开始对未来的生活期待起来。

然而外界对两天前的暴动才将将做出反应。

这个时代信息流转太慢,林家别院被流民围攻后,除了卢尚两家知道更多的实情外,其他家都是知道些消息罢了,更别说苏州城的百姓了。

还是周刺史调兵驻扎城外,严控前来的流民,百姓们这才知道些消息。

林清婉和林润推波助澜,没多久,林家别院独自歼灭四百二十八名暴民的事开始流传。

前天给林家别院送药材的各家懵逼,一脸惊诧,“这么多?”

他们只知道林家别院被暴民冲击,周刺史带兵去救援时林郡主已经把暴民打退,并不知道她具体杀了多少人,此时听了具体数字,不由怀疑。

林家的府军在林家军上交给陛下时便一同交给了陛下,除了留下些护卫外便没有了。

据他们所知,林清婉身边的护卫不到三十数,他们是怎么杀退这么多暴民的?

难道林江还给她留了后手?

不少人都是如此怀疑的。

一时对林家也惊疑起来,赶紧回头扒拉自己对林家是否有过不敬。

还留在苏州的赵胜也怀疑起来,“那些逃出来的流民果真没看清墙上的是什么人,有多少人?”

“是,只是觉得声势浩大,人很多。”

赵胜沉思,难道林江真的给林清婉留了后手?

她那庄子不要藏人倒也容易。养私军是违法的,可赵胜还真不敢从这方面向林清婉开刀,因为赵家也有私军。

在这个乱世,哪个大家族不养些护卫?

他真从这方面入手,只怕林清婉还没反击,其他世家先给他按趴下了。

因为那些世家养的私军更多。

只有周刺史和那天去的将士知道,杀退暴民的是一群受训不过月余的长工。

林清婉手中真正珍贵的是那些能把长工练成兵的人,还有可以给他们打造武器的工匠。

而林家真正让周刺史佩服的则是他们的胸怀。

发生了流民围攻林家别院的事,城中人人自危,以尚家为首的家族向周刺史施压,让他把流民拦在城外,不许他们再入城。

可林家却主动站出来将那些围攻的流民定性为暴民,其性质与流民不一样。

流民都是受灾,而不得不迁徙的普通百姓,林家主动提议帮助刺史府赈济这些灾民。

周刺史看得出林族长是真的温厚,自然心悦诚服。

他虽然恼恨这些流民给他找麻烦,也制定了种种严厉的措施应对,可要说直接把流民拒在城外也不可能。

苏州城外也在他管辖之内,把流民拦在外面,没吃没喝的,城里的人倒是安全了,那城外的百姓怎么办?

何况这与朝廷制定的国策也不符。

可这次连卢家都没为他说话,他便只能顶着压力僵持着,这下受害人之一的林家都站在他这边了,他底气自然更足了。

而且林润不仅态度鲜明的站他这边,还出面帮他说服了几大家族帮忙分流灾民。

周刺史心中更是感激,他见林家宣扬拒敌的事,也乐得帮忙,顺便震慑一下流民,让他们不要再轻易惹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