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逆袭成男神(856)

又一年,公元前245年(始皇二年),赵孝成王病逝,赵悼襄王继位,因听信郭开谗言,命武襄君乐乘取代信平君廉颇的将职。廉颇遭受排挤,怒不从命,率军攻击乐乘,乐乘败逃。廉颇知赵王不能容已,于是连夜逃奔魏国。

恰好正逢季言之派秦军攻打魏国,廉颇不得运居然被身边亲信套了麻袋,快马加鞭的送来了秦国赵盘公子府上。

赵盘看到廉颇哭笑不得,把廉颇给自己送来几个意思?有本事把叔叔李牧给我绑来啊。

“娘亲,廉颇将军该如何安排?”赵盘转而询问赵雅。“我得进宫告之一声王上。”

“你师傅那儿也要说一下。”

赵雅同样有些脑门疼的说话道。

赵雅自从跟着来了秦国,就和秦国宗氏的一位赢姓大叔打得火热,要不是赵盘尚未娶妻,她早就嫁过去了。而且说赵雅冷血也好薄情也罢,早就不把自己当做赵人,而是秦人。

作为秦人,看到廉颇能有好的表情,能留着廉颇不上缴朝廷都算赵雅善良。

而不止赵雅烦躁,从小被攻击说有一位人尽可夫亲娘的赵盘可以说更加烦躁。跟着廉颇出逃魏国的亲信是脑壳有包呢还是脑壳有包,这么做,可真是为难死他了。

赵盘摇头晃脑,心情十分不美妙的出了府邸,先去丞相府找了师傅项少龙,然后跟着他一起进了王宫面见季言之。

季言之对于这事儿倒是没说什么,不过顾虑不久之后秦国会和赵国开战,季言之便问赵盘今后有什么打算,

“我不想入军队。”赵盘仔细想了一下,老实回答道:“还请王上相信,我不是胆怯,而是王上有统一六国雄心,赵国再不好,始终是我生父、亲娘以及我的故国。我……不想和赵国直面对上。”

“孤懂了。”季言之微微颔首,表示明白赵盘的意思。“这样吧,你先跟着项丞相处理造纸修书事宜。以后有了名声,也好接济一二与你关系不错的亲朋。”

季言之打算像历史上的其他朝代一样,打下六国后将王孙贵族封公侯圈养在咸阳。封地肯定是没的,也就凭借着俸禄混个衣食无忧。对比历史上破一个国家就将王族宗氏赶尽杀绝可仁慈得多了。

这并不是季言之一个人以为的,事实上陆陆续续因为战乱迁来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的秦国的难民们,都有这方面的感触。兴修水利,开垦良田,大肆练兵,哪一处不是兴旺之国的预兆。

而正是明白这点,赵盘深刻的知道秦必将统一六国的话语不是空话。当下就特别高兴的道了一声谢。

“多谢王上。”

季言之微微挑眉,转而温文尔雅的道:“不用客气,谁让项丞相的徒弟,孤又很看重你的才能。”

如果不是多了他这么一个变故,最终赵盘还是会成为那个六亲不认却站在最高处的残暴君王吧。咦,这么说来倒是应了《木乃伊归来3》,有关龙帝的介绍。

季言之微微眯眼,随后就让项少龙将赵盘带去工作。

师傅俩走后,季言之视线放在了会说英语的鹦鹉身上。

自从那回季言之说要吃烤鸟,并且放冷气给鹦鹉洗澡后,鹦鹉就陷入了自闭中。每天不是吃就是睡,偶尔安静都是仰望着鸟脑袋,以传说中最明媚忧伤的四十五度角站在鸟笼时思考人生。

现在同样如此。

季言之实在觉得扎眼,就找了一根小棍子开始捅鸟。

鹦鹉:“……”

看来你不光是传说中残暴不仁的龙帝,还是魔鬼。

嘤嘤嘤,别捅了,再捅毛就掉光了!

第622章 始皇归来(09)

“掉毛有什么, 又没有去开水里滚一圈,毛会长出来的。”

季言之笑眯眯,继续拿小棍子捅人。这招很贱, 鹦鹉在鸟笼中左躲右躲, 依然没躲过小棍子的骚扰。依然被小棍子戳得羽毛乱飞,鸟嘴里不断的喊着:“dog shit,dog shit!”

季言之呵呵冷笑:“听得懂华语嘛。狗屎?孤看你的确像狗屎的。”

鹦鹉:“嘎嘎, Let me go(放过我)!”

“说人话!”季言之表示自己身为华夏第一位皇帝, 听不来英语。

鹦鹉:“嘎嘎,I\m talking about people(我说的就是人话)!”

季言之脸上笑容逐渐变态。

“刀呢,孤王的刀呢!”季言之咬牙切齿的道:“听说过凌迟没?就是用刀子一片片的割肉。人可以割一千零八刀不死, 那么鸟呢, 鸟又可以割多少刀?”

鹦鹉:我不是人,但你真的狗,这么欺负一只鸟, 真的大丈夫?

鹦鹉好悬没有被一口气憋死,嘎嘎乱跳。

季言之就静静的看着他闹腾, 良久才悠悠的道:“知道吗?你现在是母的哦!”

鹦鹉僵硬了,确切的说直接灵魂都飞了。

他……堂堂七尺男儿,一朝穿越成了一只鸟不说, 还是一只母鸟?为什么不是公的,为什么不是公的?

鹦鹉迎风流泪,悲伤逆流成河。

“果然心情不好的时候, 欺负鸟最舒坦了。”

季言之就像恶棍似的, 笑得格外的灿烂,一下子就让鹦鹉打起了摆子。‘扑通’一声,直接翘着两只鸟腿儿倒地不停。

“啧, 死鸟儿嘴硬!幸好孤王从来没有想过从你的口中得到确切的回答。”

心情尚好的季言之总算大发慈悲的放鹦鹉一马,快快乐乐的处理起政务来。今年入秋开始,天就一直没有下雨,秦地本就贫瘠,后来良田成片功劳多数要归功于郑国渠。

郑国渠去年才刚刚修筑,历史耗时足足十多年,才引泾水向东注入洛水,用平交方式穿过冶峪、清峪、浊峪、石川河等自然河流,灌溉农田四万余顷。

又称疲秦之策,倒真的延缓了韩国灭亡的时间,不过韩国应该是六国之一最早灭掉的国家之一。

扯远了,总之如今干旱了三个多月,季言之又略通星象之术,不用努力翻阅空间里丢着的《秦史》,就可以得出来年必大旱的结论。所以说现在,最为主要的是尽量多挖掘一些深井,吩咐工匠们制造水车好供来年真大旱时,灌溉良田。

这样一来,原本渐渐丰裕的国库又不够用了。

幸好这个时候,兼职皇商的项少龙带来了好消息,说是适合羽毛笔写字的韧性较好的白纸造了出来,已经投入贩卖中。

“印各家典籍。”季言之吩咐道:“既然百家争鸣,那就刻烙百家典籍,相信一定能够卖个好价钱。”

项少龙:“……邹衍大师周游七国,如今恰好游历到了秦国,可请他一起刻烙各家典籍。”

“邹衍?”

季言之想起了他的徒弟好像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寡妇清,而且按照《寻秦记》的正常剧情来看,寡妇清也就是琴清后来与乌廷芳一起归隐。如今项少龙娶了赵倩,乌廷芳也嫁给了季言之这世的族叔秦长安君成蟜。

项少龙应该不会对琴清再产生感情,毕竟《寻秦记》剧情中,项少龙之所以和琴清两情相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成了归秦假嬴政的老师,与教导武艺的项少龙朝夕相对,从而日久生情产生了感情。

“他倒是一位大才。”季言之默了默,道:“可他好像是阴阳家吧,不怎么适合主持刻印各家典籍的工作。”

项少龙:“既然如此王上为何不下令请各家学者前来咸阳论法,也好让各自学者更加直观认识,纸张的出现究竟带来怎样的改变。

季言之微微沉吟,不得不说项少龙说得好对,于是干干脆脆的表示赞同,当即就以秦王的名义昭告天下,请各家学者前来咸阳论法。

秦国其实是七国之中最不受待见的,主要是民风彪悍,资源匮乏,经过好几代君王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秦国。很多学者除非走投无路,是非秦不入的。

请各家学者前来咸阳论法的圣旨一下,各家学者对于论法之事不怎么感兴趣,可是却对圣旨中提到的雪纸十分感兴趣,倒也陆陆续续的往秦国国都咸阳赶。

而这时,身为一国君主的季言之却没有多分心思在这上面,季言之主要盯着各类灌溉器械的制造上,终于在来年大旱来临之时,将大半秦国蜀地都挖掘了深井。

只要省着点用,一口深井出的水足够百户村民的日常饮用,何况为了保险,季言之吩咐工匠们打水时,都是村口村尾各打一口井,然后木流水车,尽可能的造在河流溪岸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