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布包带我回六零(9)
“喏,这就是你家的户口本,快拿走吧,在外面饿死了也别回来。”老太太将户口本扔到应雪阳脚跟前。
“余大娘你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这孩子怎么说也是你外孙,就不能好好说话?”方良轩看不下去,多嘴说了句。
“哼,既然你都说了她只是外孙,不是亲孙,那就是个外人,我干嘛要对个外人那么客气?”
方良轩:“……罢了。”
应雪阳捡起户口本,没理会老太太的话,直接翻到变动那一页:“叔,你快帮我签个字,咱别理会她,一会儿我就要搬家了。”
方良轩拿起笔,在变更那一栏写下“同意”,随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应雪阳拿到了户口本,就迫不及待的朝草棚跑去,欢欣鼓舞的说着:“乐乐、西西,快收拾东西,咱们要搬家了。”
“姐,这是真的吗?”应照乐眼睛亮了亮,他终于不再受余家兄弟姐妹的欺负了。
“嗯,真的。”
“耶,太好了,我们再也不住这里了。”应星西欢喜的跳起来。
说是收拾东西,等真正收起来,也就是一床自家母亲留下的被子,姐弟几人连多余的衣服也没一套。还有应雪阳给应照乐的笔,他宝贝的藏在了衣服口袋里。
应雪阳背着棉被,一手牵着个小孩从草棚里出来,门口就站着余洛几人,对着三人指手画脚道:“东西放下,看看有没有拿咱余家的,否则到时候去乡里举报你们是贼。”
这话是余洛说的,上了个高中,把老太太说话的气势学得惟妙惟肖,还真当自己的一家之主了。
应照乐紧了紧应雪阳的手,本能的身体瑟缩了下,是对昨天被打那件事留下的后遗症。
应雪阳将他往身边拉了拉,示意他别怕,这才不咸不淡的回:“你们余家的东西都在草棚里,至于身上这床棉被,那是咱妈留的,我必须带走。”
余洛凑近看了看,见应雪阳身上只背了床棉被,转身走到草棚门口,只见到一个碗,其他的啥也没有了。
“算你识趣,快滚吧!”
“就是,快滚快滚!”余青也学着余洛,不给她好脸色。
另一旁站着的余小苔和余露露,也过来插嘴:“你们出去肯定会被饿死的,那就是活该。”
前两年闹灾荒,死了很多人,那些人有多可怜,她们可都是亲眼看见的。
应雪阳不想理会这几人,拉着应照乐和应星西就往外走,从今天起,她们再也不受这家人的压迫了。
方良轩这边一回到家,就忙不迭地对李兰华说起:“你看看咱家有些啥吃的或者用的也行,都拿些出来给阳阳那孩子送去,姐弟几人空着手从余家出来,除了床被子,啥也没有,看着就可怜哟。”
“你放心吧这些东西我都准备好了,一会就送到鱼塘那边的小木屋去。”李兰华安慰道。
“唉,希望这几个孩子能平安长大吧。”方良轩叹了口气。
姐弟几人走到半路上就碰到了李兰华,见她手上提着个篮子,里面装了满满一篮子吃的。
“婶儿,你这是干啥呢?”应雪阳不明所以的问。
“你们几人才到小木屋,里面啥也没有,余家那边也没给东西,饿了总要吃东西,把这些拿着,怎么说也会撑几天,到时候咱们再想想办法。”李兰华说完就把篮子往应雪阳手里塞。
“婶儿,这些东西我不能要,你和方叔已经帮我很多了。”应雪阳推拒道,她不喜欢欠人的。
“先拿着吧,再推拒婶儿可要生气了,要不是你帮忙我家老太太现在还不能走路呢?”李兰华故意沉了脸,老太太用过应雪阳给的药,现在腿在渐渐的好转了,她可是记着这份儿情的。
应雪阳无奈,只得收下,刚转身要走,又见草棚后的刘婶子追了上来。
“阳阳,婶子这里也有些吃的,你一并带着走吧,多一点吃的总比没有好。”说完,刘婶子也将手中的那袋玉米面往应雪阳手里塞,这姐弟在余家过的啥日子,她可是亲眼目睹过。
应雪阳想拒绝,可看着这两人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都比余家那伙人好,心里又升起感动,答应将东西收下。
回到小木屋,应照乐和应星西开心的四处转悠,一点也没有因为离开余家而伤感。
“姐,这里的房子和我们家以前的房子好像啊。”
是挺像的,原主的记忆中,以前应家的房子就是宽敞的木屋。
“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了吗?”应星西也欢喜的四处探看。
“嗯,我们会住在这里,再也不会像草棚那样了。”
应雪阳可没告诉两小孩会长期住在这里,她现在有个挣钱的隐形工具,等到时候手里有钱了,一定要去城里买房子住。
作者有话要说:
像余洛这种人吧!肯定是不能考大学的,否则尾巴会翘上天。哈哈哈
来,你们说,如何虐余洛,欢迎留言哦
2333333
第9章 第 9 章
应雪阳在认真割草,忽地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她身上震动,就像未来用手机那样,调成了静音模式后,手机会“嗡嗡”的动起来。
她手在身上碰了碰,发现是帆布包在疯狂的震动,这东西用眼睛压根就看不出任何异样,只用手触碰后才会感觉到它的抖动。
她目光刚落到帆布包上,淘宝的界面就出现在脑海里,瞬间弹出旺旺的消息,原来是有人在询问她那个青花瓷花瓶价格。
应雪阳用意识回复对方,让他开价。她不了解这些宝贝的行情,只能由着对方来定价。
对方沉默几秒后回复她:两万。
应雪阳也不确定那是不是真货,只是看着这价格还行,也没过多犹豫,当场就成交。
瞧着账上多了金额,应雪阳心里美滋滋的,恰好今天是中秋节,她一会割完草准备从淘宝上买几个饼子回去,同家里两小屁孩凑和着过节。
余家这边,因为应雪阳分家搬出去了,家里人除了老太太舍不得工分还有几分遗憾,其他人可畏是神采奕奕。
陆琴这边到老太太面前说起,几个孩子下午就要回县城里上学,吃住都在学校,到时候又得一个多月才回来,想在中午煮一顿饺子吃。
老太太想着这到底是自己的孙子,自己将来动不了,可不就只得仰仗着大儿子和小儿子吗,没有多想就答应了。拿了钱和三斤肉票给陆琴,让她去供销社割肉回来吃。
到了中午,一家人见午饭是吃饺子,个个都喜笑颜开。
饭桌上,余洛忽然沮丧的对老太太说起:“奶奶,我们学校最近的生活越来越差,每天吃不饱饭,饿得都快没精神学习了。”
“啥?饿得都没精神学习,那咋成呢?你现在可是关键时期,一点也不能马虎,咱余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还等着你到时候考上大学替咱家光耀门楣呢?”
余正功可是把自家儿子当成了全家的大功臣,就指望着他考上大学,给自扬眉吐气。而且这年头大人饿着那是正常的,可千万不能饿着孩子了。
“都快饿死了,还考啥大学啊?”余洛说得活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那可不行,你这样万一耽误了学习咋办哟?”陆琴颇有几分担忧的说着。
“妈,你看洛洛在学校受的苦,这个月是不是得多给点粮票?他可是咱家现在唯一的高中生,不能有丝毫差池的?”余正功带着几分警醒的问。
老太太这边还没开口,施桂音和余正思听闻后,互相递了个眼神,知道余洛那小子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了。
“小苔明年要考高中,也不能饿着了,妈,你看是不是也得要多给点粮票?”余正思补充道。
“小苔那也只是考高中,可不能和洛洛比,咱洛洛考上大学读出来那直接就是国家干部。”余正功自豪的炫耀着自家儿子。
“等咱小苔考上过多高中后,也同样能考大学,到时候毕业那也是国家干部。”余正思毫示弱的说起。
“怎么说那也比洛洛晚毕业!”
“那他也能考大学。”
……
“啪!”
老太太将筷子重重的拍桌上,眼神狠厉的扫了两儿子一眼。
“吵啥吵?我这还活得好好的,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了?”
余正思和余正功都息了声,不敢再说话。
“奶奶,那这个月要不要多给我粮票啊?”余洛趁机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