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通古我生财有道/暴富后我要盖座大观园+番外(109)

回到古代,林泉就叫上甲一他们一起去地里挖土豆。

土豆林泉种的不多,只是在随便找了个空地大约种了半亩,毕竟种土豆用的是带芽的土豆切块,不像地瓜似的,用地瓜发地瓜苗,可以一直剪好几茬,拉两车能种上千亩,而土豆,拉两车切块也够种几十亩。

这就看出了土豆比地瓜的第一个劣势,种植的成本高。

不过这还不是重点。

林泉带着甲一他们刨,等一刨出来,甲一有些愣神,忙捡了两个捧着林泉,“东家,怎么这么小。”

林泉无语望天,这就是为什么土豆明明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可到了中国,却变成一盘菜原因!

(炒土豆丝、土豆块、土豆片飘过~)

外国人一直很好奇,明明土豆是一种非常好的富含淀粉的主食,为什么到中国就变成了菜了呢?

林泉很想告诉外国人,你来中国种一次土豆,你就明白为什么它变成一盘菜了。

因为,它变小了啊!

土豆在外国,那都是两个拳头大小的,可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种出来的土豆,都是鸡蛋大小,甚至可能还没鸡蛋大,当然东北除外。

当一斤重的土豆缩水到一两重,你还好意思拿它当饭么?

说起土豆缩小,其实这还真不能怪人家土豆,人家土豆原来在外国,是在高纬度比较冷的地方,一年种一茬,所以人家是春天种秋天收,长五六个月,自然长的个头大。

可传到中国后,除了东北还给人家保持待遇,其他地方,直接给人家降低档次了。

因为土豆喜寒,一旦夏天太热就容易烂根,所以其他地区,直接把人家本来还春天种的土豆,给人家秋天种了,然后秋天种,冬天收。

好么,不仅待遇改了,时间都短了,所以人家本来五六个月长成的大土豆,硬生生被憋屈成三四个月的迷你土豆了。

就这样,土豆就被憋屈成一盘菜了。

一直到现代,交通发达了,东北土豆因为又大又好,迅速占领了土豆市场,其他地区这才都吃了大土豆,而年轻一辈,也渐渐以为土豆都是超市卖得那么大了。

只可惜原来土豆当菜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哪怕它大了,它依然还是盘菜!

这就是明明同样是薯,地瓜一来就成了主食,而土豆,一直都是一盘菜的原因!

不过好在土豆虽然长的小,结得却多,再加上它可炒可煮,味道不错,所以一直都是老百姓最吃得起的菜。

林泉直接对甲一摆摆手,“没事,它就长这么大,这玩意结得多,刨得时候注意一点,别漏了。”

甲一这才放心下来,忙带着弟兄接着挖。

等到一挖起来,甲一他们就发现了,这土豆虽然结得小,甚至还大小不均,但数量多,每一棵下面,都一窝,真要算起来,虽然比“天瓜”少,但其实也很赚。

毕竟秋天能种的粮食太少了。

于是,甲一就带着一群弟兄开始认真的起土豆。

甲一:不认真不行啊,都不大,还有大有小,稍微不注意就漏掉了。

不过好在人多,只是半亩,一会就起完了,甲一就带着人装车,然后拉着回去。

回去的路上,林泉故意走了最热闹的主道,遇到小朋友,就抓几个给他们,让他们回去煮着吃。

等林泉回到林记后,大部分人也都得到土豆熟了,能起的消息,那些原来拿土豆种的,也想起来自己在地里还有土豆,忙拿着工具去刨。

不过刨时,大多数也和甲一一样的反应,因为“天瓜”那么大,众人也以为土豆是那么大,所以挖出来,难免有些失望,可挖着挖着,众人就发现,这东西虽然不大,但结得挺多的,一垄能刨一袋子,又是秋天庄稼收了才种,顿时又觉得挺划算的。

等到回家一煮,发现居然面乎乎的挺好吃的,当然还有奢侈点搭个蒜泥的,味道更好。

一时间,众人对土豆的喜爱暴增。

很快,人们对土豆的吃法也有了花样,煮熟拌蒜、煮熟拌点辣椒……都是难得的佳肴。

一时间,土豆成了老百姓桌上冬天难得一见的菜。

林泉:果然,它还是一盘菜!

第103章

外面,寒风呼啸,带起阵阵雪花。

屋里,炽热的炭火烧得正旺,林泉坐在桌前,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盘着今年的账。

过了一会,林泉算完,伸了个懒腰。

今年虽然有天灾,不过因为有林品阁,收入不减反增,倒比往年还好了些。

合上账册,林泉开始盘算最近要做的事。

首先,马上要腊月了,鲁王府那边的礼得备好,瞅着腊八的好日子送去。

其次,给自己手下的各大店铺弄一下店庆,各大店因为灾情积压了不少货物,正好趁着过年来个大打折活动,嗯,就定在小年吧,那时大家既有空又有钱,正适合逛铺子花钱。

最后,带着林记的伙计准备年货,虽然最后都是三全做,不过还是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毕竟过年嘛,总要热闹一下。再让赵月打一些银馃子,林记的伙计忙了一年,是时候发年终奖了,到时大家热热闹闹过年。

一条条想完,林泉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自己果然是个好店主好东家,你看,方方面都想到了。

既然有了计划,那就要开始实施。

林泉先回到现代,去东海的水晶批发市场,给鲁王一家精心挑选了一批水晶首饰,还挑了几件水晶摆件,自从他第一次送水晶发现鲁王很是满意,以后每年送礼,林泉都买上一批。

除了水晶,林泉还特地从现代买了一对纯手工琉璃盏,放在里面,毕竟光一种,也难免显得有些单调,除此之外,林泉还放了着风油精、书画纸等等,把整个年纪厚了足足一倍,然后卡着腊月初八的前一天,亲自送到了鲁王府。

因为之前的“天瓜”一事,这次鲁王府可对林泉看重了不少,鲁王府大管家亲自出来迎的林泉,鲁王和鲁王妃也亲自召见了林泉,鲁王更是对他“天瓜”一事大加赞口。而林泉,也从鲁王口中听到音信,老皇帝终于在过年时准备立大皇子为太子了。

林泉:好歹立太子了,再不立,他这投资下注的都等不下去了。

奇货可居,可要居上好几年,只怕连吕相爷都受不了。

果然,林泉从鲁王府回来没几日,外面就挂了皇榜,圣上立大皇子为太子,天下大庆三日。

林泉一见,立马把本来是小年前的店庆移到了这三天,并且在城内大肆宣传。

店庆三天,全场半价!

二百文抽福袋,袋袋有惊喜!

说起福袋这事,还是受国外和双11影响,看着每次大家抽福袋都这么期待,林泉就打算在古代也搞一次。

为此,林泉可是带着林记全体伙计准备了好几天。

精品铺的福袋,每个里面是两件首饰一个玻璃球。

宠品铺的福袋,每个里面是两件毛绒玩具和一个逗猫或逗狗棒。

药品铺的福袋,每个里面是一瓶青霉素加一瓶土霉素。

林品阁的福袋,每个里面是一刀书画纸加一瓶风油精。

至于胡品铺的福袋,每个里面是红糖、胡椒、核桃、瓜子……随机一小包。

虽然各袋的东西是随机放的,不过林泉在数量和价值上都保证统一,每包不低于二两银子。

如此准备了上万包,正好撞上了这次的太子庆典。

果然老天都在帮他。

腊月十二,普天同庆的第一天。

沂州城上下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姚家五小姐姚茹一大早起来,收拾妥当,就去找隔壁房的堂姐。

“三姐,好了么。”姚茹刚迈过门槛,就朝里喊道。

屋里,一个穿着淡黄色袄裙的女子刚梳完妆,闻言转过头,宠溺的笑道:“茹儿这么早来了,不急,咱们吃了早膳再走。”

“回来再吃,要不好东西就要让别人抢没了。”姚茹过来,手疾眼快的替她堂姐刚梳好的发髻上插了个步摇,然后就推着她堂姐往外走。

“那么大的精品铺,还怕人抢没了不成,”不过姚三小姐还是叫下人备了马,带着堂妹一起上了马车,朝精品铺赶去。

走在街上,姚茹偷偷掀开车帘,看着外面到处张灯结彩,甚至连杂耍都不少,顿时惊叹,“好热闹,堂姐,我们逛完铺子再去逛街怎么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