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84)
钱是个好东西,但不能但风险。
那老同志大概通了二十分钟的电话,估计得花不少电话费。
内容他也大致听懂了,都是假讲价格。
他们的理想价为是三毛五,现在有了浮动。肯定要在重新商量。
最后是谈妥了,三毛八。
但是要应寒保证质量,如果看到的货不是进的的品质。
他们完全可以不提货的。
应寒保证的满满的,她空间里的东西,就没有次品,粒粒是极品。
应寒也和他说了那个废旧的纸浆厂。
这个地方,是昨天他们买地的时候,看到的。
很大一个地方,里面空置着。
那边的负责人说,平时就一个老大爷在那边看场子。
所以应寒才选择了那里。
今天是有惊无险,虽然拒绝了很多客户,但也成交了两个大单子。
应寒匆匆的回到了招待所,没见邓宸回来。
于是就给前台的服务员说了一声。
然后直奔买竹篮,竹篓麻袋的地方。
买这些收编东西的,也是一个市场。
应寒以1块的价格,买了好几百个大的竹篓。
以5分的价格,搬空了一家批发麻袋的店。
都让人给她送到了那个纸浆厂。
当然,应寒让他们晚送一会儿,她要去那边和老同志谈谈。看看愿不愿意租给她一晚上。
这次的生意,真的是在拼运气。
拼老同志好说话,拼那两个人讲诚信,明天真的会过来拉。
如果这三件事儿,有一件谈不成,她就会很麻烦。
应寒火急火燎的来到了纸浆厂的门口,走进仓库,触目所及,竟十分空旷,这么大的地方,放个几十吨的东西没问题。
也不知道荒废多少年了,废弃的仓库,秃秃的屋顶,吊着几盏白炽灯。
“你找谁。”
应寒还在审视这个厂子的时候,门口一个小矮屋里出来了一位老人。
老同志看着瘦弱,但眼睛炯炯有神,看着十分精神。
“你好,同志,我想问问,这里租不租。”
老同志眼中透着惊讶“你想租这个厂房?怎么租。”
应寒听老同志的语气,有些谱,赶紧道“我租一晚上,呃,租两天,今天和明天。”
那老同志眼中的惊讶落下,语气变得不友善“两天?不租。”
“老同志,这怎么租的,您可以和我说说规矩。我呢,其实就用两天。”
“起步价,一个月。”
“一个月多少钱。”
“五百。”
应寒张了张嘴,暗道,这老头还挺精明的。
“呵呵,大叔,一个月我是租不了,我真的只租两天,我有一批货太多,没地方放,就想找个中转的地方。您看这样行不,我给你100块钱,算是一个星期的。”
应寒笑嘻嘻的说着,赶紧把提前准备的水果给老同志放到了门口的桌子上。
第107章 夜不归宿
“做什么货物的,可别是违法的。”
“不违法不违法,一些水果。”
这位大叔眼珠子转了一圈道“真的给100?”
应寒赶紧点着头“嗯,嗯。”
说着,赶紧从包里拿出了一百块钱。
“一百,我就租两天,就放一些东西而已,别的都不会动。”
“行吧。两天一百,过了时间,需要加钱的,一天五十。”
“大叔,您这价位可真高。不过,我们老板不喜欢见生人。您看...这两天,能不能回避下。”
“可以,正好我一会儿要去女儿家,今晚不在家。一百块钱给我,这是钥匙。”
应寒一喜,赶紧把一百块钱给了他,自己接过了钥匙。
老同志,拿着钱看了半天,见没有问题,满意的从兜里拿出一个手绢,展开,和他之前裹着的钱放在一起。
然后去自己屋里换了身儿衣服,锁好了自己的门窗,拿起桌子上应寒给他的水果,走了。
“记得,我明天会回来检查的。”
“嗯嗯,当然可以。”只要今晚不在就行。
仓库里突然多了那么多东西,没见个车什么的,会很诡异。
老同志走了以后,应寒在厂子里大致转了一圈,里面除了几个池子,还有一些固定的铁架子以外什么也没有。
在竹篓和麻袋还没到之前,应寒进入空间,先大量的复制水果。
大概半个小时后,她订的东西全部到货。
结完账,应寒就锁上了大门,然后把东西拉进空间,开始先收大米。
好在空间里没有重量,不然这么多东西,非得累死她。
自己不知道干了多久,空间的空地上,推的满满的。
应寒出去又查看了下,确保厂里没人后,把空间里的大米先拉出来一部分。
....
“哥,你来了,这次有什么好东西。”
“找个地方聊。”
邓宸上午的时候,先去古玩市场转了一圈,以5万的价格出手了一个成色不怎么好的白玉,这种大价钱的不好遇。
下午直接来到杨家宝施珠宝行,找到了杨葵宝,邓宸第一次来上海的时候,阴差阳错的救了杨葵宝一命。
当时他应该是收购了一件古董,被人盯上了。
邓宸虽然一只手,但打几个小喽啰,还是没问题的。
杨葵宝一直把邓宸当作救命恩人,后来知道他是来出货的。
果断要了他两个翡翠。
以他爸的话说,两个翡翠收的好,难得一见。
上等的好货,夸他有进步。
杨葵宝天天盼着邓宸来找他呢,希望能从他手里收些上等货。
“行,前面的茶楼吧,哥,你什么时候来的。准备在这儿待上几天?”
“刚来,过几天就走了。”
“哥,你也不用转了,手里的货有多少,我全都要了。”
“你能当家了?”
杨葵宝拍拍胸脯,自豪道“当然,我爸现在可信任我了。”
邓宸点点头“我有货,都是上好的,价格不让我吃亏就成。”
“没问题,没问题。”
两人来到茶楼,找了个包厢。
邓宸从包里拿出来了几个原石放到了桌子上。
杨葵宝年纪轻轻,却很老道,拿出自己的工具。
研究了许久,然后又喊自己的小弟,把店里的鉴宝师傅找来。
研究了许久,最后拿着一个原石,兴奋道“哥,要不要切开看看,我们觉得这会是个惊喜。”
邓宸点点头“切吧。”
杨葵宝又带着邓宸去了他们珠宝行,他们那边有专门的切石工具。
邓宸这次带了三个原石过来,他都研究过,一个是羊脂白玉,一个应该是翡翠。还有一个他看不出来,但里面应该有内容。
第一块切开,杨葵宝就兴奋了,拍这邓宸的肩道“哥,出绿了,看到没,还不小呢。”
“这个好,这个好。”鉴宝师比较兴奋,他有经验,这块肯定是个极品。
等切开的时候,几个人都兴奋了。
“我天,哥,你赚到了,这块是帝王绿,还是满绿。”
这块原石不大,里面可全是满绿,堪称极品帝王绿。
邓宸面上看着淡定,其实内心早已经澎湃了。
他激动的不是极品帝王绿,而是和之前自己研究的很贴切,他是在高兴自己有进步。
邓宸不用看后面的两个,也知道都有货。
一个是羊脂白玉,一个是紫罗兰翡翠,这个还真看不出来。
紫罗兰色的可不多见。
这三块石头,价值千斤万斤呀。
杨葵宝直接一个电话,把他爸给叫来了。
杨爸爸看到东西很兴奋,这次不光邓宸发了,他们杨家又要进一笔大财呀。
杨爸爸知道儿子这个朋友了不得,合作了两次,每次的货都是上好的。
所以价格上也没压,出的大方,就等着以后长期合作。
三块玉,给了邓宸一百八十万。
在这个年代,一百八十万,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邓宸之所以把这三块成色好的拿出来,就是想多卖点儿钱,然后和应寒一起做投资用。
他想着以后不要自己太累,手里有个存款,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盖个应寒那样的房子,每天浇浇花,种种菜,过个暇意的生活。
这一百八十万,杨家出的不亏,他们只会觉得收了三个好宝贝,当镇店之宝都不为过。
杨家开珠宝行的,过大户的流水也有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