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言娃子,哪弄得了这么多的蛋啊!”
野鸡蛋的个头虽说小,但也能一个换一分五厘,这一下子去了三个,可真是把阿婆给心疼坏了。不过季言之的速度太快,阿婆根本就来不及阻止,只能口头上的心疼。
对于阿婆的唠叨,季言之皮不疼肉不痒的,甚至才笑着回了阿婆一句。
“这样好吃一点。”
“放了那么多的蛋呢,哪能不好吃。”
阿婆也只是节省惯了,才会这么念叨一两句的,因此季言之是一点儿也不想烦,反而顺嘴甜甜的哄了一句——“给阿婆这样吃,我乐意”,就把阿婆哄得眉开眼笑的。
吃了晚饭,季言之照例烧了热水,伺候阿婆洗了热水脚后,又开始了新的忙碌。
他将今儿晾晒在院子里的柴火收拢堆到屋檐底下,又将剩下的半背篓车前草晾晒到屋檐下的另一边,这才冲着还点着煤油灯缝缝补补的阿婆道。“阿婆,睡了啊。”
阿婆哎了一声,便将缝补到一半的破棉袄子放了下来,进了里屋睡觉。
季言之则睡在堂屋。
家里就两间屋子,厨房都是挨着墙搭建的窝棚四面漏风,他一个大小伙儿火气重,就算打地铺睡也没啥,但是阿婆不一样,反正季言之是干不出来睡房间的土炕,将阿婆‘赶’到堂屋睡的事情来。所以小时候是和着阿婆一起睡,大了以后,季言之就把‘睡觉的窝’挪到了堂屋。
来到这儿这么久了,季言之不是没有想过在改善伙食质量的基础上改善生活条件,但仔细想想他们‘家徒四壁’的状况反而能让老杜家的那几个畜生安心一点。老杜家的那几只牲口从来都怕被他们一老一少的‘穷鬼’缠上而少找麻烦,因此季言之也就不考虑改善住宿的问题。
这一觉季言之睡得很沉很沉,大约天亮的时候,李大爷家的小闺女李幺妹便上门来吆喝。
“言哥儿,你阿婆起床了没,队上上县城赶集的牛车要出发了。”
“起来了。”
正在打扫院子的季言之朝着院门口处往里头张望的李幺妹笑了笑,便继续打扫。
很快,阿婆便垮着盖了粗布盖子的竹篮子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阿婆跟着正在打扫院子的季言之交待了几句,才强忍着肉疼的跟着李幺妹去了村口处。
生产队和着阿婆一样,心疼那五分钱的赶车钱还有很多,所以坐牛车赶集的并不多,除了下乡插队的知青外,便是家里有几个闲钱的。不过这里面并没有阿婆,因此牛车上等着的人见了阿婆都有点儿诧异,有多嘴的甚至问阿婆去哪。
“去隔壁生产大队看闺女去。”
阿婆只这么说了一句话,一路上就没说过话,直到到了隔壁村的主入村口处,阿婆下了牛车才松了一口气般,自言自语的来了一句。“现在的知青啊,那话简直多得和长舌妇有一拼。”
不提阿婆带着半只兔子去隔壁生产大队看望闺女的事情。季言之在阿婆出了门后,便开始往山上转悠,采集常见草药卖给供销社凑自己下学期的学杂书本费。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很快就把学杂以及书本费给凑齐了。
不过由于害怕他去上学了,老杜家的那几个畜生还会像以往一样,趁他不在家的时候上门来欺负阿婆一个老人,所以临开学前,季言之干脆运用自己现在能运用到一切人脉关系,以给阿婆找了一个进县城糊纸盒子活计为借口,准备带着阿婆一起进县城读书。
第5章 知青的遗腹子(05)
季言之之所以这么做,完完全全只为阿婆考虑,毕竟他还在生产大队还好,一旦他到了县城读书,老杜家的那几只牲口必然要来欺辱阿婆……
不过季言之还是没有遇见对预料到的是,就这样还是惹了麻烦。
或者说依着老杜家那几个豺狼崽子的心性,只要季言之、阿婆祖孙俩的生活有一点点起色,他们都会跑来找麻烦。
在季言之看来,能够做出吞了公社给予的赔偿,又不想养让他们发了一笔小财的外甥,而把外甥连同老子娘的杜家人,为了蝇头小利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
这不,一听阿婆一个上了年龄的糟老婆子居然能够进县城当临时工,哪怕只是给工厂打零工糊纸盒子,对于老杜家特别是杜老二这种狼心狗肺,只看重自己利益,自私自利的家伙那也是晴天霹雳。
——一个糟老婆子凭什么,还不如把活儿交给他呢。
抱着这样的念头,杜老二带领全家老小,气势汹汹的找上门来了。奈何季言之早就防着了。
他们上门的时候,为了避免过于血腥的画面吓到阿婆,季言之以家里他来收拾,阿婆先去隔壁村给大姨杜月娟说一下他们祖孙俩要进城住为由,天刚蒙蒙亮,就将阿婆‘托付’给李家幺妹儿,自己则在家里倒腾一些让人不至于劳经动骨却会肉疼的小玩意儿。
于是自然而然,刚进门杜老二那一家子全都无一例外无中招了。整个人就跟被荨麻蜇了,又痒又麻只差在地上打滚。
滑稽样儿让季言之好心情的勾了勾唇。
他淡淡的笑了笑,以极其愉悦的口气道:“春节都过了这么久,二舅一大家子才姗姗赶来给阿婆磕头问安啊。可惜今儿阿婆一大早就出了门赶集去了,不然准会大吃一惊的。”
受宠若惊绝对不会有,因为老杜家的那三只白眼狼牲口怎么跪阿婆都是该的。不过阿婆的心早就被伤透了,再加之熟知他们六亲不认、自私自利的本性,就算跪着磕头,阿婆也只会认为他们又在打什么丧尽天良的主意。
季言之用搭在一旁的破毛巾擦了一下手,继续用愉悦的口气说话道。“不过二舅你们来,虽说没有赶上好时候,没有等到阿婆,不过我替阿婆接收了并转达谢意也是可以的。”
“你个小兔崽子。”杜老二那身材魁伟,长得比作惯了农活的壮汉还要壮实的媳妇何春兰率先忍了身上那股瘙痒劲儿,骂骂咧咧的起来。话里话外都是说阿婆是个老不死的,还想进城当工人,凭啥。
这样嘴臭,季言之恨不得给何春兰灌粪。
不过就算想这么做,也是这次解决了杜老二一家子以后该做的事,毕竟现在做,容易脏了家的地。
即便这家十分的破损,季言之每每情绪上来都恨不得立即推倒重建,但说句煽情的话,有阿婆在的地方就是家。家是神圣心灵的港湾,可不是能让畜生给污染玷污的。
季言之干脆利落的将杜老二一家子挨个的踢出了院门。他们这生产大队虽说大山起伏连绵不断,村民们的房子大多依山傍水而建。
可惜的是,季言之和阿婆目前所住的破烂家地势却很平坦,季言之很遗憾看不到老杜家的那几只牲口,像一颗球一样从山头滚到山尾。
——唔,要不,等离开的那天,动些小手脚来满足这小小的心愿。
季言之眉眼弯弯,在背上竹篓出门路过他们的时候,又顺势撒了一把药粉。
依然是那种属于恶作剧的药粉,不会让杜老二一家劳经动骨,但却会让他们酥麻一整天,骨头都容易酥麻成骨质疏松。
这只是小惩大诫罢了。有阿婆在,季言之不会要了老杜家那三个儿子的命,即便他们像苍蝇一样,嗡嗡的惹人烦。
季言之背着竹篓欢快的上了山,被小惩大诫的杜老二一家子则躺在离家门口处大概有百米远的地方不住的哼哼。
老杜家的人在生产大队上的名声真的很差,差到看到他们倒霉样儿,村民们生怕被他们赖上给讹一笔,所以都假装没看到他们,任由他们在泥地上躺了大半天,才一撅一拐互相搀扶回家。
或许是被先锋杜老二一家子的惨样儿给吓着了吧,杜老大、杜老三两家人一直都没有出现。
不过在季言之带着阿婆住到了县城后的当晚,杜老大伙同杜老三带着几个儿子、侄儿鬼鬼祟祟的偷偷潜进了那破烂得不成样儿的家里,准备偷季言之特意放在家里准备请君入瓮的几袋粮食……
结果可想而知,破烂的茅草屋轰然倒塌,直接就把他们埋在了裂开的泥巴墙堆下。而同一时间,杜老二家突然性的炸茅房了——
何春兰奔出房间到茅房解决生理需求的时候,刚解下裤腰带,那堆满了神秘物质散发着不明气味儿的茅坑就如同触动了某种机关一样,一下子就如同天女散花一样喷了何春兰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