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当家(186)
晚上去秋味食肆的时候,祁七竹把秋假的时间跟祁九里说了,已经是账房先生的祁九里一个月可以休息四天,日子可以自己定,那当然是一起休息才有意义,当即跟颜掌柜说了十五、十六两天休息的事,颜掌柜一口应了。
谁让祁九里能干,半年的账目全部屡清楚,现在就等着来收税就好了。
“对了,方老爷今儿找我谈话了。”回家的路上祁七竹跟祁九里说了今儿去方宅的事,“方老爷让我留在方家私塾接着读书,束脩等一应免除,还包饭。”
“还提起了我跟白霜的亲事。”祁七竹想到中午去方宅,方衡禄对自己一副不舍又恭喜的样子,还透露了白霜家的事,说实话祁七竹心里有些不喜。
“说什么了?”祁九里见祁七竹神情有些不对,皱眉问道。
“白霜是岭南祁家人,听闻是个比方家还要好的世家大族。”祁七竹扯着嘴角笑道,“伯母是江南钟家的姑奶奶,好似比岭南祁家还要有名。”
“什么岭南祁家,江南钟家得,我可都没听过。”祁八松云里雾里的。
“我也没听过。”祁七竹笑着回道,“不是跟我们一个层次的人家,也没知道的途径,本来是八竿子打不到边的关系,如果不是伯父、伯母他们来了祁连沟,我跟白霜都没有机会认识。”
“对啊,既然这么有名,怎么来我们祁连沟了。”祁八松好奇道。
“这不是我们该关心的。”祁七竹回道,“你也当不知道,别往外说。”
“我这人虽然爱打听,但是只听旁人的,从不说自家的,七哥又不是不知道。”祁八松噘了噘嘴道。
???
第257章 闲言碎语
“那哥你有什么想法?”祁九里问道。
“当不知道。”祁七竹回道,“我本来就不关心的事,只是方老爷中午的这番讲解,我有些心里不舒服就是了。”
“那哥还在方家私塾念书吗?”祁九里接着问道。
“读啊,能免束脩,还包饭,多好的事,更何况我本就打算留下的,反正我留下和方家给我便利是互利共赢的局面,我如果能更进一步,也是给方家私塾争了光。”祁七竹回道。
“七哥,方家是不是想拉拢你。”祁八松说道,“之前我可是听过别人说起闲言碎语的,说什么方家是看重你的,当初你退亲后,就想过把方家的姑娘许给你,就等着你出孝期了。”
“这话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说,好些都是默认的,只是你不关心,又不是事实,我也就没在你面前学嘴。”祁八松说道。
祁七竹闻言眉头皱起,“我从没听人说过,一点儿不知,你也当做不知道,等我和白霜的亲事定下了,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哦。”祁八松点了点头应声。
“你自己注意着些。”祁七竹看着祁八松没心没肺的样子,提醒道。
“注意什么?”祁八松疑惑道。
“注意不要被人拐了去做女婿。”祁七竹眼带笑意说道。
“七哥是说方家?”祁八松看着祁七竹揶揄的神情一下子领会到了真谛,“七哥觉得方家错失了你这么个如意郎君般的女婿,会把主意打到我这个同样优秀的人头上?”
“嗯。”祁七竹难得没有反驳祁八松自夸的优秀,虽然祁八松跳脱了些,但不可否认还是个优秀的青年才俊。
“放心吧,我不开口答应,难道方家人还能摁着我的头让我娶他们家姑娘。”祁八松不在意说道。
“倒也不是不可能。”祁九里嘀咕了句。
“九里你说什么?”祁八松没听清,凑近祁九里身边问道。
“我说也有可能。”祁九里打趣道,“万一方家选的是个貌美如花,又性子好的姑娘,你一看就掉进了人家的美人计里,那不需要人家摁着头了?你自己主动就求上门去了。”
“我还没开窍呢?哪像你们俩,才多大?就心里有人了。”祁八松又不屑又艳羡的语气说道?逗得祁七竹和祁九里笑开了。
“对了哥,田契挂名的事好了吗?”祁九里打听到。
“明儿可以去拿了。”祁七竹回道?“这次秋收确定不需要交赋税,今儿金水牙行的人来私塾先给我报了信?明儿拿到田契后给小舅舅他们送去就行了。”
地里的麦子金灿灿一片?最近日头又是好,懂得看天的人说近几日都是大晴天,好些人家已经开始收割水田里的麦子了,毕竟金水镇下辖的各大村子多数种植的都是小麦?也是一家子最值钱的精粮了。
小麦的收割比玉米、地瓜、土豆等早了一个多月?也算是错开了一定的时间,让农家人能更精心的割麦、晒干、磨粉,然后把需要缴纳赋税的部分单独称出来放好,等到八月底、九月初第二次秋收的时候一并再缴纳赋税就好了。
所以小麦早割、晚割,其实只要在第二次秋收之前确定挂名就能免赋税的?知道理的人一般都不急,可总有心里不踏实的?为了保险要等到确定了再割麦的,钱家就是这样的人家。
自从田契被池灵俊拿去后?钱父和钱母心里就感觉有空落落的地方,一日田契不拿回来?心里就不踏实?当然这个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是家里重要的出息地,还是珍贵的水田,谁家都是当宝一样的。
“老二,你说是不是该去池水村问问灵俊啊,这麦子这两日肯定得收割了,田契还没拿回来,万一不能免赋税,那不是白忙活嘛。”钱母看着钱樟久忧心问道。
钱父也是这般想的,“老二,你跟老二媳妇要不跑一趟,就算现在不能拿也得知道个准确的日子,让我们心里有数,也好安排割麦子的日子。”
钱樟久看着坐立不安的爹娘,心里有些不得劲,边上池灵花站着,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然后在钱樟久还没开口之前先说了话,“爹、娘,虽然小弟年纪不大,但办事一直很牢靠,小小年纪就能来回县城和镇上,在各村之间也都跟走熟门一般,误不了事的。”
“而且来收税是在第二次秋收后,现在割麦子不影响,只要那时候挂名在七竹名下就成了。”池灵花性子温和,一般不会反驳自家公婆,可他们现在的话虽然没有提及,但总归是对自己娘家人的不信任,池灵花心里不舒服。
不过跟公婆相处这么些年,池灵花也知道他们骨子里是什么样的人,说刻薄还没到那种程度,但要说亲厚那也是远远比不上自家爹娘对儿媳妇的。
但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池灵花也不想说得太过了,补充道,“爹、娘,也才没几天,如果过几日还没消息,那时候再去问也不迟,这事怎么说也是七竹、灵俊他们对我们的照顾,这时候去问总有些不好意思。”
池灵花的话一落,钱樟久附和道,“爹、娘,灵花说得在理,现在着急慌忙的去问,好像我们是怕灵俊、七竹他们贪家里的田契一般,即使心里没有那个意思,也会让他们不舒服,去挂名的肯定不止我们家,别没得我们第一个去问,那就不好看了。”
钱父、钱母被两人一噎,心里堵的慌,可又有所顾忌,倒是没再说什么,反而答应了下来,“那再等两日看看。”
七月十四,祁九里刚做完早饭,大门就响了,出去一看,有些惊讶,“慕大娘。”
这来得也忒早了,这得什么时辰出门才能到祁连沟,从慕山村走来脚程快也得大半个时辰啊,可现在天都没有完全大亮。
慕大娘微微扶了扶自己的老腰,心里嘀咕着等在祁连沟村口的慕川谷和严霸,她真就没见过哪户人家娶媳妇这么着急的。
第258章 焦急
说了三天上门来问,好家伙,天还没亮自家门就被人敲开了,慕川谷和严霸站在门外,手里拎了个篮子,里面是刚做的鸡蛋饼,只给了自己洗漱的时间,就连早饭都想让自己在驴车上吃,但两人好言好语,又塞了红包,慕大娘无法拒绝。
等自己坐稳了,鞭子一甩,驴车都快赶出马车的架势了,慕大娘从来没觉得坐驴车这么危险过,在上面要双手紧扶把手,以免自己被甩下驴车。
前面坐在车辕上的两人,都没过问一下,直到祁连沟村口了,才回头看了自己一眼,发现自己的异样,道了歉,语气真挚,慕大娘有心骂几句都不好意思开口,只能缓了情绪,吃到了依旧有些余温的鸡蛋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