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零开闲渔/我的以物换物系统通现代[六零](254)

作者:柚苏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文案: 姜晓菱有一个秘密,除了她没有人知道。 那就是在她十七岁生日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叫做“闲鱼”的系统。 那系统可有意思了。 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见都没有见过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在上面她可以和别人以物换物! 通过它,晓菱只用些破烂儿就换回了好多吃的东西! 海报: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拍卖纪录再创新高!本月十八号一件四方连上品成交价为人民币168.8万! 姜晓菱的目光落在了手边刚刚撕开的信上,整个人都呆点击展开

可邵彦成觉得妻子说的没错,只要有希望,有感情,办法总比困难多。

至少因为今天这番话,他们夫妻两个人的命运,都会有一个大的改变了。

想到这儿,邵彦成看向妻子的目光里不由得又带出了一丝赞赏和钦佩。

“你写你的东西吧,我去把这事儿跟小河说一声。”姜晓菱把想说的话说完了,人也满足了。

终于不再缠着邵彦成,要去找她弟弟聊天了。

邵彦成笑着转身拿出书本:“去吧,趁小河在,你们多聊一会儿。”

经过邵国庆和邵洋他们多方实验,现在已经确定,只有邵洋买的这个手提电脑可以和姜晓菱联系的上。

哪怕是用同一个账号,登录同一个网站,换一个电脑,显示的内容也会全然不同。

所以,小河这一个月的旅行结束之后,他想要再和姐姐说话,就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了。

姜晓菱进了仓库,邵彦成继续去读还没有读完的书,同时摘抄着笔记。

现在,他们的汽车厂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

按照张工的意思,新厂建成想让邵彦成过去。

他觉得新厂子刚成立的时候,也是最锻炼人的时候。

这样的地方最需要的正是像邵彦成这样的,能吃苦,有技术,又敢打敢拼的年轻人。

张工虽然没有明说,可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那就是——

新厂子建厂初期,肯定是又辛苦又磨练人,可真坚持下来了,那么前途必定一片光明。

至少会比留在老厂,进步要更快一些。

邵彦成不想辜负张工对他的期望,同时也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

毕竟建新厂这样的事,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能够遇到几次?

可是他也没忘妻子之前跟他说过的上辈子的事。

妻子说那时候的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庭的事情毫不上心。

动辄就是去外地学习,一学就是几个月。

家里的事儿一点不管不说,每次去还都是带着工资去的。

害得家里的生活时不时的会陷入窘迫。

虽然妻子没有说得太详细,言语间也没什么指责的意思。

可邵彦成还是听得出来,上辈子的她,应该是因为此而受到了不小的伤害,伤透了心。

甚至很有可能,她那么早的因病去世,都和这些事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邵彦成早早的就引以为戒,更是早就下定了决心,工作要顾,家庭也要顾。

无论什么时候,妻子,亲人,还有未来的孩子,永远都要放在第一位。

即便是他热爱的工作,如果与家庭产生了冲突,也必须往后排。

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邵彦成现在更加努力了。

他想让一切进程快点,再快点。

趁现在家中老人身体康健,他和妻子还没有孩子,时间还充裕的时候,把更多的空暇都投入到工作中去。

这样往前赶一赶,待将来妻子怀孕生子的时候,他就能全身心好好照顾了。

邵彦成想到这里,连忙收回了思绪,全神贯注的看起了书。

他以为今天晓菱和小河说话的时间肯定会长一点儿,这样他也可以看得更久一点。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只过了不到半个小时,那姑娘就从床上坐直了身子。

“怎么没多说一会儿?”他转过头有点奇怪的看着妻子。

姜晓菱抿了下唇,眼神有点复杂的看着他,忽然问了一句:“邵彦成,你饿不饿?”

邵彦成一愣,然后摇了摇头:“不饿。不是刚刚吃完饭回来吗?怎么,你饿了?”

今天晚上,因为买到了新鲜的黄瓜,所以家里做的是捞面条。

因为全部用的是白面的缘故,面条做出来又筋道又爽滑。

在凉水里浸泡过的手擀面,拌上切成细丝的黄瓜,凉丝丝,脆生生,又解暑,又开胃,一家人全吃撑了。

这才刚刚吃完一个多小时,哪里会又饿呢?

听丈夫这样问,姜晓菱摇了摇头,老老实实的说了声:“我也不饿。”

可是说完之后,她又小声嘀咕了一句:“饿不饿都得吃。”

听得邵彦成一头雾水。

“什么都得吃?吃什么?”

姜晓菱从床上爬下来,冲他说了一句:“你等一下,我给你看点东西。”

说完直接进了厨房。

说起来,他们家也是厨具齐备的,甚至比很多人家的东西还多。

可对于他们俩来说,那些都是摆设。

他们俩一天三顿都不在家里开火。

所以,看到姜晓菱不知道从哪里弄出来了一个大托盘,然后端出来两大盘冒着热气的菜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邵彦成都惊了!

他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慌手慌脚的把书,本子全都放进了抽屉里,把书桌腾出来一个位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