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绿茶知青+番外(118)

作者:萝卜精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穿书 市井生活 年代文 主角:白秋 小知青香,真香! 立意:在风云变幻的年代里,做好一枚合格时代的齿轮 白秋穿成年代文里的男配,他不想变成书里那样凄惨的结局。他重新开展生活,扎根农村,脚踏实地,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和欣赏。而书中重生女主没了他的降智配合,极品操作不断,反倒把坑害自己。只有原书男主跟白秋记忆中的不一样,总是不自觉的往他身边靠近,还开展了激烈的追求,让他招架不住。点击展开

冯铮道:“我本来想买来着,但瞅着你们卖的那么火,寻思先可着外人买,咱都是一个县的,将来想买也方便。”随后想了一下道:“我是钢铁厂的,你们可以来厂里找我,我带你们去国营饭店吃饭去。”

冯铮之前跟他们有些小误会,这会儿想弥补关系,但东北的男人不爱把道歉的话放在嘴边上,只能用其他的地方来弥补一下。

贺长风道:“嗯,知道了。”

冯铮一听他答应下来了,嘴角一下子就扬了起来。

火车很慢,冯铮自从消除了偏见之后发现贺长风跟白秋真的是很不错的人,无论是谈吐还是见识都不俗。

过了一会儿,就看见有钢铁厂的中年小领导过来找冯铮,道:“好端端的你咋换卧铺了。刚才厂长还发火了呢,你赶紧回去给厂长解释一下!”

冯铮一听,道:“就说我睡下了。”随后看了一眼手腕上带的罗马表,嘴上嘟囔道:“这么晚瞎折腾啥?”他倒是一点都不给厂长面子。

中年人看着他这么一意孤行有些着急,但干菜厂在这边,有些话他也不好当面说。

他又劝了劝,谁知冯铮嫌烦,竟直接躺到下铺装睡。

中年人也没法子,只好先走了。

之前钢铁厂的厂长跑去郭局那边要给他们穿小鞋的事儿,连贺长风都有所耳闻,没想到省局领导亲自过来慰问,像一个巴掌打在了钢铁厂厂长的脸上似得,他心里有火压着没发,一听说冯铮跟贺长风走得近就怒了。

但贺长风没想到,他还不肯回去,看来冯铮在钢铁厂地位还挺特殊的。

他们要坐一晚上的火车呢,白秋明天到县里还得去上学,赶紧在火车上补一觉。

第二天贺长风跟陈通和老冯他们回了村,这一趟见识太丰富了,陈通有好多见闻想要跟村里的乡亲们分享。

他们到村里的时候已经下午一点多了。

这仨人也顾不上休息,直接去了村委会,让栓子把村干部都给叫过来。

栓子一听就想八卦一下,道:“省里比县城还好吧?”

他们走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去省里呢,突然村里没了几个人,一打听才知道他们去省里卖货去了,一个个都可好奇了。

贺长风道:“你先把人叫回来,我们会跟大家说的。”

栓子听到之后就去找人了,他们找几个桌子都拼在一块,弄的像是会议桌似得。

不到十五分钟,就听见外头有陆陆续续的脚步声,率先开门的是王麻子,随后贺建国,李书记兰桂英还有几个人都过来了。

王麻子道:“老冯,这次去省里咋样?”

冯守义这几天见识到的事情太多了,三句话五句话都说不清楚:“我讲不明白,让小村长说吧。”他现在发现了,自己在处理事情上,还不如贺长风这个小年轻呢。

贺长风道:“咱的干菜都卖光了!”说完掏出来一个铁的钱匣子里面满满的,有大票有毛票还有各种各样的硬币,倒出来一桌子。

村干部全都被震撼了。

村里做干菜厂这事儿村里说什么的都有,越是农忙的时候越是不满。

那些知青虽然农活干的不行,但是二十个人也能干不少。现在他们不干了,分摊给老乡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这年头谁不想做轻巧的活儿,不能因为村民能干就多干,知青们不能干就少干吧。

这话除了贺建国之外,其他的人多多少少都听见过几次抱怨。

村里人不拿干菜当好东西,再加上自己赚钱难,推己及人就觉得外头肯定也不会买,可没想到贺长风这么争气,都卖得出去了。

贺长风道:“大家数一数钱。”这个钱匣子一直被他保管,没打开过。

大伙儿连忙帮着把每一张钞票都给捋平,十块跟十块放在一起,五块跟五块的放在一起。

等大家都捋好之后五十块钱一捆这样好记,贺建国帮着点。

要是这些东西要是都卖成钱,差不多是一千左右。但是他们又是减钱又是抹零,零钞整钞加起来是836块钱。

在场的人呼吸都火热了,就那些干菜能卖这么多钱?真跟做梦一样。

贺建国道:“这钱你咋安排?”

贺长风道:“给大伙儿发下去吧,厂子靠全村人的支撑,赚了钱都应该沾一点。”

在场的干部听着都有些高兴,发钱可是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贺建国道:“行,厂子这边你说的算。”

他们村一共183户人家,村里好多人都没分家,有的祖孙四代都在一个大房子里,贺长风道:“每户人家给4块,知青所一共给50,陈通回去安排,无论怎么分都行,最后还剩下54,厂里留着买包装袋,不干胶之类的。”贺长风顿了顿道:“咱们才刚刚开始卖,下次卖了还分钱。”

“好。”贺建国说着。

随后就拿广播喇叭喊大伙儿过来排队,一户人家派一个代表,分四块钱。

这消息一出全村都兴奋了起来。

四块钱虽然不多,但这年头物价便宜,四块钱能买不少东西呢。更何况这是白给的钱……实打实的钱攒起来能办大事儿呢!

大伙儿排队分钱,心里都喜滋滋的。

“真挣钱了?”

“村里这么多户人家呢,一人四块,得多少钱?”

“最少七八百。”

村里人过来领完钱的在旁边按手印,大伙儿一瞧还真的领了钱:“咱这干菜厂才开多长时间啊,真不错。”

“我刚才问了,说以后赚了钱还分呢。”说这话的女人满脸喜气洋洋,笑道:“这就是下蛋的母鸡啊!”

在村里,啥都没有钱吸引力!

也有一小部分人觉得是干菜厂赚出来的钱,他们啥也没干就白拿分红,怪不好意思的。

冯守义和陈通都给白秋说情,让贺长风再给白秋分点钱,要说这次的贡献,谁也没有他贡献大,他们那个摊位第一天上午无人问津,白秋在发广告单没少忙活,第二天还做菜,也亏得他这么张罗,不然靠他们这种闷葫芦的性格,估计卖不出去什么。

陈通当着大伙儿的面说起当时的场面,在场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全都听愣了。

纷纷道:“对啊,应该给他分点。”

“他的贡献太大了。”

也有人道:“我提议小村长也得给分钱,不能光给咱干活儿,大家说是不是?”

“对,长风你也得拿钱!”

贺长风是这一辈的年轻人里他是最出挑的,性子也沉稳。无论是大事儿还是小事儿托付给他肯定没错。

贺长风目前是干菜厂的管事儿的,他拿钱自是无可厚非的,那些国营厂的厂长也得拿工资。

贺长风道:“那我拿两块,也给白秋两块当奖励了。”

“太少了。”

“别说两块了,就是二十我们也同意。”

“够了。”贺长风说着,像他们一户人家分四块钱分到个人头上也就块八毛钱,知青所辛苦一个月一个人也就两块多的补助。

一户人家分四块钱,白秋跟他加起来是四块钱,这种隐秘的快乐别人体会不到。

贺长风随后说出了厂里目前面临的问题:“咱们的干菜很好卖,就是新一茬的菜接不上。”

他们这个干菜厂主要依赖于蔬菜,要是没有蔬菜可挺麻烦的。

之前就是抱着试试的想法,种菜也是见缝插针的找空地种。

他们村里住的密集,几乎没有啥空地。

在场的村民都分到了钱,积极的给出谋划策。

还有人提议把所有人的院子都给清出来都种上公家的菜,反正大家过的都是大集体。

贺长风拒绝了想了想道:“牛棚那边靠近后山,那面有一些地是平整的。正好让牛棚那几个劳改过去开垦!”村里倒是有好农家把式,但给国家种粮食才是最重要的任务,不能本末倒置。

贺建国道:“可以,牛棚那边你抓一下这个事儿。”

贺长风立刻去把这个消息告诉给牛棚那仨人,以前都是关着的,现在出来劳动劳动也挺好。种点菜村里也能用上,一举两得。

贺建国也有些犯愁,瞅着干菜厂不错,但是村里没有多余的田地给他们弄,就好像拖了厂里的后腿似得。

但困的时候就有人给递枕头。

两天之后大牛村的村长过来了。

看着贺建国道:“老哥哥,我可太喜欢你们家长风了,要不咱俩换孩子吧,我那一窝都给你了,就换这一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