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国子监那些年(35)

作者:三十六陂春水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 在吃喝玩乐与救国救民中左右横跳 立意:穿越北宋,科技改变人们生活 七五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主角:叶安 大学生叶安穿越到北宋,此时正逢庆历三年,范仲淹主持新政,着手教育改革,国子监为最高学府。叶安机缘巧合下被破例安排进去读书。胸无点墨又身无长物的他在贵族子弟、学霸考神、名臣大佬的包围中,开始了自己的艰难求学之路!点击展开

“白案师傅拼死爆料行业内幕:你所不知道的汴梁甜点!”

……

东京百姓这些天宛如在瓜田中上蹿下跳的猹!好奇心被钓到极致。等到了盛修竹与澄晖开打的那天,只要闲着的,基本上都去凑热闹了。

而作为策划人的叶安也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营销炒作的效果这么好,最后甚至开封府衙都来维持秩序。

“这又是安哥儿弄出来的吧。”展昭带着几分笑意,打趣道。

叶安有些不好意思向众衙役拱了拱手:“给差大哥们添麻烦了,等稍后我给诸位弄上几道好菜。在包拯手下,收钱估计是指定不成了,但收些百姓送的酒菜尚无人管。

衙役们顿时眉开眼笑,开封府谁不知道这位叶小郎君厨艺不凡。每次展大人收到菜,香气都让人垂涎,今日总算能一尝究竟了。

等见所有事都差不多准备好了,一仙风道骨的老者走了出来,扬声道:“老夫昆仑派顾用之,今日来做个见证。盛少侠与澄晖大师比武,起因不过是一点小事,约好点到即止。但刀剑无眼,还望大家莫要上前,以免伤及无辜。”

老百姓的生活离武林还是很远的,听到这番话只觉得又紧张又刺激,纷纷屏住呼吸不敢出声。

盛修竹刚刚及冠,外表英俊不凡,一身白衣十分符合世人心中大侠的形象,而澄晖不说话也是王霸之气四溢。这两人先不说功夫怎么样,往那里一站,就能让人浮想联翩。

“刷”的一声抽出长剑,盛修竹冷冷道“大师请。”

“施主请”

二人先礼后兵,试探了两下便战作一团,飞檐走壁的好不热闹,看得围观者热血沸腾。

“展大哥,你觉得他们两个功夫怎么样?”叶安好奇问道。

展昭低头笑:“最开始包大人说我尚且有些怀疑,果然是你搞的鬼,这二人都摆个架子,哪里能看出深浅。”

“嘿嘿”叶安微窘,“那你们高手真比武的时候是什么样啊。”

展昭想了想:“比这快多了,哪怕双方看起来不相上下,以命相搏也会挂彩,听闻绝顶高手甚至不比用武器,落叶飞花皆可为兵。”

叶安听得一脸神往,而此时比武已见分晓,盛修竹的剑抵在澄晖喉间,技高一筹获胜。

澄晖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贫僧认输了。”

围观者纷纷叫好,鼓掌鼓得手都红了!都觉得今天这趟太值!

随后澄晖退下,酒楼掌柜当场便公布了道“红枣白糖糯米糕”的食谱,详细到做法原材料注意事项应有尽有。而周围一些早安排好的水军也一唱一和的说出白糖是什么东西,在哪里购买。

众人惊奇的发现,五两银子的菜原材料还都不算贵,做工也简单,于是都有些心动。

酒楼后院,叶安满面喜气的发着红包,听手下回报,大家反馈还都不错。

盛修竹有些抹不开脸,他闯荡江湖没几年,也有一些名气,今日参与行骗委实良心不安。但无奈大侠也要吃饭,于是只能为五斗米折腰。相反顾用之就没这么多顾虑了,捏着红包笑嘻嘻:“叶郎君,以后有这好事可要再来找老夫啊。”不光有钱拿,传出去自己也变成资深武林名宿了。

“一定一定。”叶安拱手,接着回头问澄晖:“李大哥你顶着相国寺的名号,输了没关系吗?”

“无事,反正全汴梁几乎都知道我是负责外务的。”澄晖根本没把比武当回事,心思全在生意上,“老弟啊,你说你这“广告”真的能成功吗?”

“应该没问题。”叶安回答的信心满满,但其实也是没底,回头打算让水军们再加把劲儿。

之后的几天,澄晖的酒楼又先后放出了“黑芝麻白糖火烧”、“心太软”、“拔丝山药”等菜色,关于比武的话题越炒越高。

终于,伴随着第一批人涌向调料店,白糖终于在汴梁城打开了市场。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糖贵虽贵了些,但更方便,而且能放的时间更久,关键时候甚至和盐一样属于硬通货,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都开始使用。

不过几天过去,白糖的生产以及快要跟不上销量,二人只要继续投钱建工厂。而当澄晖拿着账本和一箱金子来找他之时,就连叶安也忍不住捂嘴。

“这还只是个开始。”澄晖意气风发,“叶老弟,我这辈子除了师父就服你,你说你这脑袋怎么长的!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澄晖本意自然是夸他,不过“读书”这两个字却刺痛了叶小安的内心,无他,快乐的假期后天就要结束了。假如自己在王安石眼皮子底下请假搞事业,感觉他很可能冲过来激情diss。

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叶安将剩下的事跟澄晖讲了一遍,然后连夜赶制了批糖。第二日,就大包小裹的跑去学校,以后他除了假期,就要留在国子监住了。

元宝放下被子,依依不舍在门口与叶安分别,“郎君,我真的不能跟你进去吗,临走前老夫人吩咐过,要小的跟你寸步不离的。”

“哎,现在国子监有规定,闲杂人等一律不让进。而且我成日在国子监内,也不会出什么事,外面工厂和胭脂铺还要你帮着操持,等放假我就回去了。”叶安也很无奈,本打算好歹让元宝帮着把行礼搬进去,结果没想到看管的如此之严。

元宝郑重点头,表示一定不会辜负他的信任,接着在主人的催促下,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叶安将行礼背在身后,吃力的一点点往斋舍挪动,觉得自己这样好像只小王八。等到了地方,他已经累到满头大汗,一步也动不了了。

第31章

国子监的斋舍位于后山,曾经免费对学生们开放, 不过因为年久失修, 难免有些破败。但对于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 条件已经很好了。衙内们自然是不会在此居住, 不仅不住,连经过都很少。

说来惭愧,叶安平日自诩小市民阶级, 可由于种种原因,也一直都没靠近过此处。当他背着重重的行礼站在门口时, 才惊觉此地已经变了模样。

之前陈旧的小楼被推平, 整个场地被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小三合院。远处范纯仁和几个学生不知在聊些什么, 见到叶安来了, 笑着上前道:“安哥儿快过来, 我们斋在这边。”

叶安挪过去, 看清对方的打扮,有些羡慕道:“这是斋长的衣服吗,比我们的帅多了。”国子监普通学生的校服里面一件月白交领长衫, 外配靛蓝氅衣,其他的鞋帽配饰也一应俱全。这样的宽大的款式,只有狄咏赵宗述那种衣架子穿起来才好看,而叶安这样的矮个子, 就比较邋遢。系了腰带还好些, 否则仿佛偷穿家长衣服的稚子。而范纯仁所穿的斋长服就偏紧身, 有少年的精神劲儿。

范纯仁有些哭笑不得, 心道果然安哥儿还是小孩子心性,如此爱臭美,等闲下来让家里的裁缝给他改改。想到这里,不由放软了声音:“狄咏与赵宗述已经到了,你也快些吧,一个斋十六人,满了可就进不去了。”

乖乖的点头,叶安赶忙飞奔。

此时国子监共有五个斋,分别为“意诚”“约守”“心存”“志持”和“性节”,他们所在的斋,就是最靠里的“约守斋”。

走进斋内,可以发现里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有主房和东西偏房,还有小亭一盏。主房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楼,供学子居住研读;下层为厅,用于会客访友。厅的正中间有一大炉,想必是冬天烧火用的。围绕着火炉有一排书桌,学子下课了可以在此处自习,偏房则为厨舍和浴室。

叶安扫了两眼,自觉还比较满意,可进屋之后却看同窗们都不说话,表现的闷闷不乐。

推了推赵宗述,“这是怎么了?”想家了吗?

赵宗述看上去十分气闷,咬牙道:“王祭酒让搬到监内住,这也就算了。不过当时明明对我们父母保证过,条件优越,该有的都有,结果却是这样一个烂地方!”

叶安:“……这不是挺好的吗。”

“好个屁!”身后一学生激动的挥舞双手:“跟十六个人挤在一起,我家马房都比这个大!还有这些桌椅,酸枝木都不是!我家都是上等的黄花梨!”

……怎么,这样你屁股坐不下是吗。叶安心中吐槽,环顾四周,竟然连狄咏都眉头紧皱。突然觉得即使平时再怎么平易近人,这帮也是京中顶级的高、干子弟,跟他这样的老百姓始终不一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