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官人(82)
只要具备了这一点,读过书的人反而能把事情给办得更好,这就是读书人的优势了。智力超群的文人一旦玩起手段来,可比那些只懂得蛮干的粗人强太多了,他们才是真正的阴谋家!
仅只通过初步的接触,李谦就能看得出来,荣荣是个才思敏捷的读书人,尽管他八股文写的可能不算好,其他方面却是没有太大的缺陷嗯,这个小弟可以收!
沉吟片刻,李谦轻轻颌首道:“此事就交给我吧!不过,我不打算让你做这县衙的书办”
老吴闻言心中一惊,隐隐有些失望,却仍是强笑道:“师爷肯帮忙就是抬爱我们甥舅俩了,若是举荐小荣做这白衣书办有些为难,便先让他当个白役也行”
荣荣心中也是一沉,再听了舅舅的话后,不禁感到更是失落了。
白役就确实让他感到有些委屈了,像他这样过了县试府试二级考的童生,可比许多只能识文断字的人要强太多,将来即便真连秀才都考不上,做个蒙学先生也还是不成问题的。让他屈身做个小小的县衙白役,顶了天也就是给捕快们充当帮手而已,都是些粗人才会干的活计。
不过他也知道,在每一个衙门里,即便只是个小小书办的位置,都会有许多豪强大户在盯着,随时准备着将他们宗族里的子侄给安插进去,这样以后办事时也能方便许多。
“呃你们误会了!”李谦听了老吴的话不禁一阵愕然,转而有些尴尬地笑道:“也是我没把话说清楚,见谅见谅!我是说,我打算举荐小荣当师爷。”
“”
话音一落,俩人皆像是在做梦一般,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师爷?
我的天,是我们没听错,还是李师爷一时口误?
居然是师爷!
“魂归来兮”
李谦颇不正经地伸手对俩人招了招,待到他们回过神来后,才笑道:“你们尽可放心!旁人我不敢说,咱们的县尊大人,是一定会同意此事的!”
甥舅俩仍然处于震惊中,呆怔了片刻后,才算是反应过来自己该表达谢意了,当即便忙不迭地向李谦鞠躬道谢
李谦伸手搀起这个,那个又拜了下来,扶起那个这个又拜了一拜,弄得他都觉得累得慌,最后俩手同时把人一搀,肃容说了句“你们再这样客气,我可就反悔了”,才算是结束了这种拜来拜去的局面。
今日的桃花庵,可谓是“宾客云集”,接二连三登门拜访的客人,都快把李谦的门槛给踏破了这不禁让他感慨不已,心道这要全是登门提亲的媒人,那才叫一个酸爽
然而这一回登门的人,李谦就真不好怠慢了,因为来人正是知县王伦。
堂堂的一县之尊,方圆百里之侯,亲自登门拜访自己,也算得上是“一顾茅庐”了,李谦不亲自出迎都不行为了表示敬重,李谦甚至还亲自将对方引领到了正堂,并请他上座。俩人好一番的互相辞让,最终还是东西昭穆而坐。
“怎劳东翁亲自登门?”
“应该的,应该的”王知县也跟着客气了一句,看着他笑道:“先生病体未愈,本县早该过来探望才是,无奈诸事缠身,还望先生见谅!”
李谦可没功夫一直跟他客套下去,因此只随口接了一句套话,便直言道:“正好我也有事想找东翁商量,不想您却是心有灵犀般,亲自过来了!”
“”
王知县脸颊狠狠抽了抽,敢情自己成了主动送到砧板上的肉了转念一想,这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李谦有事相求于自己,那么自己请他帮忙出谋划策,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了。
“先生但说无妨!”
“嗯,我想向东翁举荐个人”
“没问题!”
“”
这回换李谦郁闷了,心说我话都还没说完呢,你这迫不及待答应的感觉是肿么回事?
“咳,呵呵”
王知县略有些尴尬地笑笑,打着官腔道:“能得先生举荐之人,定然是德才兼备,身世清白,本县用之有何不可?”
“东翁果然是任人唯贤,颇为古圣先贤之风!在下深感钦佩”李谦一见他如此爽快,便也打了个哈哈,送上几句奉承之语。
两榜进士的马屁非同凡响,那可是连当今圣上都无比受用的,王知县自然也不例外。不成想,李谦竟是忽然话锋一转,正色道:“不过在下觉得,此人智计无双,堪为大用,东翁应将其奉为上宾,入幕辅佐才是!”
“”
这话可没法接,因为按照王知县原本的打算,是要让李谦来给他当谋士的。如今虽说同样是得了一谋士,可问题是他连那人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甚至是面都没见过,焉能不问根底就将自己的全副身家都压上去?
这就不是卧龙与凤雏的区别了!
两者皆不常有,得一可安县衙!如今他可就只见到了李谦这么一个,又哪肯轻易丢了眼前这西瓜,跑去捡那芝麻?
然而再看向李谦那一脸笃定的笑容时,王知县只觉得脑海中灵光一闪,像是突然间开悟了一般,猛地一拍扶手道:“好!本县答应了!”
“东翁,你悟了!”
第071章 案中有案
王知县走了,强颜欢笑而来,离开时倒也算不上满面春风。因为李谦并未当面答应,帮他解决眼下所遇到的问题,只说让他到时候找荣师爷商量就好。
他并不认为,李谦举荐给他的那位荣师爷能有多大的能耐,却也别无他法,只能是黯然离开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谦不由深深皱起了眉头。
这任务有点难
经过王知县倒苦水般的叙述,李谦倒是也了解到了这位百里侯眼下所面临的两难局面,正是上前一步要剥皮,退后一步估计也很悬谁都猜不到,对手接下来会再向他使出什么阴招。
所谓的“机构缺钱停止运转”,在李谦听来就如同儿戏了。
事实上,县衙和后世的职场并无太大的区别,本质上都是为了利益而进行勾心斗角的“小江湖”。他是经历过职场的人,且还曾是此道的精英人士,处于这条食物链中中等偏上的生物,自然能看出这里边所潜藏的猫腻。
损公肥私的事情人人都在干,并且乐此不疲,但若说掏自己的腰包来顶县衙账目亏空这种事情,就只能当成笑话来听听了,这种鬼话连王知县咳,连三岁小孩都哄骗不了!
任谁都不会相信,只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一个县衙能亏空整整一千五百两银子,真当这只是个数字了?至少,以王知县堂堂举人的身份,都无法在短期内筹出那么大笔银子!
听说过穷酸秀才,独独就没听过举人家也会穷的而就连他这样的殷实之家,一时都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为何县衙就能花掉这么多?这显然不合常理。
所以就连王知县都不相信此事,尽管他有些后知后觉,反应总是慢人半拍一拍?嗯,一拍已经很多了,几拍绝不可能!他心里十分清楚明白,自己这是被人下了套,那笔钱也决计不会是亏空了,而是让那张司户给贪墨了!至于分赃的人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机构停止运转却也真会发生,只要他这位大老爷不肯下水,这就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可以预见,在这之后,将会有一堆乱七八糟的“公务”上线继而一股脑儿的涌向钱塘县衙,砸到他这位光杆县令的头上,先砸他个七荤八素,找不着北再说这样他一个处理不好就必然会出错,轻则丢官罢职,重则性命不保!
而这也是在人家计划之中的。
所以,王知县就只能是巴巴的跑来求助李谦,请他出手帮自己破这一局了
平心而论,李谦对这位县尊老爷的印象不错,尽管对方耿直得可爱,却真就是位难得的,想为一方谋些福祉的好官、清官!他当然也知道,之所以正直清廉,也是因为王知县初入官场,还没有真正受到官僚制度的腐化而已。
李谦甚至可以肯定,假设没有自己这么个穿越者的存在,又没有另外的高人为他破了这一局的话,他将彻底走向贪官的路线,这一生都无法再回头不是每一个县令都能成为“海清天”的。在前有诱惑,后有威胁之下,人们本能的会选择自保,选择与官僚集团同流合污,此外别无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