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奋斗记+番外(101)

作者:耳东陈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许娇娇一朝穿越,穿越到九十年代同名同姓大龄女青年身上。 因为大龄未婚,同事们背后嘲笑,大爷大妈们更是热情洋溢地给她介绍对象 大叔说“娇娇,叔叔有个同事儿子除了离过婚,矮点,胖点,没毛病,你要不要见见?” 大妈说“小许姑娘,大妈这里也有个人选,年纪比你稍微大点,大点疼人,你也不能太挑剔,什么时候去见见?” 许娇娇笑眯眯回“谢谢叔叔阿姨关心,有这么好的人选,千万别给我留着了,给自家孩子留着吧,错过了不是太可惜了吗!” 她可不是垃圾接收站,她长得年轻漂点击展开

说完,掰开许伟杰的手,转身走了,很快就消失在他眼前。

许娇娇跟老头打了个时间差,老头刚出办公室,她就进去了。

办公室里,坐在前面的年轻女人看到许娇娇,不禁惊奇道:“动作还挺快,哪家单位的?”

“云州达达食品厂。”

省一建在省内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做工程,年轻女人回想了一下,在记忆中没有搜寻到关于云州达达食品厂的信息。

意味不明的笑道:“私营厂?”

“是私营厂。”许娇娇也跟着笑了起来,“我是否可以理解省一建对私营厂有偏见,所以不接私营厂的工程。”

除了上级领导,来省一建的人哪个不是面上客客气气,年轻女人哪见过像许娇娇一言不合,就咄咄逼人的人。

年轻女人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冷冰冰道:“你在这边等着,我进去跟科长通报一下。”

许娇娇等啊等,许伟杰都进来了,年轻女人还没回来,她就知道这是成心让她坐冷板凳,吃闭门羹。

她越是这样,许娇娇就越要等。

就冲省一建里里外外趾高气扬高人一等的态度,再过几年,民营施工单位成长起来,从国营施工单位虎口夺食,风光将不再。

许娇娇不是找不到愿意建造家属楼的私人承包队,相对建筑质量未知的私人承包队,她只是觉得国营施工单位更有质量保障。

有瞬间,她觉得自己也许找错地方了。

二十分钟后,年轻女人回来,见许娇娇还在,身边还多了一个男人,道:“科长现在有时间,跟我进来。”

头发稀疏的科长看到许娇娇眼睛一亮,呵呵笑着起身要跟她握手。“久等了吧,刚刚忙完。”

就他那个油腻腻的样子,许娇娇嫌弃都来不及,怎么会跟他握手。

许伟杰就发挥作用了,他上前一步握住科长的手,热情的摇了摇,“科长,我们知道您工作忙,多等一下又算得了什么。”

科长笑意加深,又看了眼许娇娇,道:“我刚才听小张说了几句,说你们厂想要建家属楼,打算建多少栋啊?”

许伟杰拿出施工图纸,道:“科长,我们厂里的职工人不多,就十号人,前期先建四栋家属楼,每栋六层,每层四个套间,面积九十到一百二十。除此之外,还要建造五栋小别墅。”

这点工程量,科长有些看不上眼,又听许伟杰说家属楼不仅要有电梯井,还要开挖底下停车室,更加不想接了。

嫌弃浪费时间又麻烦,有这时间还不如承建一些大工程,比建造家属楼可挣钱多了。

“小许,我个人是挺想接下你们厂的工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省一建今年的工程拍的满满当当,抽不出施工队啊,要不你在联系联系其他施工单位。”科长仍旧笑呵呵道。

此时此刻,科长不会想到因为他的一念之差,省一建失去一个资金雄厚的合作伙伴。

许娇娇脸上挂起客套虚伪的笑容,说道:“很遗憾因为没有工期,不能跟贵单位达成合作,今天打扰科长了,告辞。”

话音刚落,许娇娇起身离开,许伟杰收起施工图纸紧跟着出去。

车里,许伟杰暼了眼许娇娇,欲言又止。

许娇娇发现了,就问他,“为什么偷偷看我?。”

“二姐,你没生气呀。”

据他对自己二姐的了解,以她的脾气,今天吃了瘪,怎么还会这么平静,不正常啊。

“我为什么要生气?还是说我看着像很生气的样子?”

“不像。”许伟杰愣了下,所以他才好奇,“姐,接下来我们是回云州,还是去其他地方?”

打道回府?不。

许娇娇可是越挫越勇的人,她唇角勾了勾,“去省二建。”

要是省二建再碰壁,就去省三建,她还就不信了,上门送钱都没人要。

许娇娇本来都想好了,要是这次合作得不错,等她和许伟杰上海买的地开发了,照旧找他们,做生不如做熟。

可惜省一建狗眼看人低,看不起这点小工程直接就拒绝了他们,浪费了这个合作机会。

省二建这些年一直被省一建压了一头,可能因为硬性条件不如省一建,所以软性条件比省一建好多了。

对许娇娇姐弟找上门,省二建还是比较欢迎的,特别是知道了达达食品厂在央视做过广告后,就更加热情了。

经过双方沟通,省二建这边觉得家属楼建造还是大有可为,不像省一建那样挑三拣四,他们不嫌弃麻烦不嫌弃浪费时间,只要能接到工程,无论大小都愿意,只想把省二建的口碑做出来。

省二建的态度,许娇娇很满意,她说道:“价格方面你们不用担心,绝对会让你们满意。而我只有一个要求,房屋质量好,不能偷工减料。如果后期验收不合格,我这边会扣掉一部分工程款作为罚金。”

省二建的科长笑道:“许总,省二建不会让你失望。我们施工人员会像盖自家房屋那般用心给你们建造家属楼的。”

许娇娇姐弟在省城逗留了一天,跟省二建正式签好合同后,才返回云州。

不经意间,冬雪消融,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临了,田野脱去了枯黄的外套,树枝长出了嫩绿的新芽,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达达食品厂的家属楼也于月前动工了,工人们每天都能听到远处工地传来的铛铛挖掘机挖地的声音,他们也不嫌吵,反而觉得这是世上最美妙的声音。

小许总说了,那是在挖地下室,等地下室挖好了,打了地基后就盖楼。

工人们都笑说,费那力气挖地下室干嘛,他们又没车,也买不起动不动就要十好几万的小轿车,有地下室也用不上。

但许总坚持,那就挖呗,只是这样一来,就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入住了。

达达食品厂职工们现在想象不到,再过二十年,满大街都是小轿车。每家每户一辆车是基本,许多人家夫妻各自拥有一辆车,那时他们就明白有个自家的停车位那是多少幸福的一件事了。

达达食品厂最近又推出了一个新的产品——爆浆麻薯。

许娇娇跟李小春聊天时,忽然想到前世有这种食品,而且她本人还挺爱吃的。

沿海城市学艺的李小春过年没回云州,她对家人的感情在日复一日的磨搓漠视中渐渐消失了,当初留下一封信,决绝的离开家,未必不是抱着从此一刀两断的心情走的。

她对云州的人和事没什么留恋的,唯一只想念元宵时奶奶做的汤圆。

小春奶奶厨艺很好,还能干的动活时,新华村里谁家娶媳嫁女摆酒席都会请她过去掌勺。

因为是同村人,小春奶奶比外面请的掌勺师傅收费要便宜很多,所以村里人都爱请她。

当然,小春奶奶收到的大部分工钱都被哭穷的小春后妈要走了,但她还是偷偷攒下了一点钱,全部用在小春的吃穿上了。

她也没办法,小春爸被她后妈拿捏着,手里一点钱都没有,也不怎么管小春,她要是再不管,这个没妈的孙女太可怜了。

趁自己身体还能动弹,多给孙女攒点钱伴身。

对此,小春后妈睁只眼闭只眼,要是把这小钱也搜罗走,怕把老的惹急了以后就不给钱了。

小春奶奶没了以后,那点钱最终还是被她后妈抢走了。

据李小春的回忆,她奶奶做得最好的其实是汤圆,她的手特别巧,什么材料都能被她做到汤圆里。

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到了元宵节,小春奶奶把自家种的花生磨成粉,加糖猪油揉成陷,包进糯米团里,揉成一个个圆滚滚的花生馅汤圆。

在厨房跟奶奶围着炉灶,一起吃着热乎乎的汤圆,那是李小春幼年最美好的记忆。

李小春怀念的说道:“许总,我也按着奶奶的步骤做了很多次汤圆,却怎么也做不出小时候那个味道。”

许娇娇叹息一声,李小春怀念的不是汤圆的本身味道,她怀念的是做汤圆的那个人,怀念的是汤圆上面蕴涵的关爱呵护。

不过,这也给了许娇娇灵感,她那会儿正考虑达达食品厂的新产品问题,当即就想到了汤圆的另一种吃法,既方便随身携带还不用煮,那就是爆浆麻薯了。

爆浆麻薯照旧交给李小春反复试做,做出最合适的几种口味记下配方,来抵她一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