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奋斗记+番外(113)

作者:耳东陈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许娇娇一朝穿越,穿越到九十年代同名同姓大龄女青年身上。 因为大龄未婚,同事们背后嘲笑,大爷大妈们更是热情洋溢地给她介绍对象 大叔说“娇娇,叔叔有个同事儿子除了离过婚,矮点,胖点,没毛病,你要不要见见?” 大妈说“小许姑娘,大妈这里也有个人选,年纪比你稍微大点,大点疼人,你也不能太挑剔,什么时候去见见?” 许娇娇笑眯眯回“谢谢叔叔阿姨关心,有这么好的人选,千万别给我留着了,给自家孩子留着吧,错过了不是太可惜了吗!” 她可不是垃圾接收站,她长得年轻漂点击展开

说到最后,许顺来的语气里已经隐隐带上了威胁的意味了。

许伟杰一口答应下来,把胸口拍的砰砰响,“爸,您就放一百一千个心吧,我保证不往家带回个洋媳妇和洋孙子的。”

他现在正在兴头上,保证了什么估计转头就忘了。

他只知道自己要出国啦,就算之前去过上海和深圳怎么了,那又不是国外,现在他要去真正的外国了,连老许家最出息的他二姐都还没踏出过国门呢。

他竟然有机会踏出国门了,就跟做梦似的。

这会儿,许伟杰不仅没心思听老父亲的谆谆嘱托,他眼睛都快看不过来了。

没想到这一年多时间,他就买了这么些衣服,衣服多的都没地放了。不止床上摆放的满满的,有些做工精良,一看就不便宜的衣服只能委屈的搭在床边,放在椅子桌子上了。

里面绝大部分都是他二姐购物时随手给他添置的。

许伟杰支着下巴,苦恼着该带哪些衣服去俄罗斯,才能脱颖而出,成为那边最闪亮最光鲜亮丽的中国人。

许顺来苦口婆心说了许久,小儿子竟然没有反驳,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这小兔崽子什么时候这么听话了?

扭头一看,人家根本就在听,人家专心的在挑衣服呢。

许顺来深深吸了一口气,再呼出来,他都懒得跟这个二货生气了。

直接背着手就出门了,只要不见他,自己就能心平气和,万事顺心,延年益寿不在话下。

另一边,主管轻工业的副市长也想做出成绩增加自己的履历,以竞逐两年后的市长选拔。

有了他的大力支持,市里一路开绿灯。

先锋军的护照及相关证件很快都准备齐全,每个参与的厂子又按人员货物平摊了这趟俄罗斯费用。

出发前一天晚上,一车车商品加班加点的往火车货车车厢那边运去。

隔天上午九点,许伟杰等人也要坐着货车出发去俄罗斯了。

许顺来老俩口没去送行,他们年纪大了,就愈发见不得这样离别的场景。

而且他们也觉得自家那个小兔崽子,去了那边没几天就会哭天喊地要回来,因为他绝对吃不惯俄罗斯菜。

是许娇娇开车送许伟杰去的火车站。

现在,许伟杰坐在火车窗户边,而她站在站台上,身边是一群跟她有着同样目的的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比起同行其他人被家人闹哄哄的围着说话,依依不舍,挥洒泪水。许伟杰就只有许娇娇一个家人来送行,稍显冷清些。

但他一点也不失落,自然也没有伤感离别之情,还眉飞色舞的朝许娇娇挥手,说道:“二姐,你想要什么俄罗斯特产,只要你说,我就一定给你带回来。”

许娇娇瞧了眼兴奋不已的傻弟弟,淡淡道:“在国内我想买什么没有,还要你大老远从俄罗斯带,我什么都不要,你全须全尾的回来就行了。”

她也没说很多,倒是许伟杰话很多,一会儿说他不在家这段建,爸妈没了他肯定会寂寞啊,让她经常回家看看。

一会儿又担心厂里少了他,运转会出问题,让她多担着点啊。

许娇娇默默翻了个白眼。

临别在即了,她也就不戳破傻弟弟觉得自己非常重要,缺了他就不行的美梦了,耐着性子任由他叽叽歪歪说话。

她心想,有点时间耳根子要清静了。

火车慢慢朝前方行驶,速度越来越快,许伟杰趴在窗边的身影也渐行渐远,许娇娇站在看了片刻,就跟送行的人一起离开了。

一个月后,参与俄罗斯贸易的厂子都或多或少的发了一笔横财,收获最多自然是纺织厂和服装厂,谁让这俩比起那三家就是巨无霸的存在,他们出货量最大最多。

肥皂厂,糖厂和达达食品也分到一杯羹,吃的肚子圆滚滚,差点撑破了。

对于一个人口面积都名类前茅的国家来说,云州杂牌军出口的那点量商品算得了什么,有多少都能吃进去。

肥皂厂和糖厂清空了库存又大赚了一笔,账面上有了流动资金,领导们喜气洋洋,盼望着这样的生意能做得再久一些,这样扭亏为盈就在眼前了。

厂里的工人们也不用整天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下岗,而是要担心能不能生产的过来。

俄罗斯那边隔几天就要往国内打跨国电话回来,都是催云州这边加紧生产产品,尽快发货去俄罗斯,不然,那边就没货可卖了。

现在国内供大于求,俄罗斯那边是求大于供,不趁这段时间狠狠挣上一笔,还待何时。

云州很多苟延残喘艰难维持的国营厂看到他们的厂子起死回生,扭亏为盈,也想方设法加入到这个松散的贸易公司中,但这回参与进来的国营厂就不像袁厂长先前为了拉人头,什么要求都没提,只要能参加就行了。

他精心制定了很多条条框框,自然第二批组员享受的待遇跟头批组员也是不相同的。

但因为他们已经打通了方方面面的渠道,跟着搭顺风能省不少事情,最起码比自己单打独斗强,所以还是有很多国营厂捏着鼻子认了。

这里面包括酒厂和风扇厂。

孟厂长别提多恶心了,就老袁那个小人得志的样子,要不是人小许,

就他那个磨磨唧唧,犹犹豫豫的怂样,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吧,还在他面前摆出领导的样子要审核条件。

审核个毛!

为了长远考虑,孟厂长一一照办了。

虽然国内消费者对云州风扇厂出厂的电风扇和小太阳认可度很高,但看着别人赚大钱,他们一样会眼红。

酒厂一开始就没看上那个鬼贸易公司,原因跟风扇厂一样,国内有市场又不愁卖。

后来看到这群抱团去俄罗斯的,一车车商品发过去很快就换来一叠叠人民币,酒厂也坐不住了。

他们在国内生意是好,但也没好到这种程度,跟抢钱有什么区别呢。

云州国营厂私营厂生产的产品出口俄罗斯,有受欢迎的,也有不怎么受欢迎的。

纺织厂服装厂糖厂酒厂还有达达食品厂出产的商品最受欢迎,酒厂的酒一到俄罗斯很快就一炮而红,相当受当地人的欢迎。

风扇厂的电风扇就卖的不咋的,还不如国内卖的好,幸好小太阳卖的还行,让孟厂长稍感安慰。

云州国营厂逐渐恢复生气,许顺来也顺利被返聘回纺织厂继续工作。

王菊香跟以前一样在家做做家务,闲着没事就去隔壁柱子家串串门,跟柱子妈说说对于小儿子个人问题的担忧,让她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介绍给自己小儿子。

这是即许娇娇之后,她的当务之急。

这一年,云州整体社会环境欣欣向荣,是全省受到下岗波及最少的城市,也是治安最安定平稳的城市。

一部分前期下岗职工跟许顺来一样回原单位工作,还有一小部分则做起了小生意,因为云州人手里有钱,生意赚的比上班多了。

因为站在巨人俄罗斯的肩膀上大赚了一笔,一些国营厂也趁机转型,在市场经济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重新出发。

比如就有纺织厂,和省城的纺织学院合作开发新型布料,增加在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力。

就如许顺来预料的,许伟杰是这批去俄罗斯人中最早回云州的,他在那边根本就待不住。

再漂亮的俄罗斯美女看多了也就那样,而且她们大部分都不能近看,因为人种原因,皮肤是很白,但不如黄种人细腻,而且她们更容易长斑,毛孔也更加的粗糙。

再好看的风景,看个一两次还有新鲜感,看多了还不如云州的建筑让他感到亲切。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许伟杰吃不惯当地的饭菜,他自己也没那个厨艺,同行的人倒是有一个厨艺不错,但没有合适的食材和调料,再好的厨艺也无从发挥。

许伟杰回云州,赶上端午节吃粽子。吃的眼泪汪汪,真是太好吃了,嗷呜又是一大口,成人拳头大的鲜肉粽他两口就吃完了。

看他那副饿死鬼投胎的惨样,不用问,许娇娇都知道他在俄罗斯一定水土不服。

叹气一下,许娇娇倒了杯水放他手边,柔声道:“慢慢吃,粽子厂里多的是。”

许伟杰猛灌了一大口水后,抱怨道:“二姐,俄罗斯菜吃一顿新鲜,吃多了看着就反胃。那里的人嗜甜如命,什么菜里都会放糖,甜腻腻的,我在那边每天靠着回忆咱妈做的饭菜解馋,然后越想越馋,想得口水直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