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时归+番外(122)
反正翁婿一家,谁还都一样。
谢于归瞧着那条子上几乎衬透了纸张的笔墨,可以想见顾延写这欠条时的咬牙切齿,那旁边红彤彤的印章有些歪斜扭曲,怕跟翁继新的心情一个样儿。
她忍不住朝着谢景州竖了个大拇指:“大哥厉害。”
谢景州笑睨她:“还不是你出的主意。”
“等三天后我会叫人去顾家将银子取回来,等这事了了之后,你也算出了气了,往后顾延那边有翁家人折磨着,你也别再搭理了。”
“等过上几日天气暖和了,可以去城外走走,正巧你嫂子想赶在生产前去大佛寺还愿,你也陪陪她。”
谢于归神色柔软下来,她以前其实是见过谢景州的,正直稳重,和谢太傅几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以他往日的性子是断然不会去做这种落井下石,甚至咄咄逼人的事情。
可他还是去做了,甚至用着他往日里不喜的手段,为的不过就是想要让她出一口气,然后放下过往抬头向前。
余氏不是喜欢礼佛的人,借口还愿也不过是想要带她出去走动走动。
谢于归知道是为了什么,忍不住软了眉眼:“谢谢大哥。”
谢景州见她神色间没有怨愤不甘,眼眸也清明澄澈,他放下心来后说道:“我听母亲说,太后娘娘召你入宫?”
谢于归嗯了声:“上次进宫的时候不是送了太后娘娘一尊观音吗,太后娘娘十分喜欢,说是得了那观音之后身体也好转了一些,所以召我入宫说说话。”
她虽然不想跟过去的人有太多交集,可是太后例外,她的身子已经没多少日子了,能过一日就少上一日,谢于归自然想要去陪陪她。
之前是没机会,如今太后召她,她正好能入宫伴驾。
谢景州倒没多想,太后性子慈和,也不是那种捏着权势作妖之人,跟今上关系也极好,而且往日召命妇入宫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
他只当谢于归是合了太后娘娘的眼缘,对着她道:
“太后娘娘喜欢你是好事,你进了宫中之后别多管多问,只去太后宫中就是。”
谢于归点点头:“我明白。”
谢景州对谢于归倒也放心,叮嘱了几句之后就离开。
初三这日谢于归进宫的时候,在街头遇见了相思伯府迎亲的轿子,顾延骑马走在前头,明明穿着大红的喜服,脸上却是木然一片,连半点喜色都没有。
路口迎面走过时,顾延余光瞧见了马车里坐着的谢于归,他神情一愣朝着她看去,就发现她比之前在府里的时候看着精神了许多,少了当初娇怯,眉眼间多了自信,朝着这边看过来时无喜无悲,就好像他只是个与她毫无关系的陌生人。
心头有些刺痛,懊悔之意横生。
顾延嘴唇动了动像是想要说什么,就见谢于归突然放下了马车帘子,马车头也不回的离开。
顾延抓着缰绳时手指都泛了白,紧抿着唇时牙根都咬的生疼。
“伯爷,该走了,新娘子还等着出阁呢,别误了吉时。”身后有人见他停下来忍不住催促。
第159章 得不到的才最香
顾延松了松缰绳,有些不甘的回头。
“有人娶亲呢?”
“这是谁家呀,怎么选择今天娶亲?”
不远处有十来个年轻人聚在茶楼上嬉笑,瞧着街头走过的花轿露出诧异之色,这腊月不嫁,正月不娶,更何况初三可不是什么好日子,怎么选了这么个日子成亲?
“这些人就不忌讳?”
“嘘,可别瞎说,这可是陛下赐婚呢,知道相思伯吗,就是以前那个显安侯府世子,陛下亲自替他赐婚翁五小姐。”
“是他啊。”
这些人几乎都是官宦子弟,多多少少都知道顾延的“光事迹”,哪怕有之前没打过交道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的,也知道他干的那些事情。
以前顾延就是其他人交口称赞的人,上进争气,年少俊朗,年纪轻轻就进了军中有了功名,他们府中爹娘长辈提起这人时都是满口的夸赞之语,没少拿着顾延来教训他们。
可谁能想到这人人称赞的顾家世子也没那么好,当初捧的有多高,如今就摔的多惨,先是谋害皇亲欺君入了大牢,后来又反告亲叔叔让其落罪枭首。
那顾宏庆的人头还在菜市口挂着呢,要挂满半月才能挪走,可这顾延就得了皇帝赐婚,还得了个相思伯的爵位。
原本瞧热闹的那些人看着迎亲队伍里的人时都是露出嘲讽。
“这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吗,陛下成全了他们,怎么还这幅丧气模样?”
“就是,先前还为着那翁家女谋害发妻,在京兆府衙堂上还口口声声嚷着非翁五不娶呢,如今得偿所愿了怎么还跟死了爹娘一样?”
“谁知道?”
“不都说得不到的才最香,以前偷情时恨不得朝朝暮暮,如今得到了又觉得不过尔尔?”
都是京中纨绔,说起话来半点含蓄没有,更何况顾延干的那些事情别说是正经人家瞧不上,就连他们这些纨绔子弟也觉得不是个人。
他们再不是东西,也不会吃着人家用着人家占着人家便宜,反过头来还想着害人性命。
不少人都是嘲讽嗤笑,而混在下面的文人士子听着楼上的喧嚣,对着迎亲队伍时更是满脸不屑,不少人骂起人来更是将顾延的脸皮都揭下来扔在地上踩。
顾延骑在马上时还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那些人朝着他指指点点,哪怕听不清楚他们说着什么,可那目光蜇人不用想都知道不是什么好话。
他咬着牙勒马几乎想要调头回去,而迎亲的那些人更觉得脸皮子发烫,个个都是垂着脑袋紧跟在顾延马后,抬着轿子的人都恨不得能撂挑子不干了。
“伯爷,走快些吧,这翁家那头还等着呢。”
“是啊伯爷,这宫中选定的吉时,要是误了可就不好了,到时候也不吉利。”
顾延抓着缰绳喉间苦涩,他这一生都毁了,还有吉利可言吗?
谢于归走的远了时,朝后看了眼,就只见到相思伯府那些人仓促而走的背影,她意味不明的扯了扯嘴角,收回目光后就将顾延抛在了脑后。
马车入了宫门停在南下门前,就有宫人过来领着谢于归入宫。
等进了宫门之后,便直接带着她去了寿安宫。
寿安宫里的主子一直服药,入内就是一股子药苦味,哪怕屋中熏着香料也依旧盖不住。
太后说是好了一些,可谢于归见到她时才知道这“好”中掺了多少水分,比起上次祝寿时,太后精神又差了一些,连带着脸颊上原本有的那点圆润也凹陷了下去。
太后是见过谢于归的,后来刘夫人几次入宫也没少在她跟前提起,她瞧着谢于归时十分和气,与她说了会儿话后,见她时不时朝着自己身上看。
太后温和道:“想看就大大方方的看吧,哀家这样子是不是有些吓人?”
她摸了摸脸,近日汤药吃的多了脸上颜色都暗了,哪怕魏嬷嬷少让她照镜子,她也知道自己如今这模样好看不到哪里去,“还是你们这些小姑娘朝气,跟刚盛开的花儿似的,瞧着就让人高兴。”
谢于归跟太后熟稔了不少,心中难受面上却笑:“太后娘娘这是在取笑臣女吗?”
“臣女可听母亲说过,太后娘娘当年是京中出了名的美人,想要求娶您的人能绕京城好几圈呢,要不是先帝爷动作快,指不定还娶不到您。”
太后抚着脸失笑:“你倒是胆子大,还敢取笑先帝爷?”
“臣女不敢,臣女只是觉得美人在骨不在皮,太后娘娘美着呢。”
她声音偏软,说着美着呢时尾音上扬,像是在撒娇。
太后瞬间便笑弯了眼:“你这性子倒是跟你祖父不同。”谢太傅恭谨守礼,谢于归却不那么规矩,不过这不规矩倒也不让人讨厌。
谢于归浅笑:“臣女打小就跟祖父的性子不同,所以祖父总说臣女不像是谢家的苗子,寻着机会就打我手板心,怕我哪一日不小心就歪了谢家家风。”
“哈哈。”
太后被她话逗笑,原还只是为着厉王才唤她进宫,可眼下撇开厉王的事情她也觉得谢家这姑娘的性子讨喜。
她伸手招了招让谢于归坐在身旁笑道:
“你祖父可不就爱打人手心,就连陛下跟他姐姐以前都没少被太傅教训,有一回那手肿了两日都没消下去,连筷子都握不稳,却还得忍着疼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