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邵艺有些气愤的离开余味斋。
而此时的皇宫里,皇上也是气愤的将手中的奏折扔到地上,对欧淑人咆哮道:"请罪?在折子里说了是征得朕的同意,现在又请罪,那不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朕的脸"
越想越气愤,皇上干脆将榻上的奏折全都扔到了地上。
"皇上,要是气坏了身子就不值了。"欧淑人捡起地上散落的奏折,安抚他道:"都是永昌伯的错,当初他就不该煽风点火让言官们参长平侯,外面的人不知道,还真的以为长平侯没有请示过皇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欧淑人小心的看了一眼皇上的脸色,见他还是铁青着脸,就叹了一口气道:"长平侯也真是的,皇上龙体不安,没有来得及批阅奏折,自然也不知群臣误会了他,他回来就应该找那些言官才是,怎么就怪到了皇上这里?前几日,皇上连下床都困难,难道他还尊贵到皇上带病为他伸冤不成?"
皇上的脸色缓了些,可还是紧锁着眉头。
欧淑人想起姐姐的嘱咐,就上前趴在皇上的腿上,微仰着头道:"皇上不如去找皇后娘娘,长平侯毕竟是皇后娘娘的弟弟,让皇后娘娘去说说长平侯就是了,只要长平侯出面承下这个罪责,群臣还能说什么?"
皇上坐着想了一下,最后摇头道:"不行,皇后这几年和长平侯府好像越走越远了。"
欧淑人掩嘴而笑,眼里却微微透着悲哀,"女人一辈子是离不开娘家的,更何况皇后娘娘位高权重,长平侯府怎么会远了皇后娘娘呢?皇后娘娘是从长平侯府出来的,就更不可能远了长平侯府了。"
也对,没有娘家的女人还有什么用呢?皇上就叫了一声"更衣"。
……
坤宁宫中,皇后也在说着长平侯府,皇后派去的亲卫回来了,他们比长平侯晚到了一步,等他们赶到的时候,侯老夫人已经被救出来了,长平侯让木集镇的总兵带兵埋伏在木集林子里,等到鞑靼的三王子察觉到不对的时候,总兵一声令下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还差点就俘虏了三王子。
他们见长平侯第二天就启程回京,他们也急忙返京了。
皇后派人送到长平侯府压惊的东西都被留下了,可是侯老夫人还是一句话也没让人带回,底下的人都看出皇后的心情很不好,宫女太监们走路都小心翼翼的,不敢弄出一点声响。
这时候大家都盼着欧贵妃能来做客,因为每次欧贵妃来,皇后的心情就会好一些。
皇后抚摸着手上戴着的玉镯,问道:"那个和老夫人一起被掳走的也被救回来了?"
出去打探消息的小太监小心的回道:"是。"
"是什么身份?"
"听说哥哥是今科进士,现在在户部任左给事中。"
皇后微点了点头,就慵懒的靠在靠枕上,吩咐道:"从库房里选一些首饰衣料什么的送去,就说是本宫念她一路上照看侯老夫人赏的。"
小太监松了一口气,恭敬地应了一声。
……
寇三爷生气的将扇子摇得啪啪响,寇三夫人连忙上前接过,嗔怪道:"什么事情生气成这样?也不该拿扇子出气"
寇三爷被夫人看得气消了一半,但还是怒道:"二哥他竟然要把小四嫁给长平侯"
第一百四十九章婚事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四十九章婚事
寇三夫人也是大吃一惊,"二嫂不是想把四小姐许给沈家的六公子吗?怎么……不过长平侯府与我们家也算是门当户对。"
寇三爷一噎,揽过妻子,柔声道:"二嫂要是找你说这件事一定不能应承,知道吗?"
寇三夫人迷茫的点点头,她虽然不懂为什么,可却知道一切都听丈夫的,父亲临走时也是这么教她的,只要听丈夫的就没有错。
……
寇五小姐听到这件事时却是皱起了眉毛,将手中的棋子放下,起身净手,问道:"那二伯母怎么说?"
小丫鬟笑道:"二夫人当然是千肯万愿了,长平侯府可比沈家富贵多了"
"哼,这有什么,长平侯那样的命格,京城中谁敢嫁给他呀?"一个丫鬟兴致勃勃的反驳到。
寇五小姐的贴身丫鬟碧瑶就骂道:"胡说什么,这些话也是能乱说的?"
几个小丫鬟不以为意,一抬头却看见五小姐满脸寒霜的看着她们,顿时吓了一跳,连忙低头战兢兢的立在一旁。
寇五小姐看了她们一会儿,就对碧瑶道:"去通知管事妈妈,把她们卖出去,这样的人我们家用不起。"
两个小丫鬟脸顿时煞白,流着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哀求道:"五小姐,奴婢再也不敢了,求小姐开恩呀"
"五小姐大慈大悲饶了我们吧"
碧瑶看她们头都磕破了,心里有些可怜她们,就对着五小姐张张嘴,寇五小姐却坐在椅子上喝着茶,见她们的头都磕出血了,才放下茶盅道:"我母亲性子软,管不了你们,你们就越发胆大妄为了,现如今是什么话都敢说了,这还好是在我的院子里,要是出去了你们露出一句两句这样的意思,不仅是你们万劫不复,还会连累我们家。碧瑶不过说你们一句,你们就敢冲着她斜眼睛……你们的气性太大了,我是用不起的。"
说着起身就走。
两个小丫鬟吓得魂都没了,三夫人管家一向宽厚,只要不犯大错就不会有事的,可是怎么五小姐这么厉害?
碧瑶见她们眼泪鼻涕的流了一脸,连忙叫人拉了她们出去梳洗,悄声教训她们:"刚来的时候我就说了,要守规矩,你们才来几天就敢这样胡说八道的?"
小丫鬟的嘴巴阖了阖,哭着求道:"碧瑶姐姐,我们知道错了,您在五小姐那里有体面,您帮我们求求情,以后我们一定听您的,再不敢犯了。"
碧瑶知道小姐一旦决定了的事就不会再轻易改变,只能含糊的应承道:"我去试试看吧,成不成还两说呢。"
两个小丫鬟感激不尽。
房间里,寇五小姐拿著书在看,见碧瑶在她跟前晃来晃去的,就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放下书来,道:"你也不必说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去问她们,要是愿意去庄子里就留下,要是不愿意,想出去的,就把卖身契给她们打发出去,要是两条路都不选,就把她们卖了。"
碧瑶顿时笑逐颜开,行了一礼,谢道:"小姐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寇五小姐嘲讽的笑道:"这世上哪有什么观世音菩萨?菩萨是要拿自己的命去换别人的命,这世上哪有这样的人,就是有,也活不到现在啊"
碧瑶没作答,给寇五小姐上了一杯茶就出去了。
寇五小姐看着她的背影心里一黯,碧瑶很聪明,可就是心太软了,这样的人在皇宫里是生存不下去的。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几乎情同姐妹,她就送她一番前程吧,她在我们应该会过得很幸福。
她拿起书本,却看不下去,心里有些烦躁,二伯怎么会出这样的昏招?她已经要嫁给太子了,四姐再嫁给长平侯,皇上会怎么想寇家?就是太子恐怕心里也会不舒服吧?
家里有父亲在应该不会出什么大的乱子,四姐也一定不可能嫁给长平侯,可是这样的事多了也会让人烦躁的,家里毕竟是分开过的,父亲能拦着一次两次,可要是总是拦着他们,说不定到时不用外面的人做什么,家里就先乱起来了。
母亲又是那样的性子,现在家里没有什么事,有父亲为母亲挑选的管事照应着不会出大问题,可要是其他几位叔叔伯伯对父亲生出了不满,在后院给父亲使绊子,母亲未必招呼得过来。
寇五小姐向来是认为后院是一个不输于前院的战场,做得好了,甚至能起到前院都起不到的作用。她必须得想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让他们知道寇家如今是和太子在一条绳上,要是出了什么事……
……
皇上从坤宁宫出来后,皇后就立马召见了长平侯,之后的几天,朝堂渐渐恢复平静,长平侯"私自"调动兵马司和北军的事不了了之。
倒是侯老夫人回京后府里经常有几位夫人带着家里未出阁的姑娘上门拜访,长平侯的婚事又一次成为京中的焦点。
梁宜梅则忙着在京郊买了个庄子。京郊的庄子田地什么的都很贵,当初梁宜梅和梁宜林一致认为要买地最好还是在保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