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勋贵世家+番外(169)

皇上喝了口茶,放软了口气道:“太子,依然是朕寄予希望的长子。他要是少在这些歪门邪道上下功夫,用心做个让朕看得上眼的储君,朕的权利,迟早是会传到他的手里。”

太后收下皇上的承诺,道:“过几天,我要移宫去汤山住,念念佛,修修身,为大梁祈福。这个年,就权交给皇后操办吧。我年纪也大了,有些闲事也不爱管。”

太后心疼孙子,就是不喜欢儿媳妇,现在这个非常时刻,也要给她点面子。还有,端和保不住,过年太后想避着寿康,趁早,躲到汤山去的好。

“母后想去汤山,朕马上着人收拾出来,再奉母后上山。年前就走,汤山比宫里清静又暖和,母后去了多住几天。”

太后要住景山,皇上也不回顾虑着年关将近的份上挽留。比起四四方方的天空,皇上自己也喜欢外面的环境,常常出去换换心情。

太后理顺了前面的要事,有些惭愧,再回头找补道:“今天这个事情,是我体察不周,让旭儿受委屈了。我也是一片……,韩家不过是管他吃穿而已,别的事情的,也不会细心的为他着想。”

皇上轻轻的笑道:“我看旭儿颇爱重沈氏,他们内帷之事,我们还是少操心的好,男人要女子,自己不会找嘛,没有找别人,只是暂时瞧不上眼罢了。这种事情,外人是急不来的。”

太后拉错了一次皮条,心里也发怵,后悔的道:“沈氏要是这次能一举得男,生下嫡子,我也不再巴巴的讨人嫌,由着他们怎么过日子。”

老太太这个年纪,什么都能经受住,只在一件事情上,一味的执著和内心隐隐的恐惧,仁宗子嗣不丰,当今皇上子嗣不丰,太子子嗣不丰,也是怕韩昭旭那一支也是如此。太宗继承帝业的一脉,向是受到诅咒一般。太后当然不愿意承认,太宗选错了继承人。只是不知道老太太有没有想过,韩昭旭的子嗣丰与不丰,和赵家又有什么瓜葛。

皇上的心中略过一丝闪念,穿过高大的层层宫殿,游走在寂寞君王之路上。

“君为帝王,妾化白骨,此生恩怨,俱为尘土。”

皇上回了寝殿,砸了一屋子的摆设,傅好……傅好!你这个铁石心肠的女子!

☆、第147章 弄儿

蓼月居,孙氏穿了一件半旧的桔红色交领五彩的厚棉软袄,坐在炕上低头做针线,一时功夫大了,熬的脖子酸疼,不自觉的,就停了手上的活,转着脖子活动。

一边给孙氏分线穿线的丫鬟尔槐移到炕后,按着孙氏的肩颈道:“三奶奶歇歇吧,已经做了一个半时辰了。”

“家里规矩大,正月不动针线,我想赶在年前绣完这件衣服,爷出了正月好穿。”孙氏阖着酸涩的眼睛道:“还差几针,再费半日功夫就够了。”

尔槐轻叹着笑道:“要不是奶奶中间赶着给三太太绣了一顶暖帽,给三小姐做了一个手炉套子,偏又一番痴心,非要亲手做了才好,虽然不急着穿,三爷的衣服,也不用拖到现在了。”

孙氏是知道尔槐心疼自己,捏着她的手笑道:“给人当媳妇就是如此了。前面大嫂出身累世,膝下一子一女,二嫂娘家父兄得力,且二嫂看着娇滴滴的样儿,听说为人处事颇有手段,名声虽不及大嫂宽厚,家中上下也是无不敬服。我自问不如,也只能往旁的着眼,尽早在这个家里立起来。”

尔槐不服,嘟着嘴道:“三奶奶,比起大奶奶,二奶奶,又差到哪里去了。我们家可是……”

孙氏急忙肃了脸色,转过脸来,打断尔槐:“以后这样的话,别再让我听见。我们家,只大姐拿的出去,大姐在宫里,看着风光罢看,里面多少苦楚,又有谁知道。我干看着,无能为力,也只想着,自己顾好了自己,好让大姐少牵挂。至于将来,将来还在将来,我们得先过好了现在。”

“是,奴婢再也不敢说了,也不再那样想了。”尔槐小声的道。

孙氏放松了脸色,道:“好了,去给我捻几根月牙黄的丝线出来。”

主仆二人对坐,接着配合干活,过不多久,一阵帘动,柳嬷嬷抬步进屋,脸上带着不可置信的神情道:“三奶奶,端和郡主故去了。”

“哎!”一个错手,针扎进了手里,一滴血珠,涌落在领口的,正好沾在了,绣了桃花的位子,把粉色的花瓣腌的殷红。

孙氏没有反射性的允手止血,而是把伤了的指腹压在手心上,抬首问:“你说……谁死了?”

尔槐看孙氏出了血,急着去找止血消炎的膏药去,柳嬷嬷用帕子给孙氏压手道:“定襄伯府的讣告刚刚送过来,端和郡主,今儿早上死了。”不待孙氏再细问,柳嬷嬷解释道:“今儿早,端和郡主,赶着要去汤山,马车出了城门不久,就出了事,翻了车,好巧不巧,说着撞在了这儿。”柳嬷嬷点着自己的太阳穴,“当场就死了。人中午抬回定襄伯府,这会儿,正往各家发讣告呢。”

端和郡主虽然尊贵,在石家也是孙子媳妇,辈分低,身后还没有孩子,死得那么意外,正月入殓不吉,丧礼应该是停到年尾就下葬,这会子,石家该是忙成一锅粥了。

孙氏定了定神,心里没有一丝难过。端和郡主死了,压在大姐心里的那口憋气也能吐出来半口,自己也不用再看她的一副颐指气使的嘴脸,却是不知,这真是一场意外,还是她得罪的人太多了,制造了一场意外。

尔槐端了热水怕子来给孙氏洗手,不过是被针扎了一下,血早止住了,出于谨慎,还是抹了膏药。尔槐收起针线篓子,看到衣服上的血迹,可惜的道:“三奶奶,奴婢去把衣服洗洗,赶紧泡了,血迹才容易洗干净。”说着,要来拆扣在衣服上的线框子。

孙氏做的这件衣服,是韩昭昉明年春天穿的中衣,领口镶边处,绣了两株并蒂的折枝桃花,才费了数倍的功夫。孙氏看着灼灼桃花之上的血迹,忽然的,胸口闷得慌,摇摇头道:“不必里,你找一棵树下,把它埋了吧。”

尔槐不忍心,道:“奴婢保管洗得一点印子都没有,奶奶这件衣服前后费了十天的功夫,就差两处就做完了。”

“见了血光,已经是不祥之物,何必心疼。”孙氏坚持道:“拿去丢了。”

不管端和郡主是意外而死,还是被意外而死,以色事人,以私宠而仗势,终归天道有偿。而孙家,自己的丈夫,想依靠的,也不过是大姐的裙裾,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的运气,一路顺遂。

这是,门房处的一个媳妇进来蓼月居递话道:“三奶奶,三爷跟前的小厮回来传话,三爷下了衙门要直接去定襄伯府悼念,请三奶奶去请示大奶奶,若是允许,让三奶奶亲自带了祭礼去定襄伯府祭奠。”

信国公府和定襄伯府交情一般。而广恩伯府和定襄伯府交情匪浅,韩昭昉和石颓当,半年来又打得火热,于私交上,韩昭昉和孙氏过去一次,也是应该的。

孙氏让丫鬟抓了一把钱请走了那个媳妇,对柳嬷嬷:“你去大嫂那里看看,要是祭礼已经送出去了,就算了,让个小厮给三爷传话,我今儿不过去;要是祭礼还没有送过去,三爷的意思,说与大嫂,准或是不准,快来回我。”

端和郡主身亡的消息,同样传到了苍擎院。现在,思伽几乎断绝出门的交际,京城里,上得了台面人家的婚丧嫁娶,还是要了解的,不然,闭塞在家里,生个孩子傻三年,就要和社会脱节了。

思伽手上,有个各家关系的记录册,记录着各家的家族成员变动和人情往来,依着关系亲疏远近一本本的分列出来,定襄伯府,当初是立在一个犄角旮旯里,后来也没有移出来,苍擎院里的人,自然不知道两家的过节,阿芒找出那一张,在里头添了一笔,定襄伯世子嫡妻端和郡主即寿康长公主嫡长女跌马亡故,再找出寿康长公主府那一张,添了一笔,寿康长公主嫡长女端和郡主即定襄伯世子嫡妻跌马亡故,下午给思伽添衣服的时候,顺嘴一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