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零开闲渔/我的以物换物系统通现代[六零](150)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姜晓菱已经想的很明白了,强子哥会出事那一定是遇到歹人了。
上辈子她和邵彦成都忽略了这件事,毕竟他们和谢强走的并不是一条路。
他们一直在厂子里上班,而谢强早早的就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了。
现在既然知道了,那这辈子他们看紧一点就好了。别的不能说,只是不能让强子哥再走上歪路。
她就不信,有她和邵彦成盯着,还能让他重蹈覆辙?
想到这儿,她制止了妈妈和奶奶:“没事,就让爸去吧,有我跟着呢,你们放心吧。”
说着,她又朝三个小家伙瞥了一眼,朝那两个人使了眼色,用口型说了一句:“吃的。”
徐寒梅和姜老太太立刻不吱声了。
她们知道这两个人出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儿,就是和那个人接头。
徐寒梅担心的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丈夫,从他们的脸上没有看到一丝一毫紧张的情绪,这才多少放下了一点心。
昨天张家发生的事儿,对于全院儿的小孩儿们都是一个教训。
别的家庭回家怎么教育自己家孩子的不说,姜家是利用晚上烤火的时候,给全家的小孩儿们一起开了个会。
姜立南亲自主讲。
一来给他们分析了姜晓菱那样不顾自己的安危,急火火冲过去保护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二来,也是最重要的,是用张保平的事例来教育了他们,把嘴巴闭紧,在现在的环境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它往往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安危。
所以,即便饭桌上,徐寒梅不交待,小河也会比平时谨慎很多,更何况她还专门又说了一声。
饭后,仨小家伙嘀咕了一会儿,为了这四个馒头,愣是专门研究出了战术,有人打头,有人断后,还专门留出了人在门外放哨,这才将馒头送了过去。
将一家人看得又好气又好笑。
一个楼栋的两户人家,相隔距离不到五米,居然搞出了如此阵仗。
这和此地无银三百两又有什么区别?
徐寒梅还想念叨几句,却被姜立南制止了。还又反复交待了一遍绷紧安全这条弦的重要性。
和爸爸一起出来,姜晓菱又提了想去废品站上班的事儿,没想到这一次姜立南立刻就同意了。
反倒弄得姜晓菱有点措手不及。
姜立南叹了口气:“昨天我想了一晚上,你想去就去吧。之前我一直在想用个什么办法把你弄到厂里去做临时工,可看现在厂子里的情况……你什么也不清楚,去那儿反倒不见得是好事。”
姜晓菱没有接腔,其实她是懂的。
说白了不就是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对峙吗?从昨天张家的事上就能够看得很明白。
昨天那个人和进来的李书记,互相对视的那一眼,只要不是瞎子的,屋里谁没看见?
不用说,那人就是和李书记一派,没准儿还是李书记派出来打先锋的。
爸爸和王厂长关系好,这是众所周知的。加上他们家本来就是外地来的,这天然就站了队。
她一个小姑娘家到了厂里,特别是在昨天又帮了张家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一进去就被什么人给惦记上。
别的不说,只隔三差五的找她一点小麻烦,就够她受的了。
“废品站就算是条件差一点,可好歹谢强在那儿当站长,多少还能照顾你一点。他们那地方也没什么人关注,低调的很。反正咱们家也没人指望你赚什么钱,你就先去做个临时工,权当过渡一下,等将来有机会了再调整。”
听爸爸和自己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姜晓菱连忙答应。
姜立南也应允待会儿到了就和谢强说这件事,争取让她过了年就可以过去上班。
两个人说着话就到了废品站。
因为已近年关,现在送废品的人实在是不多了。站里静悄悄的。
只有那些仓库里偶尔传来一两声挪动货品的声音。
姜晓菱和父亲说了一声,就和他分头行动了。
他去找下夜班还在睡觉的谢强说话,而她则去仓库找了张巧。
看到她,张巧先是怔了一下,然后一下子就笑出了声。
“哎呦,你对我们这儿怎么这么有感情?干脆你过完年来这儿上班得了,正好我们这里也缺人,你来了咱俩也就个伴儿。”
姜晓菱听她这么说,嘻嘻笑了一下,回答:“好的啊,张姐,我可能过了年真的能和你来作伴呢!”
说着,她用手指了指外面:“我爸爸去和谢站长说去了。要是能说通,我过完年就来这里做临时工,到时候咱们一起上下班,一起干活!”
张巧这么说原本就是一句玩笑话,可压根没有想到这姑娘居然会来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