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反派王爷后(美食)(128)

作者:花惜言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文案: 超级美食红人虞晚晚穿越成了骄蛮无脑的侯府大小姐,又遭人设计,被赐婚做了平北王江泠的准王妃。 江泠是凶名远播,杀人如麻、执掌兵权的军中“活阎王”。 婚事轰动京城,一干人幸灾乐祸,一干人吃瓜看戏,都等着瞧这鼎鼎有名的草包美人落入阎王殿,会被怎样“活剥生吃”了…… 洞房夜,江泠正欲拿出写好的和离书,寒毒发作,狂吐不止,形容狼狈。 本以为会嫌恶、厌怕的点击展开

她相信米叔会说到做到的。

“娘,你舍得留下女儿一个人嘛,如今已经是九月份了,等你到漠北就是冬天了,天寒地冻, 你再想回京就费劲了。”

虞晚晚施展撒娇大法, 身子往母亲怀里拱着, 小脑袋瓜在林若男胸前蹭来蹭去:“娘,你要是过年时回不来, 阖家团圆的日子, 女儿就一个人过, 多凄凉啊,娘, 你就先别去了, 等明年开春, 我陪您一去,好不好,好不好嘛!”

“好了!好好说话, 你这腔调弄得娘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林若男拿手指用力点了点虞晚晚额头。

“娘,您不答应,我就还这么说话!”虞晚晚拽了林氏的袖子耍赖皮。

“好了!”林氏白了女儿一眼:“娘暂时不走了,对了,光说我,你和王爷都成亲一年了,一直也没有身孕,不如这两天让御医给你好好瞧瞧。”

“娘~,我和王爷虽成亲一年,但也没经常在一起,不怀孕很正常的。”提到这个话题,虞晚晚便找了借口溜了。

不溜也不行啊,她和江泠都未原过房,上哪里生孩子去。

不过,时间倒是真快,她和江泠竟然成亲了一年。

虞晚晚翻出刚成亲时签下的和离书,看着上面的一个个字,忍不住笑了。

和离?他现在还舍得嘛。

这对江泠叫什么:真香!

远在江南的江泠看着面前的一盘精致佳肴,用力的吸了一口气,真香啊!

……“灵芝恋玉蝉”

江泠听了菜名,嘴角微微翘了起来,这原来就是她在信里写得,送给他的成亲一年的礼物。

江泠看着眼前的佳肴,沉褐带黑的冬菇盒宛似灵芝,薄而洁白的酿馅蛋包俨如玉蝉,二者相辅相成,与清澈见底的鲜汤,形影不离,富有诗意,观之黑白分明,美观雅致,食之质嫩鲜润,味道醇美,清爽无比。

……更重要是这名字中满怀的爱意。

“王爷不必再赏赐草民了。”江南有名的酒楼百味馐的老板诚惶诚恐道:“京中的娘娘能选中草民的酒楼代为王爷做这道菜,是草民的荣光,尤其草民得了这道菜的菜谱,已经是得了一座金山了。”

百味馐的老板没有说假话,他倒是是识货的。

这道“灵芝恋玉蝉”是虞晚晚原来世界闽地创新名菜,工艺考究,造型惟妙惟肖。

独家菜谱在古代也属于手艺,都是不外传的。尤其还是京城王府做出来的,更是珍贵。

这以后就是百味馐酒楼的招牌菜了,不就是在送钱一般。

当然虞晚晚也不是散财童子,她选百味馐替她做这道菜,是因为百味馐是母亲林氏钱庄的大客户,知根知底。

京城的虞晚晚接到了江泠的来信。

信的题头便是:晚晚吾妻,分别十三日,念你难以成寐。唯盼回京后,得尝夫人亲手做的“灵芝恋玉蝉”。

……想念你难以入睡!要吃你亲手做的菜!

江泠竟然在纸面上如此直白的表达对她的思念。

虞晚晚捧着情书不由得笑了起来,江泠这一次还真的与她心有灵犀了呢。

江泠送她的成亲一周年的礼物之一,竟是从江南给她请的一位极有名的糕点师傅。

虞晚晚于美食是真心热爱,对同样专研于美食的人是真心尊重。

这位江南来的周师傅,也的确在糕点上很有心得,祖上也是御厨出身。

虞晚晚看他做的蛋黄千层糕,蓬松、柔软和造型都类似她原来世界中的的西点了。

但相对于西点,中式的蛋黄千层糕不添加奶油、泡打粉等,不是用烤箱,而是用传统的一层馅一层面皮的蒸出来,由此可见古代人的智慧了。

而周师傅遇上虞晚晚,那更是惊讶,这位王妃娘娘于美食上的造诣可以说是超凡脱俗了。

经她指点一些事情,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周师傅也得以研究出了好几种新甜点。

江泠送虞晚晚的周年礼,自然不止一份,除了周师傅,还有京城玉饰坊送来的首饰。

只不过虞晚晚打开匣子,嗯,又是金灿灿的各种金饰。

虞晚晚从与江泠同去北胡后,有些明白缘由了。

北胡女子不就是满身金子、银子做的装饰嘛,必是给少年的江泠造成了错觉,认为女子都是喜欢金、银的。

除了首饰,还有玉衣坊送来的新衣服。

只是虞晚晚看这些衣服便有些奇怪,都是大红色的,便像是她与江泠刚成亲时穿的衣服的颜色

这要穿出去也太喜庆了吧。

虞晚晚更盼望的礼物其实是想江泠能从江南快点回来。

她是真的想他了。

好在十月初一,便是当今魏景帝的千秋节。

去年,魏景帝以勤俭为由,没有办千秋节。今年正是魏景帝二十五岁的生辰,还有之前在对乞颜的战事中大获全胜,长了大魏天、朝的威风。

魏景帝心中高兴,这个千秋节便要好生的庆祝一下。

于是京城的各部都忙了起来,誓要把皇帝的千秋节弄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

大魏的附属国也纷纷派了使臣前来贺寿。

九月下旬,京城的街面上便像过年一般热闹。

家家户户都挂了红灯笼,黄土铺道,清水润街。

虞晚晚刚回京城那几天,平北王府是宾客如云,但江聪明确与虞晚晚说了暂时没有成亲的想法,故此虞晚晚对那些打听江聪亲事的人,只推说江聪的事还是长公主说得算,这些人便都败兴而去。

二来朝廷一直没给虞晚晚的表功的圣旨,一些人大约就猜出皇帝的意思来,也就不再上门。

再加上虞晚晚听长公主让她不要多说什么,她便以生病的原因尽量不见客,还有江泠也一直没有从江南回来,慢慢的平北王府的热度就下去了,门口也少见了车马。

不过这样虞晚晚倒是轻松了,正好有机会出去好生的逛逛街,看一看。

而江帅现在的生意做得也不小,除了帮虞晚晚照顾酒楼外,他自己也开了一座茶楼。

这一日便邀了虞晚晚、小郡主等人去了他的茶楼。

江帅的三香居茶楼离虞晚晚的三羴居酒楼不远,都在热闹的朱雀大街上。

之所以叫“三香居”,一是与三羴居相互呼应,二是喻指“书香、水香、茶香”。

江帅的茶楼在京城现在生意是最火爆,原因就在他这书香和茶香。

书香,江帅花重金请了京城最有名的两个说书人,每天来听这两人说书的人,便把茶楼坐得满满登登。

茶香,是江帅特意从巴蜀引进来的盖碗茶,极具特色。

虞晚晚等人进了三层楼的三香居,就见包间散台皆座无虚席,还不断的有人进来,见没了地,便见缝插针地站着。

尤其是一楼大堂,满满的都是人。

人虽多,但却算安静,全都凝神在听台子上的说书人讲古道今。

虞晚晚当然被安排在二楼位置最好的包间,开着的窗户,正对着大堂的说书人的台子。

掌柜的当然知道这是自家的贵客,是亲自来伺候。

喝盖碗茶,看茶童的掺茶手艺也是茶馆中不可或缺的一景。

掌柜的是叫了店中手艺最好的茶童来。

穿着青衣小帽的茶童拎着一把长嘴大肚的铜茶壶,就见他把长嘴铜壶举到头顶,离茶碗足有两尺远,一个“童子拜佛”,细流从上泻下,刷的一声便冲进了桌子上的茶碗中。

接着,铜壶甩到背后,细长的壶嘴贴着后肩,连人带壶一齐前倾,细流越背而出,是为“负荆请罪”。

再背过身去,后仰如钩,使了个“海底捞月”,铜壶置于胸前,一股滚水细若游丝,越过面部,掺进茶碗。茶满,人一个鲤鱼打挺直起身,桌面干净如镜,茶水一滴不溅。

整套动作是行云流水,虞晚晚忍不住叫了一声好,示意春桃:“赏!”

虞晚晚端起盖碗茶,喝此茶,先闻香: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再品饮: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

而且盖碗茶还有一妙处,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别有一番风情。

虞晚晚一边品着大碗茶,一边听说书人讲得竟然是江泠带军大破北胡的故事。

“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