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板回来路上还遇到了小时候一个村里的玩伴,早些年嫁到镇上,跟着男人去了外地,说是支援化肥厂,今年被调了回来,是他们村里嫁得最好的了。
一个住村头,一个住村尾,人家说起她们,就说什么呢,说,“人家陈莹莹那是嫁到工人家庭,她男人厂子里争着要呢,你们看村尾那个,同一年出嫁的,嫁了个什么人家?”
陈夏花看到了一回,陈莹莹回娘家,那叫威风呢,大包小包的,带着红花,踩着皮鞋,风风火火从他们门前过,说要去摘地里摘柿子。
几个嫂嫂都陪着。
陈夏花那时候在娘家使劲干呢,她蹲着洗衣服,陈莹莹就笔直的站在面前,从上俯视下来,看了眼她冻得通红的手,捂着嘴儿笑了声,“大冷的天,怎么不用热水。”
出去后,她那几个嫂嫂说的,“她又不是莹莹你这细皮嫩肉的,哪里用热水,这么金贵呢。”
陈莹莹就捂着嘴笑,也不说话。
捧高踩低的不止陈秋几位嫂嫂,村里好多人都这样。
为什么呢?因为人家嫁了个好男人,找了个好家庭。
他们看女同志,评判女同志,是看她背后的“婆家”背景够不够硬。
你背景不硬,人家背景硬,都去捧着那背景硬的去了。
还是陈莹莹喊她的。
陈莹莹在街上喊了人,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没想陈夏花还转了身,陈莹莹这才觉得自己没看错人,又一脸不敢置信。
这才几年啊,几年前陈夏花还在娘家干活呢,跟老黄牛一样,又穷又土,一样的年纪,她们站一起,陈夏花看着都要大好几岁,催老。
现在跟换了人一样,从头到脚的比陈莹莹还时髦,就那一个皮包,供销社的新款,陈莹莹从外地回来,在省城看了眼,供销社都要五十一个包。
她摸了好几下,一直舍不得买。
“你二嫁了?”只有这一个理由才说得通,陈莹莹还记得陈夏花嫁的是乡下的泥腿子,那个乡下男人舍得给女人买这么贵的包。
陈夏花气的很:“你说这是什么人啊,见面就问别人是不是二嫁?整天把二嫁不二嫁的挂嘴边,我看她自己才二嫁了呢。”
庄民国给她出主意:“下回你穿得更好些在她面前晃,专门气她。”
“把咱们家的金链子给带上。”
陈夏花摇头,忍不住想了想那场面:“还是算了,用不着跟她比,她这是什么比,我就不跟她比。”
庄民国说:“叫攀比。”
陈夏花说:“对,攀比,咱们大儿不是说了吗。”
搞“虚荣”要吃亏。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感谢在2021-02-06 17:58:01~2021-02-06 23:54: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0amy、夏10瓶;榧斐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9章
庄家其实有钱。
前几天后山果子林挣的就是其他人家一年挣的了,苗子地也挣了一千多,作坊要到年底才能分红,现在的营业额已经达到了三万。
从省城到镇上的供销社供货占一笔,另外一笔就是从登报纸打广告以后,从外边来的老板来拉了不少货走。
过来看货的老板对他们冬天的小商品有兴趣,已经有几个老板合伙,要搞个大的,下了个大单子,比供销社定的数目都多,尤其是毛绒鞋子,各个款式都定了上千往上。
人家老板说了,要拉货去外地,去干什么呢?“占领外地市场。”
他们省城到县里,连镇上去年都有了毛绒鞋子,在本地市场已经不稀奇了,买得起的早就买了,今年的新款,能真正下手买的人肯定比去年少。
外地市场不一样啊,在他们省下这些地方是饱和了,到在外地市场还是一片空缺,等着他们去占领呢。
他们也不怕亏,这鞋子能从去年火到今年,已经证明了毛绒鞋子的红火程度,在本地行销,在他们相邻的几个省会照样行销。
他们怕的,是不够卖。
季老板就是合伙的老板之一,他兄弟多,隔几天就跑过来看看他们作坊生产了多少数量,除了毛绒鞋子,在省城行销的“保暖三件套”,帽子、手套、袜子,围巾,他们也定了数千件。
库房里一有货,他们立马拉走了。
作坊以前小,这两年规模扩大了,再把作坊安在自家住的房子里就搁不下了,就把作坊搬到了庄家大房的院子里去,几间屋都腾出来了,全是办公室、仓库。
征求了大哥庄民安同意的,他回来就住二房,东西都搬过来了,庄玉林说了的,“要给大伯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