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养包子(340)

作者:小乔且中路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软包子小后娘崛起之路 立意:无论任何环境,女人都要积极向上,才能获得幸福 妇产科软包子小医生孟茯穿书后,成了三个反派的后娘。此时反派们还是天真无邪瘦不拉几的小可爱,孟茯觉得还能救一救。一起逃灾躲难,磕磕碰碰里共同成长。本文构思巧妙,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画面感强,内容充实,亲情爱情交错,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人,是一部十分不错的群像小说。点击展开

所以孟茯与时隐之商量了一下,便将这些景州来的工匠们分划考级,按照等级拿工钱。

这样一来,好人才既不会被埋没,他们所得到的报酬也能对得起他们的能力和付出。

于是为此就设了一个等级考试。

“时叔叔与几位大人一起监考,证件已经发布,所盖的印章是进贡的印泥,里面添了藕丝,遇水也不化,别人模仿不得。”若飞回着,觉得阿娘这个法子极好,很是公平,而且这样的等级考试每年都有,今年失利没有考上的,明年可以再继续考。

只要考上去了,月钱自然也按照等级提高了。

他继续回着孟茯的话,“一级工匠如今有三百多个,第二场还没考完,兴许还能有百来个,按照阿娘你们的计划,应该是足矣了。二级工匠我粗略估计有七百多左右,三级一千多,余下的便是四级。”

孟茯颔首,这样算起来,工匠已经足够了,马上就可以动工了,“回头你得了空闲,去与戎岚商量,翻个好日子,准备开工吧。”

如今已经是万事俱备了。

戎岚因熟悉景州话,所以被他师父时隐之打发了过来,如今做着这边的小管事。

许多景州人说官话不怎么利索,尤其是年纪大一些的,从前家里地势偏僻一些的,所以还是要靠这戎岚来交流。

关键这些老人里,好多都是一级工匠。

若飞点头,但觉得兹事重大,怎么能让他们俩来决定,于是有些紧张,“阿娘,这等大事,还是您们做长辈的来决定吧。”

“开工的确需得个好日子,是能安人心的,不过比起旁的事情,这又算得了什么,你们自己做主便是,若实在不信任自己,就到街上多找几个先生翻书看看,总能推出一个好的日子来。”孟茯想说这都是封建迷信,还要看什么黄道吉日?

今儿天气不错,看着其实就能动工的。

但是她得考虑大众,还是随波逐流了。

若飞去吃过午饭,便立即去找戎岚。

虽各自有一处院子,但离得并不远,连车马都不用,便直接走过去。

戎岚也才用完了饭,手底下有人来问出租车马的事情,那人是他从前生意来往的一个旧友了,家中如今也是不做原来的生意了,如今双峰县人多起来了,正好这双峰县还没有出租的马车,于是便起了这心思,但没旁的门路,只认得他,便来问意思。

若飞了是和,他正跟人说道:“这双峰县的人往后只会越来越多,只怕比那石头县还要热闹,到时候这出租的马车想要再办手续,只怕就不是这样容易了。你们若是有这想法,就早些活动起来。”

那人有些忧心,“我已经做好了各样准备,也请人写好了折子,准备送到衙门里去,但是我爹觉得这双峰县的路不如南海城里平坦,只怕一个月下来那赚的银子,不够修马车的费用。”

“这有什么,路马上就要重新修葺了,还是原来的那波人,速度质量都是有的保证的,很快这路就修好了,到时候人人都争相做这门生意,想要再办理手续,只怕就不如现在松缓了。”按照戎岚的经验,到时候只怕到时候能办理这出租马车牌子的,只能是那些家中无收入来源的人家了。

而像是眼前这朋友,依照他家的家庭条件,基本是被排除在外了。

那人听罢,简直是将他的话做真经:“如此,我这回去便与父亲好好商量,劳烦戎岚兄了。”当即便做谢告辞,见一旁等候着戎岚的若飞,因见他年纪还小,还穿着一身圆领道袍,便以为是哪里来的小书生。只冲他作了一揖,便离开了。

出了这大门才有些后知后觉,“方才那个小先生好生眼神,哪里瞧见过?”

身后的家丁听罢,只同他解释道:“那是知州大人家的大公子孟若飞孟公子,虽不是大人夫人亲生,但是与那亲生的没两样,如今夫人来此还特意将他领在身边,听说还分派了不少事务给他,可见是寄予厚望的了。”

这人听罢,忙不迭后悔起来,“我说呢,怎这般眼熟,前儿才瞧见他跟着沈夫人身后呢!”刚才自己应该再客气些,与之多搭几句话的。

人家也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到时候一来二去,若是真能熟络起来,只怕是数不尽的好处了。

身后的家丁见他这副表情,如何想不出他这会儿心里在想什么,便道:“少爷也不必惋惜,您认识一位戎岚公子已经了不得了。”

那人听罢,心说也是了。

一个人一辈子哪里有那么多好造化?

如此也就想通了。

戎岚与若飞这一头,也正好在说这人家里的事情,然后便提到出租马车之上来。

最后才进入正题,只是戎岚也不曾做过这等事情,晓得孟茯全权交托给他和若飞了,心里觉得沈夫人可见还是看重自己能力的,所以断不能出半点差错。

便道:“咱先找几位老先生推算一回,自己也翻书瞧瞧。”难道这就近里,还挑不出一个宜动工宜土的黄道吉日?

“我正是这个意思,凡事求个大吉大利。”

说罢,那戎岚便问起他:“沈夫人在这边可是适应?”

若飞不查,只当他是个心细之人,待谁都是如此的,回道:“我阿娘从前苦头吃多了,人人虽觉得这双凤县又破又败,但在她眼里,仍旧觉得是个好地方,自是能适应的。”

戎岚听罢,心中不觉得有些难过,从前自己怎就不认识她?这些日子他暗地里打听了许多孟茯从前的事情,好生心疼。

“怎么了?”若飞见他垂头不言语,自己好像也没说错什么啊?

戎岚收回思绪,“没事,只是想着你阿娘着实太辛苦,她贵为知州夫人,应该也跟那些贵夫人一般在府中享福才是。”每日就看看什么新来的料子或是胭脂水粉,可孟茯却要操心这些事情。

若飞这才觉得他有些奇怪起来,嘴上则回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何况这世界万千,人人却是不同,旁人的喜好不见得就合适你自己,我阿娘眼下所做的一切正是她所喜欢的,所以即便是辛苦,只怕到她心里也是幸福的。”

戎岚心中有些诧异,但若飞的话听起来好像又是那么一回事,于是便又想。也是了,她这般厉害,的确不该跟别的女人一般,只在家中相夫教子,如此的确是可惜了,而且她只怕也不快乐。

而眼下这双峰县的建设势必要好起来,不然白费她远去千里,到那景州寻觅人才了。

这般想,便下定决心,倾尽所有全力,好好地将这双峰县的事情做好。

做得越好,兴许她就越高兴。

若飞年纪小,哪里想得到戎岚问这些后,心里想都竟然是如此?反而滔滔不绝地与他说着接下来两人还要合力办的事情。

不知不觉,竟是已天黑,两人说得起劲了,若飞也没想到要回去吃晚饭。

孟茯这里以为他去了外面,也没想到打发人去隔壁请,只同李君佾一起用晚饭。

但见他一脸倦意,时而又皱着眉头,心中疑惑,问道:“怎么,可是遇着什么为难之事了?”

李君佾的确遇着事情了,听到孟茯问,便下意识点了点头。

“怎的,有老百姓对衙门的安排不满?”孟茯问,见他吃饭也心不在焉的,便拿了公筷给他夹了菜:“一边吃一边说,咱家饭桌上没那么多规矩。”

李君佾看了看孟茯夹过来的菜,点了点头,“没有不满,只是有的人家上下十来口人,但其实会手艺的也就是父子两个,但是他们的工匠评级太低,银子养活这一家子,有些吃力。”

孟茯听得这话,“所以你觉得还要给他们什么好处?”

李君佾颔首。

却听孟茯说道:“老话的确说是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但你有没有考虑过,若是因为他们家的收入低,咱们就要给予补助的话,那岂不是让他们有恃无恐?往后怎么可能还想着上进呢?反正银子不够花朝廷会给予补助。这样是不行的,咱们的工钱都是仔细综合过南海郡的物价算过了,能让他们吃饱穿暖的,如果他们自己能力不够,还想得到跟那些努力的人一样的生活水平,这是不对的。”

再何况,当初在景州,他们这一家子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在有了大院子好房屋,能吃饱穿暖了,却还想着大鱼大肉,这肯定要不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