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官人(74)

作者:青田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洪武二十四年,大明立国之初。雄主治下,百业复兴,宇内渐呈一派繁荣盛景。这是一个异常繁忙的时代,上至天子,下至臣民,人人皆在忙碌。朱元璋忙着杀人,稳固皇权统治;朱允文忙着孝顺爷爷,争夺太孙之位;朱棣忙着掩饰自己的野心,觊觎皇帝宝座。锦衣卫忙着搞别人的黑材料,功臣们忙着看好自己的脑袋,读书人忙着求取功名,商贾们忙着赚钱,地主们忙着买田置地------总之一句话,大家都很忙。李谦同样也很忙,忙着逃离官场,回家娶媳妇------点击展开

但她又能如何?即便是明知自己早已深陷在对方所编织的谎言里,也只能心甘情愿,犹如飞蛾扑火般一往无前,哪怕是粉身碎骨,也无怨无悔,只为那瞬间的美丽绽放

柳儿是在大半个时辰后回来的,当她靠近房间时,只听里面传来一阵阵急促而悲愤慷慨的琴音,这是之前从未听到自家小姐弹过的。

一曲广陵散!

小姐其实琴艺平平,跟此道大家相比,肯定是有很多不如的地方。但此时,琴艺似乎早已成了最为次要的东西,琴音中所蕴含的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早已让人不自觉地忽略掉了某些瑕疵。

很奇怪,琴音虽被这暴风雨给掩盖,却依然能传出很远,渗入人心才对。可周围的房间里,竟是无一人出来抱怨,说是柳如烟打扰到了她们的休息

或许是她们没这胆子,也可能是她们听了这琴声,也不由得为之动容吧?

琴声铮铮,时缓时急,内含矛戈纵横之声,惊天地,泣鬼神,哀婉凄然,如泣如诉,宛若杜鹃啼血,又如仙乐自天外飘来,挟带着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气势!

士为知己者死

真的是这样吗?

端坐在琴案后方的柳如烟并不认同这一点,那人怎么可能会是自己的知己?自己近年来为他所做的一切,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柳如烟不知道,至少目前还没能想明白,以后可能也仍旧想不明白,或者可以说是她从来就不愿想明白这一点,她只知道,自己的命是那人给的,如今纵然是对方立刻就要拿回去,她也毫无怨言,何况是这区区一副身子?

此刻的她心乱如麻,似乎想了很多,又好像完全放空了自己,什么都没去想,只是脑海中不断闪过的一个个念头罢了

嘣——

琴音戛然而止,琴弦断了。

泪水,如同断线的珠子般飘落,嗓子里却不发出一丝声响,哪怕是食指上传来的那一阵剧痛,都没能让她哼上一声。

几滴鲜血缓缓滴落,然后速度逐渐加快,发出十分轻微的“滴答”之声,瞬间就染红了琴弦及下方光滑面上的一小块。

窗外的风雨仍未停歇,丫鬟柳儿忍不住推门而入的声响,看到自家小姐状况后的惊呼声,低声询问与安慰之声全都掩盖在了这方天地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中。

杭州古城,夜雨倾盆。

第064章 端阳佳节,钱塘江畔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一夜风雨,似乎并未改变什么,太阳照常在第二天升起,照耀这片大地。昨日的阴霾天气一扫而空,只有那满院凋零枯落的桃花,及一地残败的落红,留下了昨夜狂风骤雨的痕迹。

李谦清晨便醒了,高烧昨夜就退了,身体也恢复了不少,却仍然有些虚弱,这就是不加锻炼的代价。当然也不完全是这么个原因,毕竟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风寒虽不是大病,但也不会好得那么迅速。

今天是端午节,即便是处在这深院之中,都能隐约听到些外面的热闹喧嚣。不过李谦并非是很喜欢凑热闹的人,对于节日向来都看得很淡,应该属于可有可无的类型吧。

只是昨天答应了杨清和沈天佑,所以今天他本也打算去钱塘江边看看,走走逛逛,看看龙舟竞渡什么的,可惜两个小丫头死活不肯放行。

这年代,大户人家对待风寒这种病症也是比较重视的,可能他们觉得富人的命更值钱些,一点小病小灾都会重点关照。

李谦并不睡在主屋,虽说那才是上房,通常要作为主人的寝室,但他就是不太喜欢。前世住惯了高楼大厦,突然间住在一层,他夜里根本就无法入眠,总觉得欠缺了些什么似乎,那是一种叫做安全感的东西?

所以当他回了杭州后,无论是在庄里还是这边的宅子,都搬到了东厢的二层小楼上居住。

倚在长廊边的美人靠上,李谦百无聊赖地望着院里的光秃秃的花枝,静静地发起了呆咳,应该是在思考人生。

“少爷,该吃早饭了。”

子衿端了一碟早点上来,在李谦耳边轻唤了一声,他才回过神来。而她身后跟着的子佩,则径直进了房间,很快就取了一盘象棋出来。

俩人的气色都不太好,黑眼圈很重照顾了自己一夜,也不可能会好。子佩倒还好些,下半夜就忍不住打起了瞌睡,然后就让姐姐给打发回房睡觉去了,子衿则是一夜未眠地在床前守着,比刚过门的小媳妇还殷勤。

李谦看得也有些不忍,毕竟这只是两个十来岁的小丫头而已,便温声说道:“你们昨晚没睡好,吃过了早饭就赶紧休息去吧。”

俩人执拗地摇了摇头,子佩看着他笑道:“少爷,你是不是很闷,人家陪你下棋吧?”

“你?”

李谦不由得轻笑出声,子佩的棋艺太臭,先前自己和她下过几局,让她半边的车马炮都还能赢惹得小丫头好一阵不开心,嚷嚷着以后再也不和少爷下棋了。

子衿的棋艺倒是不错,不过相比李谦也差了很多,无论围棋还是象棋,因此玩起来也是兴致缺缺的模样,李谦便也很少和她对弈。

下棋这种事情,棋逢敌手才有意思,单纯一路碾压就真的很无趣了。这就好比以前玩过的游戏,开个无敌外挂一路横推,哪怕是让你通关都很无聊,也会觉得太浪费时间。

“算了算了,吃了早饭后,我弹琴给你们听吧。”李谦摆了摆手,便就着子衿亲手做的几样精致点心吃了起来,还不忘一人分了一个小肉粽出去。“吃啊,一起吃。”

子佩闻言好一阵雀跃,少爷的琴艺其实很不错,虽然比不上那些卖艺的伶人娴熟精通,却也是少有的琴中好手,只是自打老夫人病故后,他便很少再抚琴了。

不过对于李谦递过来的食物,俩人却是推却道:“少爷,我们早早就吃过了。”

“吃过了也再吃一点儿,我自己一人吃起来没味道”

李谦一边往嘴里塞着食物,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生病是很耗费能量的,没看见食物时还想不起来,这会儿他是真感觉到很饿了。

这座宅子平时都有下人在看护,并非只有李谦和两个丫鬟居住,因此吃过饭后,一脸兴奋的子佩便赶紧命人搬来了张琴案,子衿则亲自去抱来了李谦多年不曾再用过的瑶琴。

古琴用的是十分名贵的金丝楠木所制,雕刻的纹路图案很是精美,光泽似金非金,一看就非凡品。

脑海中的记忆告诉他,这是李谦那病逝的母亲送给他的,一直被他视若珍宝当然也确实是珍宝,据说是传自南宋的一张名琴,价值连城。至于那未曾谋面的母亲为何会有此物,李谦就不得而知了。

在琴案后坐定,先是拨动了下琴弦,找一找感觉。

前世的他不懂什么音乐,即便是与李谦的记忆完全相融合,突然多了这么一项技能,也不可能立即便能娴熟地操作。再者,原先的李谦着实也荒废了几年琴艺,难免会有些生疏之感。

待到适应之后,他才屏声静气,平稳了一下心境,照着记忆中的琴谱弹奏了起来。

杭州习俗,每年端午,钱塘江畔都会举办龙舟竞渡,九县男儿参与其中,在宽阔的江面上来一场热热闹闹的竞赛。此外还会在府城里举办旱龙舟,即抬着龙舟满城巡游,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这是一场官方主办的盛会,因此能获得承办方钱塘县衙下帖邀请的,基本都是杭州本地的缙绅名士,富商大贾这点无须怀疑,商贾的地位纵然不高,却是各种盛会的赞助方,没有他们的捐资,官府哪来那么多钱与民同乐?

如此盛会,自然是少不了秀才举人们的参与的,做上几首端午诗词,为这样的佳节平添几分气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除了那些比较少数的顶尖名士外,大多数的文人都是只能挤在下头,和寻常百姓们一同观看的,贵宾席上可没那么多座位。

沈溍作为致仕高官,又是进士的出身,自然也在邀请之列,且座位还在知府大人的身边,真正是杭州府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沈天佑随同他一道过来后,等了半天都不见李谦的人影儿,心中不禁暗暗纳罕道:“仲卿兄也是两榜进士,按说也该收到了邀请才是,为何迟迟不见出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