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被曹冲说得意动,真想马上收拾东西跟曹冲一起出发。
只不过老曹这人一向是你越想做什么,他越要吊着你,郭嘉也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答应让自己去会稽郡。
“我再试试吧。”郭嘉说道。
这时曹操察觉曹冲和郭嘉两个人掉队了,派人过来拎他们上前。
等人到了面前,坐在山石上歇脚的曹操睨着他们问道:“你俩凑在一起嘀咕什么?”
曹冲一点都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径直把自己的跨郡建庄计划给曹操讲了。他眉飞色舞地说道:“父亲,您就让奉孝先生去会稽郡吧,他一准帮你把关云长活捉回来!”
郭嘉闻言立刻否认:“我可没说这样的大话,要抓你去抓。”
曹冲说道:“我倒是想去抓,这不是打不过吗?”
郭嘉撇清:“我也打不过。”
曹冲说道:“奉孝先生您别谦虚,您可是诡计多端的天生鬼才郭奉孝!”
郭嘉怒道:“谁诡计多端了?”
诡计多端难道是个好词?换成足智多谋不好吗?
曹操见他们凑在一起就能杠起来,还这么想一起去江东玩,不由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感觉脑壳隐隐作痛。
曹操没好气地说道:“到了江东你们再吵起来,可别写信来要我们主持公道。”
听曹操这么说,曹冲和郭嘉都高兴了。
郭嘉的会稽郡,有门!
两个人一扫刚才掉队时的疲懒,积极地凑在曹操身边,很是起劲地给曹操吹起了彩虹屁。
他们那张嘴说出来的话根本不重样不说,角度还和旁人很不一样,夸得让人感觉重新认识了老曹。
荀等人在旁边听得眼皮直跳,只觉把这两个人扔远点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要是留他俩在洛阳,曹操还不让他们给哄得晕头转向、不知今夕何夕?
一般人就算能说奉承话,那也远没有曹冲和郭嘉这么不要脸!
他们这是要以一己之力,加大别人拍马屁的难度啊!
第197章 【四大都督】
一行人从伏牛山归京,曹冲和郭嘉去江东的事就正式提上日程。
曹冲虽然薅了好几拨人准备带去丹阳,不过由于他被拖在洛阳太久,人都先被周瑜带过去了,所以他出发当日只有曹操几人精心为他挑选的五百府兵相随。
旁人都觉得几百太少,曹冲却觉得太多了,一想到五百人以后都是王府自己养他就有点发愁。
五百府兵不多,带上他们的家眷可就是五百户,至少一两千口人,想想就觉得必须多去薅薅江东世家的羊毛!
曹操听他还嫌弃人多,不由骂道:“就你这出息。你不是夸口说要把江南变成举国最富的地方吗?”
曹冲说道:“大话谁不会说,做不做得到就是另一回事了。而且我又没说是我去做,我只是负责展望展望而已!”
曹操老神在在地说道:“御前奏对,岂能说大话。你若是做不到,那就回洛阳来吧。反正洛阳的宅子给你留着,你随时回来都能住,还省了块封地。”
曹冲钱也不要了,赶紧跑路。
老曹不地道,他二哥却还挺仗义,给他送了不少钱粮和好东西,以免他刚到任地周转不过来。
曹冲感动不已,堂而皇之地在曹丕家中蹭了顿饭,才进宫别过环夫人,带着人浩浩荡荡地出发。
曹丕和曹彰自是又亲自送他出城。
兄弟几个想到就此一别,也不知日后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心里不免都有些惆怅。
曹冲倒是一如既往地乐观,兴冲冲地和曹丕两人做约定,说等他把丹阳收拾好了,他们一定得过去玩玩。
尤其是曹丕,合该趁着还是太子多出去走走,要不瞧瞧老曹,现在去登个山还得劳师动众,又是清道又是得和荀他们商量。
反正,坐上那个位置,忒不自由!
所以,趁着现在老曹身子骨还算硬朗,争取多出去玩玩,哦不,多出去体察民生民情,争取日后当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曹丕见他还是什么都敢说,无奈地说道:“到了外面不比在洛阳,没你蒙混过关的机会,你说话注意一些。要是有人拿你这满嘴胡说的话做文章,说不得父亲正要惩治你!”
曹冲笑眯眯地说道:“这不是还有二哥和三哥你们在洛阳吗?我朝中有人,心里不慌!有人要是想诬赖我,你们一准会帮我出头!”
离别在即,曹丕懒得和他一般计较。
曹冲挨个与熟人道了别,骑上自己的马儿、领着大队伍往丹阳郡出发。
虽说周瑜已经带走不少人,曹冲这一行人却还是挺显眼,一路上引得不少人纷纷侧目。
曹丕两人目送曹冲走远,才相携回洛阳去。
不知是不是平时热闹惯了,乍然送走曹冲,他俩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还真生出点不舍来。
好在按照曹冲的习惯,有事没事都能写几封长信回来,倒也不至于整天去惦念他。
曹彰叹着气说道:“真该让父亲把仓舒留下来。”
曹丕道:“你真要说动了父亲,他指不定怎么恨你。”
曹彰想想也是,只得接受兄弟几个得各奔东西的现实。
曹冲可没那么多依依不舍,他和郭嘉凑一起,算是吃货会师了,两个人一路从洛阳吃到长江边上。只觉时间过得太快,怎么就要渡江了呢!
若不是郭嘉是要去地方上当一把手的,曹冲一准拉着他吃遍丹阳再走。
曹冲到了地头,留郭嘉住上一宿再走。
郭嘉住下了,也没让曹冲招待,让曹冲忙自己的事去。
两个人以后交流的机会多得是,曹冲没耽搁,麻溜地入驻王府,把家里的事交给荀意,径直与来迎接自己的周瑜会合。
周瑜到了丹阳,先接手了封地内的各项事务,接着把带来的人逐一安顿下去。
在曹冲没过来这段时间里,不少江东旧部来找过周瑜,有些来了又走,有些就此留下。
这些访客之中还有两个十分特别的人,大乔与孙策的幼女。
孙策早逝,留下四个儿女,儿子孙绍如今早已长大成人,两个年纪较大的女儿也已出嫁,唯独大乔所生的小女儿年方十二,今年才堪堪到适合议亲的年龄。
小乔回到江东,听闻阿姊的消息,知她丧夫后独自抚养女儿,日子过得挺清苦,便忍不住向周瑜提出想把人接过来。
周瑜没思量多久,很快就派人去把大乔母女俩接了过来。
他与孙家本就有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小乔与大乔又是亲姐妹,没必要在这件事上特意避嫌。
周瑜见了曹冲,径直把此事与他说了。
曹冲听到“二乔”再聚首的消息,只觉惊异不已。
他倒没有失礼地提出想看看大乔长什么样,左右他与周瑜的关系亲近,接下来往来多了不愁见不着。
曹冲笑着说道:“你若还有什么亲朋在江东,大可让他们都过来丹阳。丹阳如今还没真正发展起来,正是缺人的时候!”
周瑜了解曹冲的性情,听他这么说便也没客气,与曹冲说起自己接纳了几位旧部的事。
曹冲顿时来了兴趣:“都有哪些人?”
周瑜给曹冲介绍了几个比较有名的,比如鲁肃,比如吕蒙,比如陆逊。
曹冲越听,眼睛睁得越大。
这是,点击就送,屠龙都督?
按照记载,这四个人都曾担任过相当于东吴军队统领的职务!
上位顺序是这样的:周瑜走了鲁肃上,鲁肃走了吕蒙上,吕蒙走了陆逊上!
现在,他们都来投奔周瑜了!
曹冲有点小激动,不过很快又冷静下来。他压下心底的兴奋,朝周瑜问道:“这几个人都愿意为朝廷效力吗?”
周瑜静了一下。
这几个人才识出众,又正当壮年,最年长的鲁肃也不过四十出头,陆逊更是年方三十,岂会甘于平凡。
只不过他们起初对于降魏之事始终耿耿于怀,并没有把握机会积极争取的想法。
曹操手底下名将如云,如今天下勉强也称得上太平,自己人尚且用不过来,哪里会对江东降将愿不愿意效忠朝廷有多执着。
他们既然不愿表态,曹操就一直晾着他们!
周瑜说道:“殿下可与他们见上一见再作安排。”
曹冲听了周瑜的称呼,立刻说道:“公瑾不必喊我殿下,我们跟以前一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