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小仙女(202)

荣锦在坑了他们一大笔票票之后将挂在学校的专利转给了他们,至于人家具体要做什么,那她就不管啦。

过后不久,熊孩子们也都纷纷踏上滑板车到处溜了,引起一阵风潮和追捧。

只是他们竟敢还不怕死的去找荣锦捋虎须,荣锦逮住人又来了一场亲切的胖揍运动,然后回去继续改良自个儿的交通工具。

等到二代们养好伤再来找回场子时,荣锦拿出改良版小滑板儿,霸气地踩上去对着骚年们微微一笑,下一秒嗖地飞走了。

她飞走了

飞走了

走了

……

徒留现场一片静谧。

微风吹落树叶转了个旋儿,啪啪打在几人脸上。

第147章

荣锦搞出来的飞行板不仅惊呆了二代们的一地眼珠子, 同样引起了一代们的注意, 在她使用飞行板甩了那群二代几天后,刘部长的人找了过来。

当时荣锦正和好不容易放假出来的小伙伴在校园里见面, 黑色轿车忽然停到二人身边, 车上的中山装下来做出请的动作。

若不是荣锦两个对来人挺熟悉的了,恐怕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两个惹上了什么人被绑架了呢。

起码在赶来找荣锦讨飞行板设计图的二代们就是这么认为的,忙上去拦住车不让走, 差点起了冲突, 直到中山装无奈掏出刘部长的证明才终于把这群二代甩掉。

黑色轿车离开后, 小年轻们留在原地跳脚, 大呼下手晚了, 有刘部长的人出手, 东西肯定得交给国家了, 还有他们什么事。

只希望这次不要像以往那样被限制起来, 他们还想尝试一下用那个东西飞的感觉呢。

荣锦再一次被请进了研究所,陈向阳陪在她身边,受到刘部长和研究所长的热情接待。

主席并没有在场,毕竟他作为国家主要领导人, 日理万机的忙着处理各种国家大事,肯定不会把主要精力关注在这些事情上。

按说人家领导都亲自来请, 小屁民应该感恩戴德地立马双手奉上原理图纸才是, 然而荣锦可不会惯着对方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然再好的关系也难免会蹬鼻子上脸。

“那小锦有什么需要?”刘部长笑眯眯地跟荣锦谈判。

像那种划时代的突破技术, 怎么可能轻易地不劳而获, 上头大佬们心里都有谱,已然做好了交换的准备,只要提的要求合理不超过法度,看在前头两份成果和未来大为可期的份上,他们也肯定会满足她的。

“先申请专利吧。”荣锦想要的不多,是她的东西就得先烙上自个儿的名字才行。

有刘部长出马,飞行板的专利很快通过了,虽然现在看来那就是一张废纸,还要每年白白交一笔钱,但是谁又知道将来会不会管用呢,至少目前来说,有了这项上头承认的名分,那些打了小心思的人不会再贸然撞到荣锦头上去了。

不然,荣锦会让他们知道红旗为什么会是那样红的。

专利到手,图纸和模型也到了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手上,与滑板在民间盛行不同的是,飞行板首先被投入了军工之中,其次各种交通设施紧锣密鼓地建设起来了。

在荣锦的大一即将结束快要迎来第一个大学暑假的时候,那群二代踩着飞行板到荣锦面前装逼,被她照样拖下来胖揍了一顿。

与此同时,飞行板的事不再是秘密,大家对它有了认知,但以目前的进度来说,想要面世的话估计还要花一段时间才行。

毕竟荣锦研究的几样东西基本都是以玉石为供给能源,军用的话有国家的玉石矿为基础,但是如果想实现民用的话有点不现实。

上头考虑的问题有很多,一是不想泄露这一新能源形式。

他们不可能大大咧咧地就将玉石充当电池的功能暴露出来,就连二代们使用的试用品,里面的玉石都被研究所包了一层皮,做成了电池的模样伪装的。

二是玉石这东西毕竟还算是个精贵玩意儿,虽然比用电环保省事儿,但比电贵的多。

实际上,看到玉石的前途之后,国家已经在管制玉石矿这方面的事宜了,国内的还好说,全部都是国有的,管控力度高,而国外的话,那就买吧。

西方人比较青睐各种宝石,对玉石翡翠不是多喜欢,甚至有点嫌弃,认为那就是有点特殊的石头,哪能跟他们高大上的大宝石比,于是便宜了国家派去收购的秘密行动组。

不到半年的时间,东到美洲,西到欧洲,以及周边小国,华国拿下的玉石矿遍地开花,成果喜人。

这种暗戳戳地收罗宝贝的行为让暗中执行计划的行动组成员们个个兴奋不已,为国家闷声发大财的感觉真是爽歪歪。

当然也不是每一次都能顺利成功的,随着玉石计划步入正轨、收获颇丰的时候,有些卖了玉石矿的国家出尔反尔,在收了黄金之后却转头就把货物抢了回去再卖,明显是看华国身单力薄,想欺压弱小。

这种无赖行为就很让人恼火了。

打吧,华国正处于努力发展国内经济的关键期,跟人家拼不起,军事实力上更是比不过,暂时还打不过。

不打吧,不说行动组的成员们憋屈的不行,国家领导层也感觉十分窝囊,被人欺负到头上了,如果不采取点措施,让其他国家怎么看待他们,华国以后如何在国际上立足。

华国必须尽快繁荣富强起来,不然别说为自己争取国际利益,甚至连自个儿的东西都保不住了。

有外敌的刺激后,国内开始团结起来,拧成了一股绳,开始了改革行动。

首先是商业被开放了,以前办公司做生意是一定要国家参与成为国有公司才行,开放之后这项条件没有了,只要是华国人就能行。

荣锦回家过暑假时,见到县城街面上的小摊小贩已经光明正大地出来做小本生意了,街上开店的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胆子大的已经紧挨着国营店盘下了铺子。

许多人还在观望,少数人已然行动了起来。

就像李家村,有养猪场和卖供香石像的例子在前,有头脑的村民们都想趁此机会去尝试着做点生意搏一搏。

李红军首先打出响应国家号召的名头,成立了他们李家村集体所有的品香公司,那些以前跟着他做供香的兄弟都成了公司科研部门的主要成员,另外还有主营石料雕刻的分公司。

默默潜藏那么多年,供香和石像的买卖终于抬到了明面上。

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村民们忙活起来了,要么在国有的养猪场或者自己村私有的香料公司做事,要么寻摸出人头地的门路脚踏实地拼搏奋斗。

荣锦待在家里度过暑假的两个月里,看着大家伙精神迸发干劲十足的生活面貌,好像平静的日子里被注入了一股新生的活力,处处都在发生着比前几年还要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向阳暑假没回来,西南边好像打仗了,他被派了过去,等到荣锦回校时也没见到他回来。

没他在,荣锦不好多在陈家住宿,正好京都城的房产也随着商业的开放而解冻了,本地人可以买房子,不过价钱很贵就是了。

因为大家伙基本都有单位分的房子住,一般不是家里人多实在住不下的不会出来花大笔钱另买。

荣锦在上学报道时就已将户口关系迁到了学校,只要买了房子,她就可以在京都落户了,所以大二开学之始,荣锦打起了为自己个儿买个窝的注意。

陈母本来不赞同来着,私心里想等两个小儿女将来结婚时直接跟他们住在一起多好,现在另外买了房子,担心以后俩孩子不在家里住。

但是结婚的事为时尚早,根本还没挑破那层窗户纸呢,陈母想拦也是拦不住的。

所以,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未来儿媳妇很欢乐地选了新房子,忙活的很少见人影,只希望儿子早点回来,不然媳妇就要跑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