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信他。
秋收后,庄民国他们菜地的苗子更好卖了,庄民国他们砖窑厂天气越冷生意越好,家里的苗子都是陈夏花在打理。
这一年卖苗子,陈夏花已经熟了,胡萝卜苗子一放出风声,红太阳大队,还有红枣大队的过来买苗子,胡萝卜、辣椒、莴苣,每样苗子都卖光了的。
他们家生意好呢,有人想跟庄家一样卖苗子,也去花了大价钱从公社里买了种子回来,最后孕育出来的苗子不多,又耽误了一两个月,菜地上一点收入都没有,最后算下来,这收入比卖菜还少一两块,也歇了育苗子的心思了。
就是他们四生产队光明村都有好几家,还有他们大嫂刘春枝。
刘春枝能买皮鞋穿,就是笃定了也能靠卖苗子挣钱,先把钱给花了,最后钱没挣到,花出去的还把家里这些年挣的全花光了。
眼睁睁看着陈夏花种了一菜地的苗子,一个又一个的钱往他们兜里进,气得又骂了庄民安一顿。
老生常谈了,要他去当工人。
卖完了苗子,种下去没两个月就入冬了,精心伺候的一批胡萝卜已经能收,可以送去公社里头了。
家家户户都收菜,送菜,结钱,人人脸上都带着笑模样,有时看见庄玉林兄弟,还给他们兄弟递个糖块呢。
十二月,计分会计朱大军的收音机里播了个大消息。
村里的干部们到过年,分肉分粮的时候才公布出来,提前就说了,要他们全都去开会,每个社员都要到场。
要做什么呢?分土地了。
作者有话要说:啊,到了卖土豆都能致富的年代啦。
感谢在2021-01-07 22:40:15~2021-01-08 17:54: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二哈的世界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1章
土地下放,由公转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也就是俗称的大包干。
文件已经下来,盖了钢印儿的。
因为事关重大,周边的大队都取消了放映队,改为分田来了。
干部们坐在台子上,村长就把他们早就定好的方案说了,让他们每个人上台去抓阄,碰运气,谁运气好谁就分好田,谁运气差谁就分差田。
分田是以一户为主,首先要确认这一户的人符合不符合,还在不在。
一户当中,每个人都是有地的,但过世的人名下的土地要收回去,划分到其他需要地的人头上。
村干部挨家来问,问到庄家头上,问庄炮仗两个,“你们是怎么想的?到底是跟着老大还是老二,我们要把你们的田地划进去。”
庄家两个老的这种情况在村里不稀奇,两个老的跟了老大,合不来,又跟其他儿子一起生活的不少,现在关系田地的事,他们就要问好这些到底要跟谁,免得以后麻烦。
庄炮仗还没开口,庄民国大嫂刘春枝不干了,“我爸妈本来就是跟我们的,当年分家也是分给大儿子的,哪有跟小的过的。”
她还叫庄民国说说话,把人给哄回去。
从集体转到家庭联产,村里的社员们还没回过神呢,有高兴,但更多的是茫然。他们每天被安排上工,只负责出力气就行,现在要他们自己种田了,社员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种。
种田要种子啊,种子从哪里来?种出来又去哪儿交呢?以后村里每年就不发钱了?
刘春枝不知道好坏,但她知道,不能让二房的占了便宜。
东西管不管用那是另外的事,先搂在怀里才是自己的。
“现在不是以前了,你爹娘是长辈,他们有两个儿子,想跟谁都可以。”村干部如实说。
庄民国说的,“我爹娘跟我,他们的田地到时候分一份给我大哥。”
上辈子没有两个老人的田地,他还不是能出去打工挣钱,一样要养家糊口。
也就是现在的人把田地看得重呢,等几十年后,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都不愿意做笨重的农活,村子里就是些老人孩子了,还有个称呼呢,叫“留守儿童”,“留守老人”。
那时候这些田地要么包出去给人家大老板种东西,要么就空着,田地里的草长得老高了,送人种都没人要的,谁还会去争土地的。
庄民国一辈子也是苦过来的,地地道道的土农民啊,他跟老头老太太们在村里没事做的时候,也跟老头们可惜那一片片没人种的土地,但可惜归可惜,他们都一把年纪了,连锄头提着都费劲了,谁还能去种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