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夫人是越想越气,忍不住酸溜溜的说道:“我身体不舒服,也没见你们守在我塌前。”
徐玉燕看起来一副很吃惊的表情:“母亲怎么了?我走之前不都还好好的?”
老夫人自然不可能在媳妇面前说是自己不吃饭饿晕了,只能努力压着自己心里的怒气,开口说道:“把之前你塞进来的那几个小丫头都发卖了吧,也不知道从哪里来找的,一个个笨手笨脚的,一点眼色都没有。”
之前送来的时候,她还是高兴的,这又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不过见她不高兴,徐玉燕也没有兴趣去问她原因,点头应下,没必要因为这几个小丫头得罪她。
“母亲,您这儿人手也不多,既然那几个丫头不合您意,还是从别的院子里调几个过来吧,把这几个丫头放其他院子里去,到底是买了回来,又卖出去也不太好,现在局势不稳,咱们府上还是不要添新面孔比较好。”
国丧期间,儿子和孙子又好几天没有回来了,普通百姓都知道局势紧张,老夫人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点了点头,没有继续再说这个话题。
闭目养神了好一会儿,睁开眼睛眯起一条小缝,见徐玉燕还毕恭毕敬的坐在下手,心里很是舒服,又过了好一会儿,才悠悠说道:“你那儿媳妇这两天忙些什么?都没看见人影?”
徐玉燕低着头,慢慢说道:“悦姐儿正是闹腾的年纪,想必有些忙。”
赵老夫人一脸不屑的冷哼一声:“亏你也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这话也说的出口,府里又不是没有下人,悦姐儿不是有人带吗?还要她自己动手了?做事小门小户的,这乡下妇人,到底是上不了台面。”
说完,见徐玉燕低着头,没有搭腔,心里有些鄙夷。
明明是个做婆婆的,却从来都不敢给自己的儿媳妇立规矩,也是个没用的。
想到这里,又想到走了好几天的安心,心里又不痛快起来,当初安心在的时候多好?什么都不用操心,比田妈妈都懂她的心思。
一想到这里,心气儿又不顺畅起来,皱着眉头,挥挥袖子道:“行了,我老了,说话你们也不爱听,说多了你们还要嫌我烦,快走吧。”
徐玉燕也没说要留下来,连句客套话都没说,笑着回道:“那母亲早点休息,我就先回去了。”说完转身就走了。
看着她头也不回的就走了,赵老夫人真是一口痰卡到嗓子眼儿,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差点背过气去,安心走了,这个府上真是一个贴心的人都没了。
赵老夫人这里的日子不好过,温小和那里也是天天没精打采。
春暖看出来她心情不好,天天把悦姐儿放在她面前,康哥儿虽然一般都在书房看书,但一有时间就出来带悦姐儿玩,所以两个孩子基本都在她跟前转。
就算心里难过,当着孩子的面,她还是不想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
这几天,朝局风起云涌,文武百官纷纷开始站队,更叫人心惊胆颤的是,南诏国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这天晚上,赵天赐一脸疲倦的回来了。
温小和见他回来,本来想问他点事情,但看见他眼睛下面的乌青,还是选择沉默,让人放了一桶水,让他泡澡放松一下。
难得两人在这种情况下赵天赐还一本正经,温小和默默的帮她擦背,一声不吭。
但赵天赐却开口说话了。
“南疆那边又闹起来了,这次和以往不同,只怕是要出大事。”
这个时候南诏国要挑事,起的什么心思就是温小和一个妇道人家都看得出来。
擦背的手顿了顿,开口说道:“那你是不是又要出门?”
“按理说,我是禁卫军首领,是大内最后一道防线,自然是要留在京里,但皇上临死之前,还是由三王爷代理朝政,所以现在朝政许多事情都是由他掌管,想必他想方设法都要将我调出去,不过,五王爷是不会退让的,走不走还是两说,不过一旦战事起,父亲肯定是要走的。”
想到徐玉燕和赵宽才相处了没几天,父亲又要离开,温小和心里有些替她难过,不过,这会儿也顾不上深想,继续说道:“那皇上什么时候下葬?”
听见温小和问这话,赵天赐觉得有些奇怪:“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吧。”
温小和听见这话,吓得一哆嗦。
明年,他没有听错吧。
却没想到,赵天赐转过头来,正好看见她一脸惊讶的样子,也觉得有些奇怪。
自古皇帝驾崩,都是少则半年,多则几年,一年算是正常的了,别说皇上,就是一般的大户人家,停灵几个月也是有的,小和的表情实在是太奇怪了。
不过,倒也没有往深了想,开口说道:“等找着合适的机会,我带你进宫看看吧。”
温小和摇了摇头。
皇宫大内可不是菜园子,想逛就逛,现在局势紧张,多少人等着抓将军府的小辫子,她不能置府里这么多人的安危于不顾。
见温小和这样,心里有些心疼,伸手抓住她的手,两人都没有说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278章 定亲和成亲
第278章 定亲和成亲
虽然一直希望天下太平,但战争总是要爆发的,能拖到六月份已经是让温小和觉得很不可思议了。
皇帝刚死那会儿,朝局紧张,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三王爷和五王爷的身上,只是让世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两兄弟根本就没有打起来,反而是弄了个为期三个月的公平竞争,说是到时候再由文武百官推选出一个明君。
这一点,让众人都惊讶不已,就连温小和都是始料未及。
既然没打起来,众人自然是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康哥儿回了学校,天娇回了独院,赵宽不用去南疆,温小和也舒了一口气。
虽然她希望朱子熹能坐上那个位置,但她也不希望发起战争。
到了五月初八,朱子真和安雨涵的定亲宴无比的隆重,堪比人家的成亲礼,将军府自然也在受邀之列,看着笑得一脸得意的两人,温小和的心莫名的沉了下来。
本来国丧期间,作为皇子的他三年不得娶妻,可满朝文武好像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全部保持沉默,纷纷送上祝福。
说是三个月的竞争,或许,只是在等或者是酝酿?
更让人惊讶的是,五月十五,五王爷纳妃,这下更是让整个东华国举国沸腾。
要说三王爷定亲,那是早就定下的,早有风声传出,大家都有个心理准备,可五王爷纳妃这件事情,却是之前一点迹象都没有的。
别说一般人家,就是温小和,也是从来都没听说过。
到了这会儿,众人好像都明白了点什么,一下子举国上下又都紧张了起来。
朱子熹的岳家是江南的柳家,自古以来江南都是富庶之地,而柳家,则是江南的土皇帝。
柳家不仅仅有钱,最重要的是,还曾经出了一个帝师,本来能走仕途,可柳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家族发展最顶峰的时候收住脚步,转为从商,一家人再也不问朝堂之事。
但即使如此,柳家也和别的商贾之家不同,出了不少风流才子,让世人赞叹不已。
温小和也是在喜事的前一天才知道这件事情的,朱沁雪一脸兴奋的告诉她这件事情的时候,她还以为听错了。
“小七,你可别怪我给你说的太晚,我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的,所以今天一早就过来告诉你了,现在人就在公主府,你随我去见见可好?”
柳家远在江南,自然不可能从那里娶亲,朱子熹就将人安顿在了长公主府。
温小和见到柳诗画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姑娘。
一颦一笑都如诗如画,和她的名字太般配了。
和一般出自商贾之家的女子不同,柳诗画虽然看起来有些拘谨,但眼神里却带着几分自信,哪怕对上长公主,这种气质都不落下风,但却完全没有让人反感的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