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爸是极品[七零]+番外(12)
大队长姓李,长得高高壮壮,他一听这话,笑得牙不见眼,立马附和道:“好苗子,是个好苗子。韩副主任,辛苦你跑一趟了。”
他领着韩敏往第十三生产队走去,边走边说:“林青芸她啊,不仅学习好,心肠也好,经常到大队小学讲课,孩子们可喜欢听了。”
韩敏微微吃惊,说实话林青芸文章发表这事,她一开始还不相信,毕竟农村教育比不上县城。如今李大队长这么一说,她心里才觉得林青芸这人了不得。
她说:“妇联工作不好办,这‘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一直喊,可几乎没啥用。别说生产队里重男轻女的例子多,说实话公社也不少,不过现在看到林青芸同志这么出息,我心里好受了些。能让女娃上学,暑假的时候还能做义务劳动,我看她家里人明事理的很哩。”
韩敏说完后,还感叹了一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李大队长:“……”老林家明事理?他大脑飞速运转,一时间忘记了表情管理,黝黑的脸显得有些狰狞,实在是——老林家没有一个明事理的人呐!尤其是崖前大队两个大名人——林三柱和林青莱,都是老林家的人呐!但这话不能说出口,因为一旦说出口,就代表他工作没到位,所以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他可不能干。
幸好韩敏没注意到李大队长的神情,不然李大队长真不知道咋解释。
韩敏脚步放慢,抬头对李大队长说:“文章发表一事,公社这边打算表示一番,我看崖前大队——”
李大队长立马明白了韩敏的意思,接话道:“崖前大队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韩敏满意的点了点头,有鼓励才有动力,希望这事宣传后能有效果。
不到一上午,整个大队都知道了林青芸在省报上发表文章,以及公社和大队要奖励她这两件事。
最高兴的当属林奶奶,等韩敏和李大队长一走,她脚上像踩了风火轮一样,急急忙忙绕着村子转了一圈。这时候社员们正好下工,他们纷纷围上来。林奶奶可得意了,完全没有方才韩敏和李大队长在时的磕磕巴巴,嘴皮子溜得很,各种吹牛,就怕她宝贝孙女林青芸站得不够高。
林青芸并不是天才那一挂,如今自己被林奶奶说成天才,她心里有些打鼓,但又想到天才毕竟是少数,大家都没见过,所以她很快接受了这个称号。
林三柱知道这个消息时,撇了撇嘴。
前几日,他因为领导表扬一事被好几个人盯上了。唉,这下可坏了,他偷不成懒了!要知道不能偷懒对一个懒汉而言是多么多么多么残忍啊!所以他觉得站得越高摔得越惨,名声这东西好也不是、坏也不是,如果非得让他选择,他宁愿坏一些。
这倒不是说林三柱小气、见不得别人好。说实在的,林青芸这事他没啥嫉妒的心理。
早晨他和闺女给布升平送去鸡,不就是为了攀亲戚嘛。现在好了,林青芸有大出息,他觉得不是件坏事,都是一家人,他连亲戚都不用攀,多好啊。
若是林青莱知道林三柱咋想的后,必定翻个大白眼,女主怎么可能让极品占到便宜。
冯翠华不像林三柱想得通,她心里不是滋味,总觉得自己在儿女方面被二房压了一头。
她是长媳,按理说凡事都该拔头筹,可现实残忍,她闺女学习一般,除了长得俊以外,没啥可以拿得出手的了,不过幸运的是她闺女找了个好对象,叫魏新民,他家虽然在公社,但起码比生产队好。
在冯翠华心里,成绩虽然重要,但比不上嫁人,她觉得嫁人跟投胎一样,是关系人生的大事。她因为自己嫁得不如意,所以在林青茵的事情上格外小心。想到这里,她露出自信的微笑,她觉得未来她闺女在嫁人方面一定能压其他人一筹。
冯翠华这样想不是没有道理。老林家女娃多男娃少,大房林青茵,二房林青芸和林青苗,三房林青莱,四房林倾芽,一共五个女娃。亲姐妹有时候都斤斤计较,何况妯娌。再说了,哪个当妈的不想自个儿闺女有个好去处呢。
晚上韩敏回到家,把老林家的事竹筒倒豆子全都说了,“这家人真会教孩子。”
想到上午林青莱父子俩过来送鸡,布升平点点头,“教的确实不错。”
夫妻俩各说各话,聊得不错。
第14章
北方的天气一天冷过一天,这冰似乎没有化的迹象。封景铄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冰面上砸个大窟窿。
封景铄刚砸完一个,里面传来不小的动静,他定睛一看,好家伙,是条鱼!他立马从附近找了个尖树枝,迅速往窟窿里一叉,一条肥嫩的鲤鱼便牢牢钉在树枝上,漂亮的大尾巴摆来摆去,溅起的水花落到封景铄身上,他嫌弃的皱了皱眉。
不过当务之急不是嫌弃衣服,而是抓鱼,于是他往河边喊去,“快去屋里拿个篓子。”
林秋阳转动手柄,乱糟糟的衣服搅在一块,水的颜色逐渐发灰,味道近处闻得话,依然很重。他根本不介意,一来猪圈日常让他习惯了不好闻的味道,二来他离衣服很远,洗衣服的步骤仅仅只有添水和搅拌而已。
他往封景铄那边望去,眼睛瞪成小灯泡,收到指示后,他动作迅速往封兴修父子俩住的牛棚方向跑,并且就近拿了一个盆。
封景铄把鱼撸下来,放到盆里后,又往窟窿里看去。整条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冰下面氧气少,现在有了个大窟窿,附近的鱼都开始往这个地方游,封景铄目不转睛,眨眼之间,又有一条大肥鱼被钉在树枝上,煞是喜人。
林秋阳高兴地拍了拍掌,眼睛直勾勾看向封景铄,心想这个大哥哥不错,他这一来,家里又是兔肉又是鱼肉,简直是灶神在世啊。这灶神是他听上年纪的老人家念道的,说是一个贼厉害的神仙。
他年龄小,并不清楚神仙的种类,而且这属于封建,大家几乎不怎么提。这个比喻单纯是想说明封景铄在他心里的形象十分高大,与此同时,他更嫌弃宋端理了。
封景铄跟容嬷嬷似的,把全身力气集中在手臂,使劲往窟窿里扎,他眼神好,又不急躁,所以扎中率很高。这一会儿功夫,封景铄就扎了七条鱼,其中四条又大又肥,三条较为瘦小。
盆子不大,封景铄边塞鱼便咽了口口水。
他白天往山上转悠,晚上回家锻炼肌肉,身体消耗非常快,经常半夜饿醒,吃饱饭是他立下的第一个flag。
封兴修见到鱼的表情和封景铄如出一辙,他用筷子挨个检查了一遍,口中说道:“嗬!这三条真肥。”
他拿出一条最小的,洗干净,用刀在鱼正反两面划出五道口子,撒上盐巴,再用手掌拍一下,好使盐分浸入鱼中。
灶房里,林秋阳已经烧好柴,青烟从锅底往高出飘去。
封兴修往锅里加上油,烧热后放入鱼,然后举起锅把鱼摇了两下,这样做是为了鱼不粘锅,国营饭店的大厨同他说的。待微微焦黄时,他又加入开水,水面上立马出现了很多白色泡沫,他用勺子一点一点把白沫捞起。
汤汁已经呈现奶白之色,封兴修把之前切好的葱白放入汤里,锅盖一盖,煮上两个小时就能喝到鲜嫩美味的鱼汤了。
林秋阳像个小尾巴似的一直跟在封兴修屁.股后面,他眨巴了一下眼睛,“封伯伯,咱们中午喝鱼汤吗?”
封兴修把案板收拾干净,又洗了把手,“对,中午咱们喝鱼汤,就着早晨的玉米饼。这最好的吃法是把玉米饼浸入鱼汤里,饼吸饱了鱼汤,咬一口,玉米味夹杂着鱼汤味,吃起来浑身发汗,那叫一个爽。”
林秋阳立马咽了一口口水,正巧林青莱拖着一袋东西回到家。
林青莱刚从公社回来,她今早送完林三柱,回来的时候去了一趟废铁站。
废铁站地方挺大,走进去后有一个大棚子,各种破烂东西堆在里面。废铁站的负责人姓吴,大伙儿都叫他吴叔,年岁不算大,但已经佝偻了。
林青莱在棚子里选了半天,相中了一个炉子。底座镂空,圆锅小巧,只是这烟囱被摔成两截,破得不像样子。
吴叔往林青莱那里瞅了一眼,看清楚啥东西后,他撇了撇嘴。这炉子搁在他这挺长时间了,但就是卖不出去,现在好了,有人愿意要,没等林青莱问多少钱,他摆摆手,嘴上说:“小姑娘,这炉子你直接拿走吧,不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