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三兄妹相对而坐,谁也睡不着,梁宜木就笑道:"还是早点睡吧,明天我们就去县城看看……"
梁宜梅的泪水就毫无征兆的流下来,人的情绪向来是这样,一旦有人开了口子,一切都顺其自然起来。梁宜林也红了眼圈,见哥哥瘦弱的坐在那里,再也忍不住,俯身哭了起来,梁宜木最终还是没能将眼泪抑住,只好一把搂过弟弟妹妹,压抑着哭声,默默地流着泪……
三人在县衙门口晃了一圈,还是不得其门而入,最后还是梁宜梅提醒,三人才想到要去找郑决了解情况。三人一路打听,磕磕碰碰的找到县学,梁宜木拿出了一两银子打点守门的人,他知道这时不是省钱的时候。
守门的人诧异的看着这三个孩子,没想到他们出手这么大方,连忙笑道:"几位是有什么事?"
梁宜木等人说明了来意,那人笑道:"郑相公还真在,你们等着,我去给你们叫。"说着一溜烟的跑了。
过了好久,远远的就听到有人道:"我看就是你想耍赖,这时候有谁会找你啊?一大清早的……"郑决的声音就传来:"我英俊潇洒你也不用嫉妒我,不过我也想知道是谁找我啊?不知道我正在和人吟诗作赋呢……"
梁宜梅也不知怎么的,怒气就涌上来,大吼一声:"郑叔叔,你又在骗人,你要是会作诗,母猪都能上树"
郑决一踉跄,差点摔在地上,旁边的两人走路也有些不稳,这是谁,竟敢这样和郑决说话?郑家在县城里虽然比不上县太爷和钱吴两家,但还是很有些势力的。
郑决一听这话就知道是谁了,看了看身旁的好友,心里哀叹一声,今天真是丢脸丢大发了,小梅子可不管什么面子不面子的问题,她只要有话就要说……"小梅子,你怎么能这么说你郑哥哥……"声音戛然而止。
郑决见梁宜梅的眼睛有些红,见梁家两兄弟也有些憔悴,仔细一瞧,三人竟然都哭过,沉声问道:"怎么了?"
梁宜梅扁扁嘴,梁宜木就冲他行了一礼,将事情说了一遍,要是等妹妹和他说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郑决又是个跳脱的,只怕今天就耗在这儿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只是想知道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要是有,少不得要请郑大哥帮帮忙,不过费用我们来出,"说到这里,梁宜木有些不好意思,"只是郑大哥快要考试了,只怕是影响到你。"
郑决沉声说道:"考试考的是平时的积累,这几日我也没在做什么,照你说,你的生辰是在六月份?"
梁宜木点点头,"当初父亲还不懂这些习俗,去报日期的时候还是当差的老爷提醒他的,最后他还另给父亲另开了一张证明,也不知有用没用……"
郑决身旁的一人道:"照说朝廷一般很少招收刚满十四周岁的人的,只要名单没递上去就好办,"说到这里,他邪邪一笑,"就是递上去了也是有办法的,买通衙役办一个亡故就是了,再不然还可以花钱顶替。"
郑决瞪了他一眼,对梁宜木等人道:"你们先到美味斋等我,我去打听打听消息。"
这几天都在停电中,勉强将章节传到草稿箱,多亏了责编汤圆帮我照看,要不然我还得跑到网吧去呢在这里感谢责编汤圆的帮忙
第三十一章生变(中)
第三十一章生变(中)
郑决冷声道:"名单早已经送上去了,照说这征书你应该早就收到才是,却这两天才拿到,看来是有人在其中动了手脚了,你们家的那个族长可真舍得啊"
坐在郑决旁边的人边摇扇子边道:"名单已经送上去了,以我们的能力是不行了,就是我父亲也动不了手脚。"
梁宜梅抬头看他:"你父亲?"
郑决笑道:"他是县令公子,叫尚志清。"说了指着旁边邪邪的人道:"这是我们的好朋友徐润新。"
徐润新笑道:"刚才我给你们提议的怎么样?是卖个亡故,还是找人顶替?"
郑决思索了一下,"这倒不失为一个法子。"
梁宜木缓缓摇头,坚定的道:"大丈夫活于世,岂能躲躲藏藏的?我又比别人高贵多少,哪里用得着找人顶替。"不舍的看着旁边的弟弟妹妹,抚着梁宜林的头道:"你以后要保护好自己和妹妹,知道吗?"
梁宜林狠狠地点点头,梁宜木就对郑决道:"以后怕是还要麻烦郑大哥多帮忙照看照看。"
几人眼中闪过赞赏,徐润新更是道:"今天既是有缘,以后就是朋友了,要是有需要只管说一声便是了。"
梁宜木谢了几人,郑决又道:"那你是决定去参军了?"
梁宜木点点头,眼里闪过狠厉,"只是在走之前还有一些事要做,到那时少不得要麻烦几位哥哥。"
梁宜林和梁宜木坐在他的侧面没有看到,但对面的几个人却是看得一清二楚,几人心里一突,看来又有热闹瞧了。
"这次为什么会大范围的征兵?"
尚志清吃惊的看着问话的梁宜梅,郑决早已经习惯,解释道:"去年冬天草原雪灾,鞑靼就不断的小范围侵犯我国,春初的时候就由辅国公李大将军率军出征,谁知打到了现在,战事胶着,听说前一段时间李大将军败了,损失惨重,这次朝廷换了长平侯出征,这次征兵就是主要给长平侯的。"
"征这么多?"梁宜林吃惊的说道,"长平侯历代都封帅印,应该有自己的嫡系才是,怎么一次征这么多?"
尚志清说道:"当初长平侯平定交趾叛乱后就将手中的兵权都交出了,皇上又将他们分散在各地,"说着讽刺一笑,"现在自然不能一时之间招齐,所以要选新兵。"
梁宜梅的脸顿时黑了,有时间招收新兵,没时间调令旧军?这又是政治斗争?他们是打算把新兵拉到战场上当靶子?
梁宜梅心里有些悲愤,可偏偏她什么也不能做,也做不了,他们太弱了,所以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欺负他们,先前她以为只要这样平平安安的生活就好,可是看来是她妄想了,在这个封建社会里,要想平安生活,也要有能力的。梁宜梅看了两个哥哥一眼,他们必须得变强
尚志清奇怪于梁宜梅的情绪变化,梁宜梅察觉到他的视线,抬头冲他一笑,就转头锐利的看着郑决道:"现在已经将近五月,照说春天的时候中原要播种,草原也要整理草场,往年的战事再晚也就是拖到春天,除非是举国大战。可我记得四年前朝廷就和鞑靼修好,长平侯娶的就是鞑靼公主,为什么这次战事会拖到现在?更何况一旁还有瓦刺和亦力把星虎视眈眈,特别是瓦刺,我记得这几年瓦刺一直在和鞑靼争草原吧?"
尚志清心里一荡,好像看到了父亲坐在书房里,细细的教导他,徐润新则有些吃惊的看着她,然后机械的转过头去看着郑决,郑决和梁家兄弟早已见怪不怪了,虽说这个时代的女子很少有懂得政事的,但也还是有的,最出色的莫过于当今皇后,当年一路伴随着皇上征讨四方,又辅佐皇上处理政务,可以说连朝中的大臣也要仰望她的。
而且郑决和她相处久了,几乎每一次见面她都会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见解也很独到,而梁宜木等人更是习惯,平时梁宜林读的那些书都会被她提问,什么奇奇怪怪的问题都有,而政治上的一些问题更是她引着梁宜林去发问,然后请先生作答,可是尚志清和徐润新不知道啊,他们第一次见到如此……有政见的女孩子,还是一个八岁的女孩子。
郑决无奈的笑道:"我们这里虽不至于偏僻,但能得到的消息还是太少了,更何况这种涉及朝廷决策的事。"
那你也可以根据所得的信息试着推论啊梁宜梅撇撇嘴,不敢再问,见气氛有些沉闷,就眯着眼睛道:"早上郑叔叔不是说你在作诗吗?什么时候郑叔叔也学会了作诗了?念出来给我们听听呗,就当是给我们学习学习了。"
徐润新正在喝水,一下就呛到了,尚志清摇着扇子冲着郑决笑,就连梁宜木和梁宜林,眼睛里也染上了笑意。郑决苦笑一声,他是不是和她犯冲?
郑决不擅作诗,这是全县城,不,应该是临近几个县城都知道的事,当年他小小年纪就参加童生试,其他的科目几乎拿了满分,可偏偏做的诗一窍不通,为了这个,他还考了两次,这几年郑山长更是亲自教导他作诗,不过看来成效不怎么样,至今没有见他哪一首诗流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